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医史传奇 » 第六十四章贴钱卖艺

第六十四章贴钱卖艺

    杨思明道:“大姐,令郎是什么样的情况?你可以详细告诉我吗?”老太道:“自

    从他父亲去世后得了一种怪病,就是胆小如鼠,初时没人的时候他出来晒太阳,一听到风吹动,嗖的一声就跑进卧室里,躲藏起来,现在整天躲在卧室里就是不见陌生人,完全丧失了劳动力,指望就说不上了,就是一个废人,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很痛苦地折磨,一家大小就靠我们婆媳两个女流之辈挣一点钱养活。”

    杨思明说道:“大姐若相信我,我给令郎扎两针如何?”胡学坤也帮腔说道:“番

    兄若得杨老师医治,也是你们有医缘,你这点小毛病还拦不到杨老师。”老太说道:“我又何曾不想给他医治,我目前家庭也无能为力,家里一贫如洗,如何能请医?”杨思明说道:“我也不敢保证痊愈,只要你当娘同意,我马上施针。”

    番母热泪盈眶,说道:“若得杨老师伸出援手,孩儿一定有救,我们祖孙三代不忘

    杨老师大恩大德。”杨思明道:“大姐带我去令郎卧室”番母心急说道:“杨老师请!屋里看不见黑秋秋的。”便点灯走前面领路,卧室里真是黑洞洞的,灯盏里只有一根灯芯,根本看不清内室里,黑暗中麻普普的。

    这中堂里番母给杨思明的对话早被病人听见,杨思明还刚进房门,一个三十来岁的

    青年汉子从卧室冲了出来,杨思明知道是病人想逃出去,眼明手快用二指剑戳中他的晕穴,急忙上前扶住他,冯开明见老师制服了病家,也拎住病人一条臂膀,把病人拖到晒坝里,杨思明叫老太:大姐取一张蓆子,稻草来,下面垫一些稻草,把蓆子铺上去,再将病人平放在蓆子上。

    杨思明知道这是胆虚证,耗损心气到了极点,是心气大虚,起病原因不详,一定是

    受某种威胁,人或动物物,大蛇的惊吓,才会心神不安,一天到晚心神烦躁,虚烦难以入睡,睡着容易惊醒,久治不愈演变成羞羞病,怕见人。杨思明扎针也是选用安神定志,益气镇惊的穴位。

    说道:我给处一个药方,名叫“高枕无忧丹”我叫冯开明去给你把药抓回来,后天

    我,来给你带来,全方用“人参,石膏,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如,麦冬,桂圆肉,酸枣仁,甘草。”一共十一味药,人参剂量大,有石膏压制勉生虚火。我这次金针疗法可以暂时镇惊,后天我来复针,我把药给你带过来,你没有钱就别耽忧,我掏钱给你们把药抓回来。

    留针时间已到,杨思明把针起了,说道:“醒了把他扶进卧室去睡。”胡学坤说道:

    “杨老师处理好没有,处理好了我们走吧!”四个人离开番家,走了十来里路来到岔路口,胡学坤说道:“这里分路进去三四里路就是镇上,我们去饭店吃饭”杨思明三辈人客随主便,一起到镇上,胡学坤自然知道那一家饭店更实惠,炒菜口感好,直接走到回味店,店主见是胡学坤。

    满脸堆笑地说道:“胡老爷今天要喝什么酒,吃点什么菜?”胡学坤道:“先来四

    个四两酒,来半斤花生米,其余你看着办,我要三个炒荤菜,两个菜汤,一个素菜。”店家用托盘托来,四个红花细小碗,每碗四两酒,四双火印花楠竹筷子,一盘花生米,四个人先饮酒聊天,品酒等炒菜。

    店主就是厨师,很快三分菜就上桌台,一盘炒腰花,一盘回锅肉,一盘肥肠,一碟

    青菜,两碗滑肉豆苗汤。一个四两酒喝了,胡学坤道:杨老师再喝二两不?杨思明道:酒已喝好了,我们用点饭,一个买了一碗饭,四个人美美地吃一饱。胡学坤说道:“老板一共多少钱?”

    店家道:“五个铜钱”四个人回到庄院已经天黑了。又过两天杨思明,带着徒弟冯

    开明去番家,病人在厂坝里坐着采阳光,今天看见杨思明师徒来没有躲避,因为见过一次,但不知道是什么人?没有如何招呼,番母热情地招呼,病人问道:“妈,他是哪里来的客人?”番母道:“他是杨老师,特意来给你治病的。”

    番母端来凳子,两师徒就在晒坝里坐,病人就在咫尺间,杨思明说道:“兄弟上次

    我给你针灸了这么样?”病家说道:“现在的情况跟我初次得病一样,见有人来心里有一股寒意,总是惊恐不安。”杨思明道:“我给你带来三剂药,大姐给他熬好先吃一碗,我和番兄弟聊一会”直到药熬好,病人没有拒绝,喝了大半碗,等病人药下肚了,杨思明才说用针灸辅助,病家也没有拒绝。

    灸了三次,吃了两剂药,病人才关心家庭情况,番母道:“孩子你别先问家里情况

    如何,你好好将息,病好了才能顶得起这个家”杨思明走的时候给杨母说道:“在抓两剂药巩固一下,将息一段时间才可以干重活,我就不来了,你们一家人高高兴兴过好年,病人拉着杨思明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思明说道:“你不要多想,山头不转水要转,人生何处不相缝,我们以后相见只

    为朋友。”病人感动,好的!以后我们是朋友。杨思明在胡学坤家过年,浪迹江湖有一个过年的地方,这是浪迹人的奢望,胡学坤陪着杨思明他们到山上走走,还算过得快乐。有一天胡圆突然对父亲说道:“爸爸我好想读书。”

    胡学坤说道:“你身体还没复原,明年春天我给你请一个家庭先生,自己能读就读,

    一切随缘,我不强迫你读。”杨思明道:“孩子提出想读书,我恭喜你世代书香永传。”胡学坤大喜,说道:“谢谢杨老师的吉言。”

    杨思明在胡家过年,游走江湖以来又是一个开心的新年,过了初九乡村开始玩龙灯,

    十四十五大月亮夜晚玩龙灯很火热,黎民百姓游百病,一年最热闹的两个晚上,等到出了元宵三辈人离开了胡家,又到了另一个县城,租房,摆摊好脉。

    就这样天下之大只有随遇而安,有些地方当地有名医,摆摊没人把脉,逗留十天半

    月就离开了,有的地方缺良医,又忙不过来,走走停停又换了十多个地方,不知不觉又是几个月,有一天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看见很多人在竹林坝里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三辈人走过去想问一个明白,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想到的是那些人打招不许他们走过去,杨思明觉得奇怪,难道他们在搞什么仪式,

    不许外人看破,这时看见有几个人提着饭合走到一个石台跟前,石台上有很多竹饭碗,是用楠竹结巴锯的,这些人把饭送到,看见竹碗上有名字,各人将饭菜倒在竹碗里,空碗放回食合里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