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 第一百九十六章 离别

第一百九十六章 离别

    杨家庄,杨家新宅。

    杨小兰坐在屋里认真地写着暑假作业,王招娣倚靠在门口,纳着鞋底,小黄趴在王招娣脚边,耷拉着脑袋,时不时地摇一下尾巴。

    半年的时间,小黄已经长成了大黄,没有了小时候的憨态可掬,看起家来更是认真无比,但凡有个风吹草动,立马竖起耳朵。

    一阵车铃声响起,杨兴文骑着自行车到了院子里。

    听到声音,王招娣看向大儿子。

    “老大,咋样?还没回信吗?”

    “没,我到了镇上问了好些人也不懂,咱庄这民兵训练,还要十天半个月不回家呢,小弟这大学军训,不得训一个暑假?”

    “那咋办?市里的图书公司来了好几次了?咱咋说?”

    王招娣听了大儿子的话,有些担忧。

    “实话实说呗!看他们咋弄?不中等过年小弟回来再让他们谈呗!反正咱也不懂,别到时瞎应承,给小弟惹下麻烦!”

    杨兴文很是无所谓地说道,现在他们家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前段时间,小弟的同学又送来不少老母鸡,现在家里下蛋的鸡都超过了十只。

    后山养鸡场的鸡,现在发展的也不错,再过十天半个月就能看到小鸡下蛋了,家里越过越好,日子也有了盼头。

    ……

    杨兴武躺在大通铺上,想了一会儿就没再纠结这事了。

    虽然这个时代有个性的人很多,大多数人还是很纯粹的,只要他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到时找上一批人来帮忙画画还是不难的。

    明确告知目的,大多数人还是很乐意愿意出手帮忙的,当然也不能让他们白帮忙,肯定还是要给予报酬的。

    毕竟要画的油画不少,要是一两幅油画就当赠送了,一下子要画上几千幅油画,谁也没这么大的手笔。

    何况油画的成本也不低,不可能只凭借着国家大义,让大伙儿出钱出力,最后自己名利双收。

    到时拿上这些油画,跟着余教授再去一趟广交会,卖上个十来万美金问题不大,毕竟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点自信他还是有的。

    何况记录片里,沃尔玛这些大型商超,他们先前都是在港岛等地批发油画。

    进入九十年代后,赵小勇才开始转行做油画,谁能想到特区的一个村竟然成了全球最大的仿制油画进出口基地。

    这就充分说明国内有相关土壤的,自己不过是提前几年打开了而已。

    如果顺利的话,可能回报会比自己想象的要高许多。

    即便是按照今年的汇率1美元可以兑换2.9367元人民币来计算,单单以十万美元的创汇额度,他就能获得近三十万元。

    这一下他就有了启动资金,短时间内也就不缺钱了。

    刚从广交会上回来后不久,他在学校的时候就画出来了现代比较流行的拉杆式行李箱。

    之所以一直拖着没说,除了先前的困扰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是原因就是申请欧美那边的专利自然是需要用到外汇。

    虽然现在进来的外汇统一归国家外汇管理局那边管理。

    但凭借着他广交会上的成绩,去提交申请这个专利,之后再去说服老师和相关人员就轻松多了。

    要申请老美的专利自然是要用美元的,先前的自己没有能力创汇,申请难度自然很大大,虽然申请专利用的外汇不多,但也非常麻烦,有人会觉得开了这个口子不好。

    现在自己趟出来一条创汇之路,如此一来,申请专利的问题自然就没有了那么大的阻碍。

    捋清了这些事情后,杨兴武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其实除了油画外,还可以做蛋糕,他记得看过一个糖王做的武则天蛋糕,这玩意真的是把蛋糕做出花来了,糖王的蛋糕更是荣获金奖。

    这个赛事是老英举办的,当时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杨兴武还以为是看到了雕塑,没想到是糖做的,心里除了直呼厉害之外,也不得不佩服民间有奇人啊!

    这玩意不仅非常漂亮还能吃,拿到广交会上肯定能吸引一群老外争相买,但是这些东西制作周期比较长,一个蛋糕往往需要做一两个月的时间,如果是新手,需要学习的时间也不短,还无法批量制作。

    这东西好虽好,但与油画相比,还是油画好一点。

    简单易上手容易复制,选画也不用发愁,直接照着梵高最有名的《向日葵》画就行。

    综合考虑了二者的得失后,可以先以油画趟一条新的创汇路出来,看到他卖出去油画后,全国各地都贸易团必然也会跟进。

    等到竞争激烈的时候,可以再把这个翻糖蛋糕的创意拿出来。

    这东西主打高端,也算是个非常不错的想法。

    捋清思路后,杨兴武觉得这个办法成功的概率非常大。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处境,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启动资金不够。

    几千幅油画,少说得一两万块钱。

    想到这里,他不禁头疼起来。

    良久,杨兴武叹了一口气。

    他娘的,看来得回一趟家了啊!家里有个三千多,再找爷爷二叔,小姑还有两个舅舅,应该能筹到一万多块钱,至于贷款的事情他不是没想过。

    如果真成功了,到时候在别人看来他就是钻了国家的空子,毕竟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贷款虽然知道,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谈虎色变。

    毕竟以往的高利贷还有套路贷,害得家破人亡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是人们不敢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自己贷款搞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眼里,自己也是个薅国家羊毛。

    是以,为了名声,杨兴武宁愿用笨办法,从亲戚们手里借钱搞这个事情,也不想自己的名声有污点。

    而且还能借此机会,考验一下人性,虽然他并不想考验,但是现在看来走这条路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但是一想到又要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杨兴武就是一阵头大。

    本来距离开学就没几天时间,自己再回趟老家,筹集完钱,再回学校,时间赶不说,坐火车也太累了。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惆怅不已。

    第二天一早,众人吃过早饭坐上了返回春城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