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一小兵 » 第31章 宵小(求追读,求收藏,求票)

第31章 宵小(求追读,求收藏,求票)

    刘备进了平舆城得到了刘辟和龚都的热情款待。

    席间双方各自试探,刘备说要以天下大义匡扶汉室为己任,刘辟和龚都听了只说好,实际上无动于衷。二人都是黄巾旧将造的就是刘家的反,你跟他们提这些根本就是对牛弹琴。

    刘备又亮出皇叔和左将军的身份,说只要二人启兵攻曹可与袁绍一起推荐他们为汝南太守振威将军,就是刘备的豫州牧头衔也可以让与他们。

    这回对味了,那二人听后大喜过望,当即调拨一千人马交予刘备指挥。

    虽然大汉名存实亡,但是朝廷认证的官员走到哪里都好用,因为这是身份的象征,从此他们便再也不是贼了,而是一地小诸侯,百姓若敢不从他们就能依法办事,名正言顺。

    汝南地处豫州南部,跟江东和荆州都有接壤,刘龚二人害怕被其他诸侯吞并,这才想要找个大靠山。

    按理说曹操是最近的选择,但是汝南一带的黄巾余孽大多是从颍川被曹军追杀逃亡至此,所以他们最害怕的其实是被曹军干掉。

    当听闻袁绍跟曹操开战,刘辟和龚都立刻派人送信到冀州,表达了想要投靠的想法,但目的其实是为了可以混个出身,二来也能在袁曹开战之际,在曹操后方搞些偷袭多占些地盘。

    几杯酒下肚,这些情况刘备便基本掌握。

    “今曹操身在黎阳与袁公对峙,我等可出奇兵攻打许昌,营救天子,不知二位将军意下如何?”

    刘辟摇头,“皇叔为何如此着急,等到袁公把曹操打的没有招架之力的时候咱们再出兵,岂不是更加稳妥。”

    刘备笑了笑,“此言差矣,此时出兵刚好可以让曹操首尾难顾,更利于袁公与其决战,若是袁公先打败了曹操,咱们再出兵便是锦上添花,这功劳和奖赏可就要差多了。”

    短暂的接触刘备就摸清了二人的心理,不亏是笼络人心的高手,这一席话说的他俩顿时沉思起来,

    之后刘辟和龚都又低声商议了片刻,最后一致认为当官占地盘固然是好,但过于危险的行动还需考虑周祥,小心为上。

    刘辟说:“许昌路远且防御森严,不如先打鮦阳,扫除后顾之忧再议西进之事。”

    许昌在汝南西北,而鮦阳县城在平舆正东,那里是汝南一带驻守曹军最多的一座城池,太守蔡阳也算精通带兵之道,经带领着手下去附近清剿贼窝以此操练士卒,因此对刘辟和龚都而言鮦阳城里的曹兵是个大威胁。

    “我等若是出兵攻打许昌,必遭蔡阳偷袭,龚某亦赞同先打鮦阳。”

    一听龚都也这么说刘备只好暂时放弃了之前的念头,改为与那二人共商攻打鮦阳之计。

    三日后刘辟和龚都各领一军出城,做出向西进攻之势。

    曹将蔡阳得知后立即集结兵马去打平舆。

    却不想半道上遭遇刘备伏击,之后又被龚都追杀,逃回鮦阳时身边只剩不到三百人。

    此役大胜全靠刘备之计,也使刘辟和龚都对刘备更加信服,便又增派一千兵马交给刘备指挥。

    刘备志在许昌,建议二人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鮦阳。

    然而鮦阳城内尚有五千曹兵,刘辟和龚都虽号称带甲三万,但真正能打的兵卒不过一半,攻城器械更是急缺,一时竟成了僵局。

    项城张南听闻后带兵来援,可是他手底下只有区区三四百人,援助谈不上,分些功劳才是真。

    毕竟甄宓和焦触的死他也有连带责任,要不趁机在汝南捞些功劳只怕回到冀州会被袁绍责罚。

    鮦阳被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谯郡,此时曹军大将曹仁正在此地调运粮草,收到蔡阳的求援信他立刻点了七千精兵绕道平舆城北,准备来个围魏救赵。

    …………

    与此同时裴远一行人用了一天多的时间来到了陈地。

    也不知为何糜芳对裴远的态度不算太好,要不是临行前张飞叮嘱多听裴远意见,可能糜芳根本就不会搭理他。

    对于这个问题裴远认为可能是因为自己太过优秀,让那位大族子弟萌生了嫉妒之心。

    的确在芒砀山的时候每次召开重要会议张飞几乎都叫裴远旁听,并且还会询问他的想法。

    一个贱民出身区区伯长跟徐州首富家的二公子同席而论,本身就是一种侮辱。

    所以这一路上糜芳更愿意指使同期十五人到近前听令。

    裴远当然不会为此而忧心,他要思考的是如何阻止糜芳寻到刘备。

    平舆城是汝南郡治所,且刘辟和龚都早就打着旗号要跟着袁绍混,所以糜芳到了汝南肯定会先派人去平舆城打探刘备的消息。

    怎样才能不让糜芳派人去平舆城那?

    目前来看取信与他,然后误导他去别处,这样才能阻止糜芳寻到刘备。

    可是糜芳现在不愿搭理裴远,谈何取信。

    “启禀糜将军顺着这个方向再行七八十里便能进入汝南郡了。”裴远指着远处说,“此间地形复杂,岔道小路较多,还需提前派人在前打探才能放心赶路。”

    “嗯,知道了。”糜芳刚想说让裴远赶紧去办,却见旁边两人抢先站了出来,还说愿意带人去前路打探。

    这二人一个姓朱,一个姓苟,正是同期十五人伯长中的两位。

    这一路朱苟二人寸步不离的伺候在糜芳身边,不断的讨好,就是想找个机会立功,然后赶超裴远。

    糜芳也觉着裴远的权利有些过大,一百人的队伍有七十多人都是听裴远的号令,其他十五名伯长只配指挥二十多人。

    是该平衡一下了。

    想着朱苟二人很对自己的脾气,糜芳决定帮他们一把。

    糜芳说:“既然你俩主动请缨,那前路打探的任务就交给你俩办吧,切记不可大意!”

    “多谢糜将军,只是我二人虽为伯长却没有可以差使的兵卒,还求将军能从裴伯长那调些人来。”

    “嗯,就先分二十人交给你俩指挥。”糜芳根本不和裴远商量,眼睛一瞪便叫裴远赶快带人来。

    看到裴远乖乖照办,朱苟二人暗暗窃喜,都觉着糜将军真是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