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 第二百九十章 王府的诱惑

第二百九十章 王府的诱惑

    余利民听到杨兴武这番论证,赞许地点了点头。

    “不错,你能看到这一步,这一年着实是进步了不少。

    咱们国家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底子太薄弱了,到处都需要钱和外汇来发展。

    特区虽然已经成立了七八年,但在去年发布的十大城市里,更是连影子都看不到。

    咱们的国家这么大,全部一起发展不太现实,只能通过以点带线再到面的方式去慢慢推进。

    北方目前只有东北和京城津门这两个地方发展不错,倒是可以辐射到冀省和蒙古区域。

    晋省的城市大多数为资源型城市,最南端就是特区和和羊城,特区紧靠港岛,如今咱们已经与老美有了来往,特区的发展日新月异,沪市和津门也能通过港口分润一些港岛的好处。

    沪市是全国第一的经济城市,可以带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

    这样分析下来,只有中部区域没有城市去挑大梁,自然需要去造一个,而淮海平原这些地区文化习俗语言有太多的相似性,再加上这一地区多为大平原,交通优势突出,故而本着造福一方人民的本意,设立淮海经济区。

    除此之外,也是想着看看能不能建立淮海省。

    毕竟淮海经济区虽然在先天条件上和人文传统都具有相当的同质性,但被分割为鲁东、苏省、皖省、中原四省份分而治之,但这些城市全都位于各省的边缘地带。

    鲁东主要沿胶济铁路发展,苏省主要沿沪宁铁路和长江发展,中原提出以郑洛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皖省虽然没有成熟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但对省城的投入力度以及皖南芜湖经济中心的成长都是不争的事实。

    相比之下,鲁南、苏北、皖北、豫东都在四省的边缘地带,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行政区划体系中的边缘性,导致其很少得到省城的重视和投入,长此以往,这些区域的居民也自然会产生心理层面的一些反映,即心理边缘感。”

    杨兴武听到这番话,心里已然明白了不少,看来之前的都是铺垫,成立淮海省才是最终的目标!

    淮海省曾在清末和日伪时期曾短暂设置过,但因为以苏省为首的官员,明确反对,其他所涉及的省份也不支持,并打压淮海区域城市交流,后来很快撤销。

    除此之外还有本地人的不认同,封建王朝时期,当权者不想看到统一的淮海省,大多分而治之,久而久之,这个地区文化虽然接近但是并没有本质上的认同感。

    其次各地还有不少恩怨,鲁东的日东和苏省的瀛洲,距离十分之近,港口之争也很激烈,到最后,瀛洲只能靠晒盐为生。

    想到这些,杨兴武不由得感慨起来,熟知历史进程的他,自然知道淮海省实现不了。

    这几年实现不了的话,以后更实现不了,几十年后,四省发展的都非常不错,如果真的成立了淮海省,相对四省而言算是脱掉了沉重的包袱,而淮海省因为接纳了不少人口进来,人均GDP立马就会成为倒数,倒是这四省因为甩掉了包袱,经济排名还能上升不少。

    淮海经济区中经济最好的城市是涿鹿,但是放在全国中看也只是及格水平。

    如此一来,自然没有人愿意提淮海省,毕竟跟着大哥混还能喝口汤。

    想到这些,杨兴武点了点头。

    “老师,我明白了,淮海省好像不太好成立吧!”

    “确实不太好成立,牵扯太多,难度不小,但总要去试试!

    改革改革,总要去尝试一下。

    这些城市里涿鹿的意愿非常强,开会的地方就设在那里。”

    余利民说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杨兴武闻言倒是不觉得奇怪,清末淮海的省会就在涿鹿,如今这些城市群里发展最好的也是涿鹿,如果真的成立淮海省的话,省会大概率还会落到它头上,可不得卖力嘛?

    从地级市一跃成为省会,这可是天大的诱惑,只要那些人不傻都会大力支持的。

    “老师,我明白了。”

    “嗯,你这段时间再了解一下淮海的资料,别到时去了两眼一抹黑。”

    “好的,老师!”

    杨兴武闻言答应一声,再次给余利民倒了杯茶水。

    “嗯!”

    余利民拿起茶杯,喝完了茶水又嘱咐了杨兴武一番。

    “你在这等我一下!”

    余利民说完起身走到一旁的柜子旁,拖着麻袋拿着信封向着茶桌走了过来。

    杨兴武看到后,连忙起身跑到余利民身旁,帮着老师拿了起来。

    “老师这里面都是啥?还挺重的。”

    “我也不清楚,等会儿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余利民说着来到茶桌旁做了下来,杨兴武提着麻袋跟了过来。

    “老师,这是你的东西我拆不太好吧?”

    “不是我的,是东北寄过来的,还有一封信,你看看。”

    余利民说着把信封递给了杨兴武。

    杨兴武接过信封,打开取出信,粗略地看了一遍,没想到是田志军寄过来的,两人是在广交会上认识的,当时他想了解一下辽参的创汇情况,田志军是当时的负责人,两人有过一面之缘。

    没想到这哥们儿又写了封信感谢,麻袋里的东西则是他提到的特产。

    杨兴武看完后,这才看向余利民。

    “看完了?”

    “嗯!”

    “那就拆开看看吧!”

    杨兴武闻言点点头,当即打麻袋看了起来。

    最先露出来的是两根鹿角,有一个分叉的,还有两个叉的。

    杨兴武看到这东西有些奇怪,咋还有送鹿角的?难道是鹿茸?

    想到这里,杨兴武当即是取出鹿角,放到了桌子上,看着这有些干巴的样子,他也有些不敢确定这到底是鹿茸还是鹿角。

    看到这个东西,杨兴武有些期待起来,当即弯腰从麻袋里取出了一堆东西,两瓶已经结晶的蜂蜜,还有一个罐头瓶装的黄色块装东西,他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是什么东西!

    还有一个他在广交会上见过的红丝绸系的木盒。

    除此之外就是八九条皮毛围脖,就是不知道是什么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