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尴尬的辽参处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尴尬的辽参处境

    田志军说完有些钦佩地看向杨兴武,这些大学生可真是厉害,随手搞出来的一个方案就能弄出货量这么大的动静。

    他们当时看到京大来信的时候很是激动,本以为是提出了如何解决种植参的丰产问题,结果在看了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们觉得有点扯淡,野山参创汇还是比较靠谱的想法,但是这种植参创汇,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些年人参丰收的时候,就是他们最难的时候,收那那个村不收那个村都得一碗水端平,不然那可真是要出大闹乱子的。

    在人参的收购超出了计划产量后,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要二次加工,什么人参养颜膏,什么人参蜜饯反正是能想到他们都尝试了一个遍,结果没一个靠谱的。

    在这种情况,他们收到了京大的来信,虽然觉得不靠谱,但是也没了别的退路,只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尝试了一下。

    起初他们按照信上的说法尝试用木盒子包装白参,还贴心的给京大的师生寄过去了十来盒,想看看他们的反馈,没想到他们收到后,又提出了搞上什么黄绸布和红绸布这玩意来点缀这些盒子。

    当时她还以为这些人是来折腾人的,就这些大萝卜,用的着这么精贵的东西吗?

    想到已经付出了不少,他们又按照反馈搞来了这些。

    来到广交会后,没想到当天就卖了五百盒,田志军想到这里激动无比,当即给公司去了电话,现在这些天正努力完成这些老外的订单。

    一万多盒人参虽然看着不多,但是起码开了个好头,他们的人参也能打开新的销路,还能创汇,按杨同学的说法,还能打压高丽参,这么一看就全是好处了。

    想到这里,田志军激动不已,是以他在看到杨兴武说出那番话和掏出学生证的时候,他也没有怀疑,毕竟知道这事儿的也没几个人。

    杨兴武听到这话点点头,又继续说道:

    “田同志说的不错,不过仅仅依靠出口,也消化不了东北的人参吧?

    据我所知光吉省的人参产量就占了全国70%以上的产量!

    毕竟抚松早在七十年前就开始种植了,我们宿舍有个盛京的兄弟,他和我说过,早在五六年前,长白山区的人参就能卖到三十块钱一斤,不少人坐着火车跑到沪市去卖人参,一斤人参都赶上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不少参农也借此成为了万元户。”

    “看来杨同学确实对我们的人参有过认真了解!

    这本来是件好事儿,但是随着这个事情出来后,不少学校,村子,甚至连县里都机关单位都投入到了种参的热潮里,好在人参不是一年生的植物,从下种到出土需要六年的时间,但是这些年随着全民参与,人参产量连年增高,每斤的价格却是人参的价格却是连年下降,从五年前的三十块一斤,到现在优质参七八块一斤,一般的人参还要折半,哎!

    我们也想劝这些人冷静,但是他们喊出那句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下管是管不了了,只能尽力打开销路,结果就成了这样,哎!”

    “正常,毕竟他们只看到人吃肉了,没看到人挨打。

    穷人乍富,一般是守不住财的,这也为吉省省会成为了君子兰骗局基地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年六月,君子兰崩盘,不少人自杀,现在人参好像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这几年估计会是人参产量的大爆发,价格估计还要跌。”

    “啊?还要跌?现在都七八块了,还能跌到哪去?这不能吧?”

    田志军听到这番推断,觉得杨兴武有些危言耸听,毕竟人参的价格,已经跌了三四倍了,价格再落还能落到哪去?当即有点不太相信。

    “如果还是这样的话,估计还能再腰斩。”

    “什么?杨同学,你没有胡说八道吧?还能跌到这么惨?”

    田志军听到这话神情有些激动,大嗓门吸引了不少人来看热闹。

    “有没有这么惨?田同志应该比我更清楚!

    想必你们有办法也不会听我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的建议,来搞什么辽参创汇吧!”

    杨兴武很是自信的说道,余教授给三家企业发了信件,晋省的汾酒根本就没有回复,现在的汾酒正是巅峰时期,自然不屑于听他说教,发给滇省的建议倒是收获了一封感谢信,毕竟那个方案也简单,不过是多加了一道筛选方案,提高了菌子的售价,正是看到这其中的利益,他们这才欣然接受。

    东北的企业则是态度最好一家,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但凡他们有办法,自然不会听他哔哔。

    田志军听到这话,又看到展厅聚集不少人,当即喊来工作人员接待,他则带着杨兴武三人进入了休息区。

    来到休息区后,田志军让人泡了四杯茶过来,用以款待杨兴武几人。

    “杨同学见谅,俺就是个粗人,嘴笨,嗓门大,俺不是不信你,就是觉得,就是觉得,价格再低也不能这么低吧?人参可是六年才出一茬啊!这个价搞不好还要赔本啊!

    我真怕这玩意就像君子兰一样,哎!”

    田志军说到这里,不由得有些难过,他也算是见证了人参的辉煌和没落,现在的人参正开始走下坡路,他真不知道过几年该咋办?

    “杨同学,你说的这个创汇确实是个好法子,但是我们今年准备不足,要是能突破两万盒,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来年还请杨同学多多关照!

    到时候你来东北玩,一切都有我安排。”

    杨兴武听到这话,倒也没有太过计较,如果眼前的人听了他的话,全都把人参压在外贸上,那才完犊子了。

    “田同志过奖了,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对了,这一支人参大约有多重?”

    “优质参一斤有五根,一根在二两左右,我们创汇用的都是这种品质上乘的人参。”

    杨兴武听到这话点点头,现在就是先把辽参的名头打出去,到时有了口碑,人参的出口量自然会扩大。

    从全国来说或者全球来说,东北的种植参产量可以占全球的80%以上,但是人参总产值却不及高丽参10%,在人参崩盘后,棒子来到吉省大肆收购人参,这些人自然不是什么好玩意,收购回来的人参摇身一变成了他们的高丽参,还打出了“买高丽参,送东北人参”促销活动,自此之后咱们国家的人参也成了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