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夺魏 » 第十章送你一程

第十章送你一程

    司马师升任中护军,大宴宾客被何广搅局,自然宴会不欢而散。

    司马师来到太傅府,怒气还不能止。

    “子元为何咆哮不止?”

    陈骞从太傅长史官署走出,见到余怒未消的司马师问到。

    司马师经历浮华案之后,性格逐渐稳重,陈骞很少看见司马师如此失态。

    “今日....。”

    司马师抬手向上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有把今天何广不给自己面子的事情说出来。

    司马师而是问道:“父亲今日在府嘛?”

    “太傅在处理公事,子元可去书房找寻。”

    司马师对陈骞一拜,然后就走到了太傅书房。

    只见司马懿身着单身白衣,身披织锦外衣,手上还握有一卷书卷。

    太傅司马懿年纪已过六旬,须发已经灰白,细长的脸颊显得坚毅,眼神还闪烁着精光。

    “孩儿拜见父亲。”司马师对司马懿跪地叩首,恭恭敬敬的拜道。

    司马师起身见到父亲放下书卷,司马师才小心的走到司马懿旁边坐下。

    司马懿对司马师教导非常严格,而司马师的表现,也很令自己满意。

    “子元如今升任中护军,切莫学往日悠散。虽然中护军只有主选洛阳中军武官的权利,却是对你以后能否识人善用的考验。”

    “孩儿自然晓得,不过孩儿有一事不明,请父亲教诲。”司马师对司马懿一拜,然后才说道:

    “孩儿不明父亲明明不同意大将军伐蜀,认为大将军伐蜀可能会成功,对父亲不利,最后为何为了一个中护军的官职同意了?”

    司马懿轻捻胡须望了一眼司马师,没有回答司马师的问题。而是起身走到书房的窗边,看见后院梅花已经绽放,扑鼻暗香袭来。司马才似答非答的言道:

    “子元认为何宴丶邓飏丁谧等辈如何?”

    司马师见自己父亲问到大将军引为心腹的人,司马师语气有些蔑视的回道:

    “何宴丶邓飏不过是徒有虚名之辈,孩儿视若草芥。”

    司马师因为浮华案,早就对魏室不满。司马师冷笑的又道:“大将军用人不明,故而先帝所托非人也。”

    司马师语气稍缓,不过还是有些疑问言道:“父亲还没有告知孩儿,为何同意大将军伐蜀?”

    “既然子元认为何宴丶丁谧等辈乃是庸才,大将军伐蜀还有什么能让老夫忧虑的呢?”

    司马懿冷哼一声又说道:“为父所虑者乃大将军智囊桓元则,蜀道险阻,如果为父轻易同意大将军伐蜀,此计会被他看破。”

    “大将军未战,难道父亲已经未卜先知大将军此行不利,所以才会同意大将军伐蜀?”

    司马师惊骇的站了起来,望着司马懿年过六旬的背影,身体虽然单薄,但在司马师眼中仿佛像一座大山,巍峨雄伟。

    “诸葛孔明在世时,沿蜀道设有军寨烽火预警,大将军能有长史李胜此辈辅佐,焉能不败?”

    司马懿紧了紧身上织锦外袍,对司马师说教的道:

    “欲让其灭亡,必先令其猖狂。大将军不搞得众怒人怨,那些宗室子弟,世家公卿,朝廷高官哪知我们的好?”

    “不过这中护军一职却是意外惊喜,原本为父只是略微阻挠一番。”

    “大将军糊涂,看来天命在我司马氏。”司马师对司马懿躬身一拜,忽然说道。

    司马懿不置可否,他冷眼看着司马师说道:“大将军摧毁中垒丶中坚两营体系,让原本中领军丶中护军统领的两营让其弟曹羲统领。但中护军还有主选武官的权能,你可精挑细选有用之辈,以待来日相用。”

    “今听父亲一言,让孩儿获益匪浅。”司马师一拜,难怪父亲会同意大将军伐蜀。不过中护军一职也不算是鸡肋,父亲的意思是选拔才能之士,而司马师想到的却是恩养死士。

    “为父常说满则损谦则益,你要时刻牢记。”司马懿对有些骄傲的司马师敲打的说道:

    “你能有今日中护军之职,全靠大将军府下参军何广。”

    司马师一愣,惊疑不定问道:“父亲也知大将军麾下参军何广何子渔?”

    司马懿不答,将刚才司马师进门的时候,司马懿观看的那一卷书卷递给了司马师。

    司马师接过一看,竟然父亲观看的那一卷书卷,却是何广写给大将军的《谏大将军治国二三事》。

    不过这一卷书卷已经不是原稿了,乃是变成了太学编刻。

    司马懿轻抚胡须,感叹弱冠之年的何广才怀满溢,司马懿由衷的叹道:

    “观何子渔文章,可知其肺腑也。”

    如今文学知识皆掌握在世家豪强手中,世间之民连人生自由都不能掌握,书是什么样都没有见过,更何谈求学的门路。

    况且如今世家子弟好高骛远,喜玄学,而何广实事求是的文章仿佛一股清流。

    司马师将手中书卷放回,将今天宴会的事情对司马懿说了一遍。

    “吾好言相待,何子渔竟敢轻视于我。”司马师恨恨的说道。

    “老夫观王处道不是可以托付大事之人。”

    司马懿没有对何广有任何的说辞,反而是对王沈颇有不同的看法。

    “孩儿也有同感。”

    父亲识人善用,不过王沈还没有失去利用价值,司马师也不会抛弃。

    不过王沈确实不是托付大事的人,魏帝曹髦就是对王沈托付大事,王沈转头就将曹髦卖了。

    “孩儿明白,看来只有安待良机,自有舍身报吾之时。”

    司马师沉思一会,望着窗外的梅花独自叹道。

    何广从司马师府邸出来,立即吩咐仆人驾车去廷尉。

    来到廷尉大牢,递过自己腰牌给守卒之后,何广就进了廷尉地牢。

    “带我去见李和。”何广见到牢头之后,就立即吩咐说道。

    牢头见自己是大将军麾下参军,也不敢怠慢,脸色讨好的躬身说道:“李和关押在人字号,小人在前引路。”

    李和此人是廷尉典史,牢头自然熟悉李和。

    等何广来到关押李和门外,只见李和蓬头垢面,双手双脚被拷链锁主。

    话说李和经常用拷链锁人,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一天被拷链锁住。

    李和坐在发霉的枯草之中,见门外有人,以为是有人救自己出去,等他看清来日人是何广之后,竟然嘴张大合不了。

    一会之后,李和鬼使神差的手脚并用爬到何广面前。

    “咚咚咚……。”

    李和不停的以头触底地,嘴里歇斯揭底的哭喊:

    “何参军饶命,何参军救命。”

    “罪人有眼不识泰山,望参军不计前嫌,饶了罪人。”

    李和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把鼻涕一把泪苦苦哀求着何广。

    李和厮混廷尉十几年,已经想道到自己能落入如今下场,跟何广一定脱不了关系。

    何广好整以暇的看着李和,眼底不经意间露出了一阵快意。

    快意来的快,去的也快。这种掌握别人的生死,如同毒药一般,最令人欲罢不能。

    李和见何广不说话,有些希冀的将头缓缓抬起望着何广,铁链随着他的起身,哗哗作响。

    “老夫特来送你一程。”

    何广学着何宴的口气冷冷的说完,一挥袖袍转身走了出去。

    虽然杀李和,对何广来说有些杀鸡用牛刀了。

    何广原本想问李和何必当初,但是在见到李和如今模样。何广在问,也是多说无益。

    “他年座上客,今日阶下囚。”

    李和原本是那些公卿子弟的座上客,或者说是棋子,如今却是自己的阶下囚。

    古人之言,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