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歌行 » 一百九十七章 该不该继续行动呢

一百九十七章 该不该继续行动呢

    “章相公有所不知……”

    随着几个老乡的介绍,章惇这下明白倭国的现状了,不禁感叹还是皇上有远见啊,这些海外国家根本就不堪一击,要是大宋早些出来看看,开疆拓土什么的太简单了。

    虽说这里在宋人眼里是不毛之地,但土地就是巨大的财富呀,而且这里人口还不少,这可都是劳动力。

    你道这些福建人如何这么清楚,那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常年跑这里的海商呀,不说本地,就是平安京他们都去过好几次。

    不过他们也不知道倭国银矿的信息,大宋的货币在这里同样能使用,没见他们用过白银交易。

    这一点是赵昉的认知失误,倭国的银储量其实还不如中原王朝,造成这种错误认知,是因为后人大部分只知道,明朝时期倭国的银产量很高。

    但其实是因为那时候整个倭国掀起一场寻矿开矿的热潮,几乎整个倭国的银矿,都在那时候被发现、开采。

    倭国太小,一旦有银矿很快就被发现,不像中国地方太大了,许多银矿根本发现不了,要日后先进的探测仪器才能发现。

    当然,倭国那个时代的银产量的确很高,占了全世界白银的三分之一,但到了近现代后,资源就枯竭了。

    “对了章相公,距离这里不远的海上,是小琉球群岛,那里如今咱们汉人占了多数,并没有朝廷和衙门存在。”

    海商林生忽然眼睛一亮,向章惇介绍起琉球来,此时的琉球还是部落跟民间团体的存在,并没有成为一个王国。

    琉球王国是在元末明初才建国,一建国马上就向中原王朝臣服,这是因为这里基本上都是福建人的后裔。

    或者说建立政权的是福建人后裔,本地山民并没有这意识,人口也极少,而且这里的土著跟倭国并不是一个种族。

    倭国后世的所谓大和民族,其实也是融合后形成的,并不是单一的民族,他们的血缘应该跟当年的三韩更接近。

    而琉球土著更近于南洋诸岛的民族,在这时代刚刚从刀耕火种中走出来,被福建移民教导着学会种地。

    这也是为何琉球一直亲近中原王朝的原因所在,一直到被倭国占据之前,琉球最大的姓氏,是陈、林、黄、李这四姓。

    最早建立政权的是尚氏,同样是福建人后裔,跟当地土著通婚后保留了汉人的姓氏和文化。

    章惇听到琉球后本来还不以为然,这地方虽然跟大宋没联系,但中原人其实很早就知道,隋朝就记录了此地的信息。

    隋唐时代琉球的名称已经出现,但被称为小琉球,那是因为汪汪被称为大琉球。

    隋朝官方没派人去过小琉球,但大琉球去过,最早去大琉球的是东吴,但都没有在当地设立官府。

    一直到南宋,大琉球才进入朝廷的眼中,为了保护福建的侧翼,在澎湖驻扎军队,监管大琉球。

    但南宋汪汪已经不叫大琉球了,官方称之为东番,民间称呼很多种,什么鸡笼、大员、台窝湾等等,行政上属于福建路晋江县管辖。

    章惇在听到林生说琉球可以种植甘蔗后眼睛都亮,原本的不在意被狂喜替代。

    要知道甘蔗的种植区不多,宋代农业技术还不够发达,甘蔗这种热带植物,一直都是种植面积不大的。

    除了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基本上其他地方种植产量太低,只能放弃。可白糖又是如今大宋很需要的物资,不仅是食用的甜味剂,更是火药的催化剂,每年都要从交州运大量来。

    可交州的土地种植粮食更划算,章惇自然喜出望外,马上决定派兵去琉球,先占了再说。

    “林生,若是此事当真,这回你就立大功了,本官会向陛下为你请赏。”

    林生也大喜,作为宋人能被皇帝赏赐,那是祖宗都荣耀的事,何况现在的大宋,皇帝可是万民敬仰的仁宗亲儿子,从小就被大家期待的。

    这下其他几个商人也激动了,纷纷表示愿意当带路党,不仅是琉球群岛,还有倭国各地,他们都可以探路。

    章均之那边接到章惇的来信,怔忡了良久,一拍大腿道:“来人!老夫要上书,要写信!”

    一份奏章火速被送出去,同时还有两封书信,一封是给福建路的第四舰队指挥使陈宗颜,另一封是写给上海的第二舰队指挥使郭逵。

    陈宗颜——南康郡王陈洪进第五子的长子,继承其父武职后,因功升至西头供奉官,被赵昉任命回故乡担任第四舰队指挥使。

    其父跟章均之是好友,应该是福建人的关系,章陈两家走的比较近。

    郭逵就更了不得了,这可是宋史上跟狄青齐名的北宋名将,一生经历跟狄青类似。

    也是在西军出名后南征,只是狄青南征打的是侬智高,郭逵则是打越南李朝,在富良江大破交趾军。

    当然现在没这事了,他的年纪比狄青小,从军也比他晚,是三江口之战后,他的兄长郭遵战死,他才从军的。

    跟狄青一样,郭逵极受范仲淹、韩琦、庞籍三人的器重,在西军时就被三人亲自指点,不负众望而成为一代名将的。

    明朝黄道周增编历代以来广名名将谱,从姜子牙开始,一直到明末万历时代的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一百八十五人,郭逵名列其中。

    这名气就不是一般的大了,要知道一千多年才选了不到两百人入选呀,韩信、白起等人都在其中。

    两年前郭逵在湖北讨伐五溪蛮,因功升为容州观察使,舰队成立时被赵昉派往上海担任指挥使。

    并且他这个指挥使还是兼任的,真正的职务是海军六大舰队都指挥使,也就是说他是海军总司令,兼任一支舰队司令。

    章均之这是向他报告,并私信他接下去的行动。

    赵昉那边接到奏章没两天,朝廷中反对之声不绝于耳,认为不该侵占属国土地。

    当然也有赞成者,认为倭国自唐末开始,已经没来进贡多年,不算是附属国了。

    赵昉脑袋疼,据理力争还是无法压下反对声,王中正这天悄悄进宫,拿着一封书信进来。

    “官家,庞太师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