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一小兵 » 第42章 驻守城外(求追读,求收藏,求票)

第42章 驻守城外(求追读,求收藏,求票)

    范疆、张达被张飞怒骂呵斥,这一笔账二人都记在了裴远头上。

    回到营中张达气还未消,叫来朱苟两位伯长。

    “你俩简直就是猪狗的本事,悔不该听你俩之言,险些挨了将军的鞭刑!”张达取出鞭子作势就打。

    朱苟二人连连求饶,心中却说明明你俩也眼红那裴远,非要怨我们,要是也能像裴远那样可以当个不限兵力的伯长那该多好,也就不用怕这两人了。

    一边在心中嫉妒,一边又把今日之恨也记在了裴远头上。

    朱苟二人暗下决定早晚找个机会毁了裴远!

    “算了。”范疆夺下了鞭子,“就算打死这二人又有何用,还是想想如何从糜芳那里多要些粮草吧。”

    朱苟二人的小队各有五十人现在归入范疆和张达麾下,多了一百人就多了一百张嘴。

    虽然每日都有正常口粮发放,但是当官的谁不想多捞一些。

    而负责后勤补给的糜芳就像大学城里打饭的阿姨,只需手抖一抖,这进出项便有了,有时候如何看到某位同学比较有眼缘可能就多给个半勺,这分量的掌控还不是全凭他的心情。

    但是凡事也有例外。

    第二天糜芳有事来找张飞。

    询问的是有关裴远那边到底该如何发放口粮,按照之前张飞的意思,裴远自主招募和收编的人马不予发放,而糜芳此来是替说情的。

    糜芳说:“如果三将军真的限制裴远那边的口粮,在下担心好不容易收降的俘虏可能都得变成逃兵了,那时岂不是三将军的损失”

    张飞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个说法,不管裴远将来招来多少兵,最终还是他张飞的部下。

    “子方言之有理,但是俺跟裴远定下的规矩不能轻改,这样吧先按三百五十人配发,等他以后立功需抵消相应的粮草,在行论功行赏。”

    “此法甚秒,就按三将军之意。”

    走出府门,裴远迎了上去,“将军同意了吗?”

    糜芳笑了笑,“你小子还真是三将军肚子里的蛔虫!将军准了,不过多发的粮食需要你将来用功劳相抵。”

    “我就知道没那么好说话,这以后只怕很难再有奖赏拿了。”裴远发了几句牢骚,接着不忘感谢糜芳,拜谢道:“这以后粮草方面就全仗糜将军了,若有差遣裴远必当竭尽所能。”

    “哈哈哈哈,能帮到年轻有为之人也算一件乐事,此乃我糜氏一族之家风,你又何须客气。”

    上一个糜家鼎力相助之人还是刘备。

    如今糜芳能说出这样的话,既有提携之意,也有拉拢之心,说明他不再把裴远当成普通的小伯长看待。

    当然裴远根本没法与刘备相提并论。

    只是因为古城内兵马增加到了一千五百余人,而裴远就占了四分之一,名为伯长,其兵权已经是军中第三人。

    如果能寻到刘备东山再起自然是好事,但是万一找不着,以后糜家很可能就在古城扎根,少不了军队的支持,而裴远正是可以拉拢之人。

    “对了,吾家兄长即将赶来,你的军营设在城外,记得多派些人马迎接,免得遇到蟊贼惊扰。”

    “糜将军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裴远送走糜芳,心想如今粮草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该想办法招降卧牛山了。

    上午时分张飞召集手下商议。

    决定在城外设一分营,为古城外围,旨在防备周边贼兵袭扰,以及保护城郭百姓和农田。

    裴远觉着城外既方便练兵,又容易便宜行事,便主动申请到外边驻守,张飞同意了。

    城外三里远有一小山岗,旁边有溪,裴远让万达领百人在高处安营利于观察,又令廖化带百人靠近水源驻守,他和剩下一百五十人于中间安营,三部彼此照应。

    回到营里裴远来找廖化。

    “你之前跟那卧牛山上可有来往?”裴远问。

    廖化答,“只听说那周仓和裴元绍之前是张宝部将,其他并无连系。”

    看来想走熟人模式行不通。

    而廖化则好奇裴远为何有此一问,他该不会是想招降卧牛山吧。

    沉思片刻裴远又问,“要是我打着张将军和刘皇叔的旗号上山去招安,那周仓和裴元绍有几成可能会答应?”

    “这……”廖化心说还真是要招降啊。

    此时他已知晓裴远有自主招募和收编的许可令,自然也是希望军中兵卒越多越好。

    只是招安卧牛山这件事恐怕裴远还是想简单了。

    廖化说:“我不知那周仓和裴元绍是何脾性,但即便那二人听过刘皇叔和张将军的大名,却也八成不会同意归顺。”

    “为何?”裴远有些不解,“难道他们想一辈子当山贼吗?”

    廖化竟点了点头,“正是如此,那卧牛山上也算兵强马壮,粮草不愁,除非遇到危机无法自保,又或者遇到心中真正佩服之人,否则必不愿主动归降。”

    其实别说卧牛山了,就是廖化自己要不是因为青云山被毁,而裴远又对他有救命之恩,他肯定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投了。

    这么一听裴远也觉着有些道理。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刘备张飞都很有名,却不一定是裴元绍和周仓的菜,他俩更喜欢关羽。

    而且裴远还觉着就算现在关羽来了,可能也不会太顺利的完成招安,因为关羽此刻还未真正的威震天下。

    不过算着时间,应该也快了。

    直接去招安行不通,只能想个办法先让卧牛山陷入危境,然后我在出现替他们解围,最后打着刘关张的旗号招安。

    有了基本思路,首要任务如何才能让卧牛山陷入危境。

    “告诉万达,让他亲自到卧牛山附近打探,我要知道那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路,以及他们跟附近其他势力之间的矛盾纠葛。”

    裴远要探卧牛山的底,而汝南的地头蛇们也都嗅到了古城这边的变故,纷纷派人前来打探虚实。

    平舆城里龚都向刘辟建议示好张飞,因为之前他们跟张飞的结拜大哥刘备并肩作战过,可以此取信对方结为盟友。

    刘辟一开始也有这个打算,但是当探得古城里只有区区一千多兵便立刻打消这个想法。

    在他看来张飞不是刘备,跟他结盟借不到什么名声,反而可能还要帮衬对方,得不偿失。

    鮦阳城里蔡阳也得知了古城易主的消息,他属曹营,跟张飞是天然的敌人,所以在城外西北方向增派了一营,又令军中斥候务必弄到古城内外的详细情报。

    汝阴黄邵,新蔡何仪,这两方势力距离古城甚远,中间还隔着刘辟,但是这二人对平舆城觊觎已久,本着远交近伐之策,他们也往古城那边派出了探马。

    一时间古城周围鬼鬼祟祟者不下百人,裴远责任所在,而且糜竺和辎重部队正在赶来,他只好暂时收心,全力清剿各路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