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一小兵 » 第77章 少将军(求追读)

第77章 少将军(求追读)

    从小兵变成了少将军,若是一般人肯定高兴的几夜都睡不着觉。

    今晚裴远也是彻夜难眠,除了因为意外更多的还是担忧。

    “难道真要改名叫刘远吗?”

    这个问题根本不是裴远能够左右的,刘备当众为他造势,强势争得核心成员的一致认可,就像刘备说的那样,主意已定岂能更改!

    君无戏言啊!谁敢反对。所以裴远当时只能被动的接受,还得表现得感恩涕零,无比荣耀,多谢义父。

    若能就此成为刘备阵营的继承者,叫啥其实对于裴远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他穿越后的身份实在太低,想在乱世获得更高成就,这条路算是不错的捷径而且这样的机遇绝对是可遇不可求。

    然而刘封的遭遇他是知道的。

    书上记载刘备入荆州后为了拉拢当地世家,收了十来岁的寇封为义子,也就是后来的刘封,可是刘备并非不能生所以当刘禅出世后刘封的身份就变的无比尴尬,甚至敏感,最终成了继承之路上的牺牲品。

    回忆刚才的宴席上当时最高兴的就属张飞,其他人多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来跟他祝贺共饮。

    不过有两人是例外。

    一个是关羽,另一个就是糜竺。

    想到这里裴远隐约觉着自己的情况应该跟刘封还有些不同。

    …………

    深夜,糜竺求见关羽。

    后者客气的将他请入内厅。

    “子仲兄深夜到访可为那义子赐姓之事?”

    “唉,此事还需云长提醒主公,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后患无穷啊!”

    千里走单骑,关羽护送着二位嫂夫人安全送到刘备身边,其中一位正是糜竺的亲妹妹。

    糜竺举族投效还把妹妹嫁给刘备,你说他只是因为仰慕和敬佩刘备的远大志向?他这是在豪赌。

    如今刘备还未到四十,糜夫人正值青春,给他生几个儿子完全没问题。

    可现在多出一个义子,对糜家来说不是一個好的信号。

    义子不可怕,但改了姓的义子可就有继承权了。

    退一步说刘备没打算叫他继承,只是为了稳定追随者们的忠诚,以及拉拢收买新加入者的人心,可裴远的能力有目共睹,再加上义子身份将来绝对会成为权倾一时的人物。

    他会不会对真正的继承者构成威胁?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糜竺不想裴远改叫刘远,甚至不想刘备收其当义子,至今还在后悔宴席上会错了意,早知道就不该替裴远求情。

    而关羽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也认为刘备应该生个亲儿子当继承者,收义子会有后患,将来极易造成内部的分裂。

    要不是现在刘备没有儿子,估计宴席之上他就会把那句贬低刘封的‘螟蛉之子’送给裴远了。

    第二天一早关羽和糜竺一起求见刘备。

    很快二人就都高兴的离开了。

    原来刘备早就深思过此事,如今他算是东山再起,但实力依然十分微弱,为了凝聚人心他必须得让手下人看到光明的未来。

    收了义子可以让追随者安心,毕竟没有继承者的主公,没人愿意死心塌地的效忠。

    至于选裴远当义子,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能力。

    两个月前刘备第一次到汝南就计划着占据此地东山再起,这次还未到,裴远就助张飞攻下了三城,接着又兵不血刃的拿下平舆城,这样的年轻人才绝对不能流失。

    可是封赏的官职太高无法服众,因为他实在太年轻又没根基,封赏太小又担心留不住他的心,收为义子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再者裴远出身极低,选择他当义子更能激励手下誓死效忠的积极性。

    一个出身低微之人都能靠着立功成为皇叔的义子,全军从上至下谁不想成为第二个。

    然而义子不等于继子,不改姓就没有继承权,刘备觉着迟早会生儿子,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裴远改姓,除非几年后他依旧无法生出儿子,或许才会有赐姓的想法。

    …………

    “少将军,主公让你去议事。”

    “知道了。”

    通传之人恭敬的行完礼才敢离开,而裴远则趁机将棋盘弄乱。

    “嘿嘿,这一把算平局。”

    徐庶不以为意的笑了起来,“世子说是平局,在下岂敢不从。”

    “元直兄莫要害我,还是喊我裴远吧,真叫别人以为我以世子自居,这条小命可就难保了!”

    “哈哈哈,你倒是想的透彻,看来是我多虑了。”

    与人交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媒介或共同爱好,比如下棋。

    先成棋友,慢慢就会变成好友。

    裴远起身要走,突然又回头问道:“元直兄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肯出山啊?要不然待会……”

    “不急。”徐庶慢悠悠的收着棋子,“等到刘皇叔打下新蔡和汝阴两座城池,徐某在去拜见,到时候裴小弟可要替我多美言几句啊。”

    “何须我美言,只要元直兄同意献上攻打那两座城池的妙计,主公定会亲自来请!”

    裴远还是不习惯喊义父,特别是在好友的面前,而就在两人下第一盘棋的时候,便也开始了推演如何拿下新蔡和汝阴。

    二人各抒己见,一致认为刘备下一步的目标会是那两座城池,很快他们就各自想到了一个不错的办法。

    走在路上裴远不解的摇摇头,他不明白徐庶为何还不愿去投刘备,上次他说想看看刘备是否是奖罚分明和不问出身的明主,然后裴远因功被收为了义子,按理说完全符合徐庶的标准。

    可事后徐庶却不让裴远说出真相,明明兵不血刃的拿下平舆城是他的计策。

    思前想后裴远认为徐庶可能是为他着想,担心万一刘备知道了真相可能会让他这个义子的成色变淡。

    的确从这些天的交往中,裴远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徐庶身上的那种江湖豪气。

    那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臣武将的气质,更洒脱,更亲切,更个性,可以为知己仗义执剑,可以为心中明主出谋划策,可以为家国大义尽心尽责,无论哪一样皆可事成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不是普通的淡泊名利而是真正的洒脱。

    或许这就叫与众不同。

    而这一刻裴远突然有个自私的想法,要是把徐庶留在自己身边当个亦师亦友的帮手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