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 第五章 明帝国山东孔有德叛乱

第五章 明帝国山东孔有德叛乱

    崇祯四年八月,后金兵发现明军在锦州附近的大凌河筑城,于是便快速集结八旗军将大凌河城包围,明军总兵祖大寿和万余士兵被围在其中。

    大凌河隶属登莱州管辖,朝廷急忙派出巡抚孙元化出兵救援,孙元化立刻派出游击将军孔有德。

    孔有德率领辽东兵勇,携带重型火炮,乘船横渡渤海,快速向辽东前线的耀州盐场(营口)集结。

    此时天已经变冷,渤海之上的大风日甚一日。孔有德率兵出海后不久就遇到了大风,由于船无法继续航行,只得下令返航。

    孙元化得知情况后相当气愤,认为是孔有德以此为借口畏敌怯阵。最后孙元化派孔有德和千总李应元率部从陆路绕行渤海,奔赴辽东前线救援。

    一个多月后,孔有德的队伍才走到了山东与河北交界的吴桥。在这一个月中,明军已经派出4万多人的援兵赶赴大凌河,在距离大凌河城仅15里的长山口,明军与清军遭遇。

    明军监军张春率部打退了清军多次进攻,皇太极亲自率领2万人马攻击明军阵地,同时清军仿造的红夷大炮开始亮相,用在了攻击战场上。清军的第一次炮骑合击战术,开始出现。

    明军人数是清军的2倍,优势明显。但明军内部却矛盾重重,两个军团长吴襄(吴三桂之父)、宋伟二人有矛盾,彼此不能接应。

    当时也是天气助了清军一把,由于风向突然逆转,明军处于逆风位置,火器很难发挥效用。在激战中,吴三桂等少壮派军官率先临阵脱逃,导致明军大败。

    自此,明军再也无力组织援兵,大凌河城的守军只能坐以待毙。大凌河守将祖大寿不惜杀死副将何可纲诈降,随后只身逃脱回到了锦州。

    远在千里外的孔有德并不知道前线发生了什么,作为援兵他们只有奉命继续前行。

    当时天寒地冻,一场大暴雪降临在了吴桥。孔有德的部队在吴桥没有人劳军,没有人安排食宿,处境尴尬。孔有德为何不受人待见?

    因为他的辽东兵军纪涣散作风野蛮,老百姓人人惧怕,唯恐躲之不及。孔有德的部队一路上扰民不断,与地方上多有摩擦。

    正是因为如此,孔有德的军队只能自行筹粮食,士兵们开始如土匪一般闯入普通百姓家中,抢夺食物,一时间整个城里哭喊之声响彻雪夜。

    士兵们也是恃强凌弱,只敢抢普通百姓的家,对于深宅大院、高门大户之家不敢轻举妄动。

    据锦衣卫秘密报告,一天晚上,孔有德手下,一名士兵闯入了一户看似普通的民居。这个败类强行索要一只母鸡,鸡的主人死活不给,双方便发生了争执。

    在拉扯之中主人被士兵暴打了一顿。母鸡的主人地位低下,但他有一个很有威望的主人,是山东望族王象春。

    王象春家里出过10多个举人,并且有很多还在朝中做官。家里的仆人被打、被抢劫,王象春不会忍气吞声。

    在王家人眼里,孔有德不过是个团级军官而已,王家是掌握实权的官宦世家,于是就向孔有德施加压力。

    孔有德不敢得罪王家,于是被迫按照王家提出的处理办法,将肇事的士兵穿箭游营,这是一种仅次于斩首的军法。

    士兵们见此,觉得受到了侮辱,于是便闹起事情来将王家的家仆杀死。家仆被杀,王象春更加不会轻易饶过,要求孔有德严惩闹事者。

    辽东兵早就积怨深沉,他们的家被后金占领,家人被后金奴役,他们无家可归,在军队里还要时常被克扣军饷,遭到军官欺压。

    当那名士兵被穿箭游营后,士兵们的怒火达到了极限。此时,恰好千总李应元的父亲李九成来了。

    李九成一个月前被孙元化派去西北买马,可是李九成把买马的钱都输光了。李九成正在想办法应付交差,当他看到辽东兵群情激奋时,便怂恿李应元和孔有德发动兵变。

    果然,李应元和孔有德发动了兵变,叛军很快打下了陵县、临邑、商河等诸多州县,在鲁西南地区大肆掠夺,这些士兵正式变成了土匪。

    和笑话一样,一只老母鸡,引发了一场兵变,当地很快卷入战争之中。

    当时孔有德的辽东兵,那是强军,携带着最新的大炮。孔有德军叛变之后,朝廷当即敕令山东、登莱两巡抚迅速解决此事。

    刚刚用粮饷,再次解决了皮岛兵变的孙元化,似乎并没有慌乱。按照他的经验,只要粮饷发足,并不追究责任,兵变就很快能够解决。

    他让孔有德率部回登州,一切都好商量。而且孙元化与山东巡抚余大成联合发布命令,从吴桥至登州一路州县,不得出兵阻击孔有德。

    孔有德似乎也听从了孙元化的命令,虽然一路还是抢掠不断,但还是向着登州方向归来。沿途州县也不敢拦截,让出通道让孔有德部通过。

    其中虽然孔有德部一度进入了当地驻军的伏击圈,但由于没有攻击命令,使其逃脱,错失了歼灭叛军的良机。

    当孔有德走到登州城下时,突然亮出了诈降的真面目,开始攻打登州城。但即使如此,孙元化还没有放弃招抚叛军的念头。

    这也束缚住了孙元化自己的手脚,不敢放手与叛军坚决一战。在孔有德部被击退一次后,孙元化就下令停战,叛军抓住这个机会反扑,击败了城外精兵。

    同时也俘获了很多登州城中的辽东兵,登州城内的辽东兵开始出现了倒戈。

    此时辽东兵军官中耿仲明的弟弟参加了第二次皮岛兵变,被关押在登州城中。孙元化让他戴罪立功劝降孔有德。

    但此时登州被俘的辽东兵已经投降孔有德,潜回城去策反耿仲明。

    春节之夜,辽东兵军官耿仲明和陈光福从内策打开城门,叛军从登州东门一拥而入。登州沦陷,总兵张可大自杀殉国,孙元化选择了自刎却并没有死,他被救了过来。

    孔有德先是要求孙元化做带头大哥,领着他们造反,建立自己的政权。被孙元化严词拒绝后,念及孙元化以前的收留提携之恩,将孙元化释放。

    登州城中堆积如山的物资,全成为了叛军的囊中之物。登州陷落后,孔有德等人建立了一个军政府,他们首推最年长的李九成为都元帅,坐头把交椅,孔有德居第二、耿仲明居第三。

    为了挽救危局,明廷新任命了徐从治为山东巡抚、谢琏为登莱巡抚。按照分工,谢琏在莱州城指挥作战,徐从治坐镇青州负责增援、后勤。

    叛军调来了几乎所有的红夷大炮,从四面向莱州城轰击。莱州城在知府朱万年的严密部署下,井然有序戒备森严,莱州军民正是依托于此,展开了保卫战。

    叛军久攻不下,分兵一部攻克平度后再回师攻打莱州。这次他们集中了炮火,主攻城的东北角。

    在炮火的掩护下,叛军不断地挖地道,想以此攻入城中。而城中则埋设了数口大缸,让盲人从中听出地道的方向后,守军向地道里灌水,淹死了敌兵。

    叛军再次派兵在城边挖地道,挖成大洞后,用棺材装满火药置入其中,击发引火,爆炸后城墙被炸塌了数丈。

    叛军从城墙缺口处蜂拥而入,守军向拥入的叛军泼下沸油,再扔下火把,冲天烈焰下叛军死者无数。

    徐从治等再命人投下早已准备好的沙袋,堵塞缺口。守军打得也极为机动灵活,夜里,徐从治等又派出敢死队悄悄出城。从几个方向出击,击毁叛军的多座火炮,并颇有斩获。

    不久,各地援军汇集青州,朝廷任命兵部右侍郎刘宇烈为总督,全权指挥各路援军。

    但刘宇烈也是个主抚的文官,不积极组织进剿,却被叛军的再次诈降迷惑,叛军借谈判之机,绕到明援军后路烧了重。

    刘宇烈大惊,率部拔营撤退时,被叛军在沙河杀得大败,神机营的火炮也落入了叛军手中。

    明军东路驻守宁海的总兵吴安邦,按计划从东面夹击叛军于登州,却也听信了叛军的诈降,也被击败,只得退守宁海。

    不明战况的崇祯帝还在准备招抚。辽将孙应龙因为与耿仲明日交甚好,写书信一封劝降耿仲明。

    耿仲明将计就计,随便找了个人头送了过去,说他已经斩了孔有德,让孙应龙迅速来受降。

    孙应龙高兴,率领海军舰队从天津直奔登州,刚一上岸就被耿仲明斩杀。为了攻克莱州,叛军故伎重演,再次向总督刘宇烈请求投降。

    而且提出了只要莱州城内的几位文武大员亲自出城宣诏,他们就投降。对招抚心存一线希望的登莱巡抚谢琏决定出城招降。

    他与莱州知府朱万年一出城,孔有德就痛哭流涕跪倒在地上,说自己该当死罪,还说第二天受降仪式时请总兵杨御蕃一同出席。

    谢琏回到城中,出身军人世家的总兵杨御蕃深知叛军反复无常的秉性,坚决不出城。

    果然第二天,谢琏、朱万成二人再次出城就被叛军逮捕。叛军挟二人为人质,令杨御蕃献城投降。

    杨御蕃也果断下令向叛军密集处开炮,叛军死伤累累,孔有德再次被挡在城下。

    朝廷中,抚战两派还在争论不休,户部侍郎、大书法家刘耳枝一头撞死在朝堂的柱子上,他的死谏终于使崇祯帝下决心派出一支劲旅围剿叛军。

    此次派出的两万劲旅中,有5000人是辽东兵,统帅是辽东的总兵金国奇、靳国臣,还有祖大弼、祖宽,少壮派军官吴三桂等悍将。

    经过战斗,叛军抵挡不过,迅速败北。8月19日,叛军从莱州城撤围而去,鼠窜退守登州。自此,坚守了200多天的莱州城终于解围。

    崇祯六年,逃到辽东的叛军,孔、耿二人投降后金,向皇太极宣誓效忠。皇太极在沈阳,亲自接见二人。

    孔有德归顺后金,不仅从登州带走了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还带走了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具。

    这些武器搭配八旗骑兵后,八旗兵迅速壮大,一支几乎无坚不摧的力量出现在了大明帝国面前。

    孔有德、耿仲明投降后金,间接推动了后金军事技术变革,同时也代表着以后刘洋的种花家必须做好苦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