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医史传奇 » 第二十九章衣钵传人

第二十九章衣钵传人

    我夫人请杨老师来,就是请杨老师给我们除去病根,你到了杨秀珍家里,你看那卧室里有两个草人,你把他的长衣长裤足撩起来,脚杆上面有一颗耙齿钉,你把他拔掉就行了,我们的脚杆自然会愈。

    杨思明明白了,只要我去拔掉那颗耙子钉,杨秀珍就没气了,说道:“我把钉子拔掉,你们好抓她的魂魄,我是医生救人,我不就成了杀人帮凶又是什么?”

    黑二爷道:“杨老师你只行医,你去拔钉子也是行医救我们,你跟杨秀珍看病也是救人,你只管行医,杨秀珍那里我会给你留一点面子,除了原则的事我们也不能超越太多,同样也吃罪不起。”

    杨思明道:“好吧!我就帮这个忙。”一会儿白夫人也来打探消息,又不好说出口,黑夫人道:“妹妹放心,黑二爷给杨老师说了,杨老师答应帮这个忙,杨老师不会失信,定会去除掉他们身上病根,杨老师是信义之人,答应了他一定会做到的,丰都阴气太重,该送杨老师回去了。”

    杨思明道:“夫人把我捧得太高了,是怎么相信我不会变卦?”白夫人道:“人在人世所做的一切,地府了如指掌,善恶都有记载,我听白二爷说,众多医师中,杨思明医师是一个完整的医师,当然除了他,也有不少贪才害人的庸医。”

    黑二爷道:“幺姨说话适可而止,话多了自取其祸”回头对杨思明说道:“杨老师不要见怪,我们不能把地府的机密泄漏到人世,有些事只能看不能说,不然会有突发奇祸。”芳玲,芳馨你们送杨老师回去,生人不能久留地府,有损阳气。

    两位夫人一个拎着杨思明一条臂膀,黑夫人道:“杨老师闭上眼睛不能睁开,你若破了飞行术,若是掉在荒野,几天都找不到回家”

    杨思明也不敢不信,三个人飞行了一阵子,白夫人道:“姐姐,我们开扔了。”两个一放手,杨思明就像上次一样坠入无底深渊,一惊之下慢慢醒来,发现七八个人正把自己往担架上放,杨思明道:“你们在干啥子?”

    张珠兰道:“你出诊去,现在鸡都叫二道了,不见你回来,你出诊从来没在外面过夜,我叫他们把滑杆带来找,走到这儿才发现你晕倒在这里,我叫他们抬你回去,以后你不要出诊了,上次你也晕倒一次,这是第二次了,没有我的同意你不能出诊,要得你出诊,你必须招一个徒弟,有一个人陪着你我才放心。”

    杨思明说道:夫人说的也是,我们的孩子不喜欢做这行职业也就罢了,生成之人必有生成之绿,他喜欢读书就不耽误他的学业,就随他们的便,招一个学生来继承我们的衣钵,救苦救难,不过品性不好的不可收到门下,贪心大的人也容纳不下,慢慢来,要觅一个能传承济世堂的人。

    还有一个原因,医学头脑简单的人也很难学成功,之所以选一个学生也不容易,要找忠孝世家的人,又要有魄力刚常,又要脑筋灵活学则才能成功;话又说回来,求学的有很多,我都没有同意,不太了解个性的不能收,家长负短的也不能教,不教也罢,要诚心收徒弟就要教出来独挡一方。

    又过了两三个月,一天来了一个小男孩,穿着破烂,济世堂里的人问他;小朋友你来找谁?小男孩道:“我来请杨老师看病。”杨思明看见走上前说道:“是你什么人生病了?”小孩说道:“是我妈妈病了。”

    杨思明收拾药物,孩子要背药背筐,杨思明道:“我来背,你人小给我带路就行了。”小孩带路,杨思明一边走一边问:“小朋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道:“我叫梁成。”走了十几里路来到一个农户家里,梁成喊道:“妈妈!妈妈!我把杨老师请来了。”

    从卧室内巴着墙壁走出来一个中年女子,孩子又不懂事,杨思明去端板凳,座椅,孩子灵活,看见杨老师忙,看得出事情的趋向,急忙去扶着妈妈坐下把脉,杨思明把过脉象,倒也不是疑难杂症大病,是重感冒引起的高烧,杨思明也就放心了,这才缓缓问道:你们家先生不在家?

    女子说道,我这个家没有大男人了,就是我们母子三人相依依为命,杨思明的内心暗地感叹,一个中年女子带着两个男孩,大的有十一二岁,小的有八九岁,真是不容易,杨思明配了一副大剂量,这是对症下药,立即叫住孩子说道:“快给你妈妈煎药,我要看着你妈妈服药。”

    杨思明看病家服了药,才说道:“孩子你想不想学医师?”孩子说道:我想学,就像杨老师一样的大医师。病人听了说道:“杨老师!我们穷人家的孩子求之不得,上不起学哪里还有出路,杨老师不嫌弃,孩子就拜杨老师为师。”

    杨思明道:“大姐你安心养病,等你病好了我们再说这件事。”女士道:“不怕杨老师笑话,今天杨老师的药钱都要赊一段时间,家中没有当力人,就没有收益,吃盐,照明就靠两只鸡下蛋卖钱。”

    听了这些话,杨思明心里十分难受,说道:“药费就免了,你这是凉寒引起的高烧,一剂药就好了,你好了就让孩子到济世堂来随我出诊,你也可以到济世堂来干杂务。”就这样说定了。

    梁成很有上进心,学医学文化双管齐下,梁成的妈妈借钱给梁成办了进师酒,这件事杨思明知道了,特意找梁成的家长谈心,说道:“梁成妈妈家里背有债没有?”女士道:“没有!没有!”

    杨思明说:我不管你有没有,我透支一年的工资给你,有债还债,没债留着零花;梁成是一个好孩子,我要把我毕生所学传给他也是真的,不能让他在贫穷的阴影走不出来,他目睹贫穷伤了心,到了成年后一定会贪得无厌,我这个济世堂都不敢托付给他,那样济世堂的名称会变乌,会宰割病家,玄壶济世就变成了发他人危才工具。

    行医辛苦,有钱人家爱面子给多少就收多少,家庭贫困的,就是自己掏钱也要医治,这就是医德。女士听了说道:“杨老师的一席话,我的心胸好像开阔了好多,原来我的想法是将钱学艺,又将艺卖钱;现在我知道舍己救人,自己一份在其中。”

    杨思明道:“正是这样传家才发达远,不管是手艺人,还是生意人,贪眼前花,他人虽要你的时候很宰人家一手,当时好看取了大利,却伤了他人的心,其实就是短命钱,没有下次和你合作的人。

    手艺也是一样,收钱过高,人家会说你手爪爪深,抓人痛过了伤痕却永存,梁成是我的徒弟,我要培养能容天下病客,不是抓着一个病人吃一辈子。”女士道:“我一介女流,董得实在太少,家庭盛衰给悟道有关。”

    杨思明道:是的,大到宇宙,小到菌丝都离不开生旺死绝,要延展生望,一概不问,就看善根,“古树根善,千年不死;人有善根,百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