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一小兵 » 第69章 占领(求追读,求收藏,求票)

第69章 占领(求追读,求收藏,求票)

    中午时分有探马向蔡英回报说在平舆城外的确发现了一支上万人马正准备攻城,而城外的刘辟也在半炷香前开始拔营撤退。

    蔡英闻言大喜,以为是甄尧联合三县的大军在打平舆城,当即叫人去请孟建、徐庶。

    一番商议后蔡英留下来守城,孟建和徐庶带兵一千,蔡英的部下带兵两千合在一处,共同出城追击。

    裴远没有出城,他奉命拿着太守佩剑满城‘捉拿奸细’。

    因为有‘尚方宝剑’在城内可谓是畅通无阻,做做样子抓几个可疑人物,实则已将城内布防摸了个清清楚楚。

    按照徐庶的计划,出城的两千曹兵肯定是有去无回了,此时城里只剩下不到一千守兵。

    裴远很想立刻发动突袭控制城防,这样一来占领鮦阳城的功劳他就独占大半,缺点是战损可能会很高。

    虽然战后可以收编俘虏补充到队伍里,但现在跟着他的都是百战精兵,可不能一战就打光了。

    还是等张飞大军到了,内外夹击,成功的把握更大些!

    然而惊喜总是会悄无声音的出现,当裴远带兵路过太守府时,发现这里的守兵竟全部调去了城墙之上,府外只有十几名护卫站岗。

    估计是因为派去了两千曹兵出城追击,蔡英生怕城防兵少,这才让原本守在太守府的兵马上了城墙。

    当时裴远就想如果能擒住蔡英并取得调兵虎符,岂不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鮦阳。

    于是他走了过去向守卫说有事求见蔡英。

    “在下抓了一些奸细,其中一人竟是刘辟的堂弟!”

    这些守卫也听说了城里正在清剿奸细和叛党,又见裴远手里拿着太守的佩剑便不疑有他,赶忙进去禀报。

    不一会就有人从里面出来,“把人带进去吧,蔡校尉要亲自审问!”

    就这样裴远和几人押着刚抓到的‘奸细’进了太守府,里面的守卫更少十人不到。

    “哪个是那贼人刘辟的堂弟?”蔡英一身便装正在饮酒,

    裴远拉着一人来到近前,“正是他!”说完还把人往前推了几步。

    蔡英抬头瞧了一眼总感觉有些眼熟,刚想开口询问是在哪里抓到的人,只见那被绑住双手的壮汉一下子挣脱了绳索,接着一个箭步就欺到了蔡英跟前。

    此人哪里是什么刘辟的堂弟,而是力能扛牛的周仓。

    沙包大的拳头正中蔡阳下巴,就这一下便让其瞬间瘫软无力,接着又用那粗壮的胳膊一下将人勒住。

    蔡英拼命挣扎,周仓又一拳砸中他的眼窝,而裴远此时也把佩剑抵在了他的脖子上,瞬间老实了。

    蔡英被擒,几名守卫慌忙来救,可他们人太少了,很快就被冲进来的裴远手下给全部制服。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裴远懒得跟他废话,用剑朝着他的腿上用力一刺,就听到一声杀猪般的惨叫声。

    “交出虎符,或许还能活命!”

    …………

    城外追到三十多里,碰到龚都断后,孟徐二人只令鮦阳曹兵上去厮杀,自己带来的上蔡军留在后边压阵。

    就这样追追打打,鮦阳兵马消耗不少,终于张飞的部队到了。

    一轮冲杀,不但打散了龚都的人马,还把鮦阳的曹兵杀的溃不成军,好在孟徐二人‘及时接应’带着败兵朝逃去了另外一边。

    而他们这一逃走,不但洗脱了上蔡兵马的嫌疑,还给甄尧收编了一千多兵。

    接下来张飞按照计划打着曹军旗号凯旋返城,只要城门一开他便下令冲锋,然后跟裴远内外夹击拿下鮦阳城。

    正当张飞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忽见城墙之上有人在朝他挥手致意,定睛一瞧竟是裴远。

    拿到虎符之后,裴远假传蔡英之令把守兵全部调去军营休整,由他的人替换守城。

    “好小子,这次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城池,你居首功!”

    “属下不敢贪功,全靠将军信任,以及将士们同心协力!我是不在乎奖励的,但是将士们……”

    “哈哈哈,俺就喜欢你这假谦虚的模样,先去灭了城里的曹兵,奖励少不了你的!”

    就这样裴远手持虎符和佩剑,带人冲进曹营,杀了对方措手不及,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鮦阳城正式易主。

    但戏还未演完,为了让城外的曹兵安心跟去上蔡,徐庶二人带着兵马绕了一個大圈,然后回到鮦阳城下准备假打一番。

    “尔等胆敢偷袭城池,快将蔡校尉交还我军!”徐庶在城下激情怒吼。

    城上张飞跟他对骂几句,然后一刀砍了蔡英的人头。

    双方士卒开始对骂,接着又互相射箭,最终曹兵放弃攻城决定跟去上蔡县。

    至此徐庶的计策完美实现,双方各得所需,而徐庶还帮上蔡县收编了一千多人马,算是还了孟建人情可以回荆州逍遥快活了。

    然而战场之上刀枪无眼,裴远做梦也没想到徐庶的话竟然句句应验。

    就在双方互射之时,徐庶被流矢所伤,虽不致命却也无法远行。

    孟建只能先带兵退回上蔡,留下几人悄悄把徐庶送到鮦阳城里疗伤养病。

    既得大城,张飞便把重心移到鮦阳这边,裴远也奉命留守此地。

    这日无事,裴远前来探望。

    “元直兄可觉今日好些了吗?”

    “裴小弟来的正好。”徐庶将人请进来,待医者帮他换洗完伤口,就立刻端上来一个棋盘要与裴远决战到天亮。

    “此棋甚是有趣,竟有行军布阵的缩影,而且每一枚棋子都有不同用处,比如这‘炮’就像弓箭兵,这‘马’和‘車’便是骑兵和战车,最有趣的还是‘兵’当真跟战场一样,只能向前不能后退。”

    徐庶一边摆棋,一边连连称奇,又问;“此棋既然是裴小弟所创,为何取名为‘象棋’?在我看来称之为‘战棋’似乎更为贴切些。还有那‘炮’似乎该刻‘弓’字更为合适。”

    象棋起源存在争议,有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便有雏形,又有说是北周的象戏演化而成,不过直到宋朝才算基本成型,故有炮一说。

    而裴远叫人用木头所刻的这副象棋则是完全按照后世模样,说是他原创没人会反对。

    想了一下裴远回答说:“古人以舞剑象征战斗,取名“象舞“,象征之意思也,此棋亦可象征战斗,故名为“象棋“。”

    “妙啊,实在是妙,此名精彩,玩法更是叫人欲罢不能,我执红棋先走一步,当头炮!”

    “那我只好来一招,把马跳!”

    “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