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医史传奇 » 第二十六章多食奇症

第二十六章多食奇症

    一年后,薛二平亲自送锦旗报喜,杨思明内心高兴,薛二平的太渊穴被人暗算,按点穴期计算早过预死期,说明少林十三方对踢打损伤特效,攻破了谁人点穴谁人才能医的迷信说法。

    且不表薛二平投对了药方医救了自己,且说杨思明终日忙忙碌碌,出门八方远诊,一天路过朝阳镇,看见两个大汉犁水田,奇怪的是他们没有用牛耕,在那里用人耕,讲说两个男人的个头给普通人没有两样,只不过块头稍大一点,可是他们力大无穷,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掌犁。

    杨思明也好奇,二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力气,走到田角的大路边,站在草坪上看他们耕作,两个人也累了,有可能也该换班拉犁,二人把脚杆洗干净爬上草坪休息,杨思明好奇坐下来想问他们不用牛耕?

    两个人一人一卷旱烟在那里抽,他们也认识杨思明,一个大个子说道:“杨老师忙去忙来,今天有闲心坐地?”杨师明道:“我见二位人工耕田,一时好奇便在这里观看,我想问两位大哥,你这田是自己的,还是帮人耕的?为什么不请牛耕?”

    一个说道:“田是我们自耕的,我姓景,我们是弟兄两个,哥哥叫景钟阳,我叫景钟奎,自耕三十担谷子水田,杨老师问我为什么不请牛耕,三十担谷子的良田每年种来还不够我们弟兄吃,蚕豆叶晒干都弄来吃了,那得钱请牛耕?”

    杨思明心里明白了,他们弟兄二人都是单身汉,杨思明想三十担良田,一担田是三箩挑,一箩挑是一百零八斤常产,就是保产也要打一万斤谷子,两弟兄不够吃,不知是这么个吃法?说道:“你们是这么吃的?”

    景钟阳道:“我们没有浪费,哪里还敢浪费,我们弟兄俩要吃二十多斤米一天,那里有钱租牛?”杨思明算了一下,一年弟兄俩要吃七千多斤米,一万多斤谷子才能碾出七千多斤米来,这个吃法完全是吃穷了的,说道:“你们来我给你把一手脉?”

    景钟阳道:“我们吃得也是一种病,且不太荒唐,自古吃得是福,我们不吃这么多饭,怎么有这么大的气力拖犁?既然杨老师给我把脉,就把一下吧!有可能就是多食症罢了。”

    杨思明道:“景兄说对了,你们弟兄都是得了多食症你们胃中有异物帮你们化食,我有一法可以帮你们驱出胃中之物。”

    景钟奎道:“杨老师你说话太离谱了,我们吃得下去才有这样力气,这叫量大福大。”景钟阳道:“碰见法师一肚子的鬼,碰见医师尽是病。”

    杨思明不好争辩,给他们说不清,也罢!其实我有一法医治你们的多食症,景钟阳道:“算了吧!人吃得饭走得路干得活就是健康人。”

    杨思明知道多说无益,说道:“景兄二位告辞了,后会有期。”景家弟兄也客气地说道:“杨老师慢走,我们也要干我的活了。”

    就在第二年,杨思明出远诊回来进城看见景氏弟兄在城门口讨钱,他们也看见杨思明先打招呼,杨老师出诊来天气太热,坐一坐我们弟兄请教杨老师几句。

    杨思明也觉得天气太热,已经到城门口了,顺便就在黄柏树荫下坐着歇凉,景钟奎说道:“杨老师我们能吃真的是有病吗?今年又不够吃,田地都租出去了,想卖又不敢卖,怕买了有时讨不到吃该饿死?我们真的是吃穷了的,杨老师你把我这种多食是治好了,你就是救命恩人,再造的爹娘。”

    杨思明道:“我说你们多食症不是正常的生活,我看过你们的胸腹部不像是食量大的人,胃子内必然有异物帮助消化。”

    景钟阳道:“杨老师是说胃子内有化食虫?”

    杨思明道:这句话也不是空穴来风,本草纲目上有这样一段故事:安陆郭坦兄,患大肝病后随即饭量大增,一天要食一斛食物,古代五斗为一斛,五年后吃垮整个家底,只能沿街乞讨。

    有一天没讨到钱财饭食,来到一个农家菜园里,看满园藠头(薤),饿极了吃了很多生藠头,觉得心里实在难受倒在地上,随即吐了一堆秽物,秽物渐渐化去,说明藠头对此物是克星,菜园的主人见有人倒在自家菜园里,见是乞丐没有为难他。

    便问他的来历,得知他吃垮一个大家庭似有不信,端一碗冷饭放在污物上,饭化成水,乞丐得多食症也就好了,和常人一样食不过三碗,我想古人对医学记载,不会无中生有,记载有误会贻害后世。

    贵兄弟的症候跟刚才的故事相似,据古医分析,乞者肝大病,胆道通胃交接处凝结成石,结石滚进胃里粘在胃液上,结石多了对食物克制性强,本来肉食之类进入肚胃是不会消化的,完全靠胆汁进胃帮助消化,人没了胆吃下的肉食没法消化,胆对人的消化帮助非常重要,他的化食之功比胃酸液强了多少倍。

    胆结石一直储存胃里没有走,食物进胃就化成水,这是他多食症的病根,也适当这一种蔬菜美味藠头,它的药力功效流露于人世。

    我想这一偏方有用,农家多种藠头,作蔬菜吃人不生结石病,而起藠头也是一种好蔬菜,只是本草纲目上说是火葱有点误,火葱其实是另一种香葱,香葱分四季香葱和火香葱两种,所以藠头是藠头,火葱是火葱,香葱是香葱,混在一起错用,功效的悬殊就大了,我给你们说这个偏方又花不了多少钱。

    景氏弟兄听了杨思明一席话感激万分,景氏兄弟讨到的钱,病急之下,买些藠头煮软炒来下饭,拉出黑青色大便,时间一长觉得吃下的饭就不消化,吃了三碗就觉得饱了,不像先前吃一碗又一碗,越吃越香,胃子就像一个无底洞,不知道什么是饱足,现在不一样,饱了多加一就不舒服。

    弟兄俩吃五斤米一天就够了,景钟阳道:“我们收这几千斤租谷我们吃不完,现在我的思想有了改变,我们两弟兄应该各人讨一个老婆成家立业,目前的田也不好收回来,两个大男子不能无所事事,我们还是到城里去找生意做。

    要想成一家人就要供养得起妻子儿女,才有人关怀,有热饭吃,才有人唠唠叨叨,有女人声音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两位城里做起小生意。”

    有一天,两兄弟的生意很好,把所有转手来的商品比往日推销得快,景钟奎道:“哥哥今天还早,我们去喝两口茶解解渴。”

    弟兄二人走去茶馆,碰见杨思明,弟兄挽住杨思明的手不让走,改变了主意说道:“杨老师我们多时不见,我们不喝茶了,今天我们去酒店里喝三杯,闲聊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