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行 » 一百九十三章 谁说福无双至的

一百九十三章 谁说福无双至的

    高丽其实想要吞并耽罗国,可一来名份上行不通,怕引起宋朝的反对,二来耽罗国是岛国,百姓又大多数反对被吞并,代价太大一时难以征服。

    因此高丽只能不断施压,但却没有付出行动,当然施压也不是没效果,耽罗国的王子就被送到高丽为人质。

    只有国王去世后,他才能回到故土继承王位,这事从高丽太祖时就开始了,时间是938年。

    要到1105年,耽罗国才被高丽吞并,随后掀起一场场的反抗,百年时间不断,到了元朝才平息。

    而且还是因为高丽请求元朝派人驻扎耽罗国,设立耽罗军民总管府,持续到元朝灭亡后几十年,耽罗才最终并入高丽。

    可以说济州岛从来不是韩国的领土,在明成祖之前一直都是中国的臣属地才对。

    现在宋军上岛,耽罗百姓夹道欢迎,终于看到宗主国的大军来了,这是来保护他们的呀。

    第一舰队位于青岛,这是赵昉下旨组建海军六大舰队后,第二支迅速成型的舰队,章惇担任教导员。

    担任舰队指挥使的也是姓章的,章得象的次子章约之,以中散大夫的文职转为武臣。

    章得象五个儿子,才能都不是出众的,因此官职一直都不大,赵昉登基后自然要关照几个人的后代,章家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章得象为了他早早的致仕,自然要报之以李,虽然名爵不能空授,但不重要的职位还是可以的。

    正好章约之熟悉水战,愿意转为武职,赵昉当然给他机会,并派上章惇这位说是文臣,其实武略极为出众的人跟他配合。

    而且这次怀孕的秀女章少华,正是章约之的女儿,御医把脉后认为她的受孕期比孟馨还早半个月。

    赵昉自己都觉得奇怪,结婚快十年了,一个怀孕的都没有,这次章少华一受孕,皇后就怀孕了。

    难道是因为自己上辈子是福建人,要先让来自家乡的女人怀孕后才能接连开花不成。

    当然现在不是思考这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耽罗国的驻军,这事办成后,倭国就死定了。

    “传旨:敕耽罗国三继王付善仁为耽罗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

    这份圣旨的颁布意义非凡,标志着耽罗国被纳入大宋体系,虽然还是属国,但享受的待遇完全不同了。

    中原王朝一向不插手附属国之间的争端,但被册封为官员体系内的属国就不同了,朝廷是会干涉外来势力侵略他们的。

    像倭国就从没有被纳入过,有的只是册封王号,比如汉朝册封倭国的国王为国主,却不是汉朝的官员。

    琉球则不是,琉球国王一直都是被册封某某官阶的,因此一直在朝廷的保护之下,几次派兵进入帮助他们复国。

    但这份圣旨同时引起反响,首先大理国闻讯之后就马上上书,请求册封。

    两年前赵昉跟王安石一番详谈之后,大宋就派人去大理,大理国王喜出望外,这是大宋第一次派人前来呀。

    在这之前大理国数次派人去汴京,都没得到回应,都差点死心大宋不接纳自己了。

    这下好了,朝廷终于认可大理国了,这还真不是大理国甘心做小,而是祖宗以来一贯的思想,奉中原王朝为正朔。这不仅是大理国君臣的共识,也是民间百姓的共识,而且大理国很早就推行儒家治国,可以说是同文同祖,自然心向大宋朝。

    当然并不是说大理国愿意并入大宋,而是在不干涉他们内政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作为属国存在。

    而不是被大宋不闻不问的,好像他们是野蛮人一样,不值得承认。

    仅仅一个多月,赵昉就收到大理国的奏章,并且大理国的使臣还在路上快要到了。

    他只好召集大臣们商议,两次上书请求致仕的范仲淹,看一眼富弼和韩琦,自己闭上眼睛不说话。

    赵昉无奈的摇着头,这老头太倔了,当年改革说官员七十岁必须致仕,老范今年七十了,年刚过就连上两道奏章,请求致仕。

    自己挽留了两次,这老头不乐意了,整天装聋作哑,凡事不插手,都是看一眼韩琦和富弼,让他两拿主意。

    富弼笑道:“大理国力强盛于耽罗,若是册封的话,只给节度使和银青光禄大夫应该不够吧?可大宋从未册封过属国更高的官职了,这事有点难办呀。”

    还真是,历史上大理国第一次被北宋册封是赵佶时代,同样也是这官职,并没有更高的职位,段和誉已经很满足了。

    这关系到宋代的制度,不是爵位上敕封不能高于节度使,而那些三公三孤等封号,一般是朝廷重臣去世时才给的。

    “不然!”

    正当大家皱眉时,韩琦起身道。

    看一眼大家后拱手道:“耽罗此次册封偏高是有原因的,付善仁请求朝廷驻军耽罗是关键,大理则没有这事,给个同样的册封,已是皇恩浩荡了。”

    “对呀!看看我这脑子,怎么就忘了这关键的一点呢,还是稚圭目光如炬呀!”

    富弼笑呵呵的说起来,可把韩琦嫌弃的给他白眼,差点都爆出粗口叫他富阿婆了。

    王尧臣一看这两人,忍不住大笑道:“彦国啊,稚圭都翻白眼了你还说呀!”

    富弼瞟一眼韩琦,轻哼一声道:“就他最惹人烦,理他作甚。”

    韩琦撇撇嘴不应他,对赵昉问道:“陛下觉的如何?”

    这是在崇政殿的君臣私聊,大家自然没那么多规矩,赵昉也不介意他们互怼,自己还不正经呢,岂能要求大臣们正襟危坐。

    笑吟吟的点着头道:“这理由很有道理,大理国也无话可说,除非他们原因让咱们驻军,否则也怨不了朝廷。”

    众人皆曰善,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范仲淹这才睁开眼睛,拱拱手道:“陛下,老臣再次请求致仕。”

    赵凡无奈的翻白眼道:“致仕、致仕,就知道致仕,我这才刚刚登基,你就急着走人了。”

    “陛下,规矩不可破呀!这可是陛下当初自己定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