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那天我成了钉头七箭书 » 第十章 张清搭弓射燃灯

第十章 张清搭弓射燃灯

    翻开书页,张清仔细观看,默默记下阵图。

    与此同时,本体钉头七箭书稿中,空白一页,默默生出一副阵型。

    书稿之中,仍有许多空白。

    先前八九秘术,亦在前方一页可见。

    这种奇异之事,张清也不得缘由,他似乎每次详细记录功法秘术,书稿犹如神助,自会拓印临摹。

    此事唯有张清知晓,其他人难看蹊跷,三霄仙子亦是未成察觉异常。

    半响过后,张清自觉记下所有,原物归还。

    书中所记,果如三霄所言,三才阵势,包藏天地。

    张清觉得,若是通天坐镇,无需携带任何法宝,元始亲临,恐也难以破阵,或有困在其中,身死道消之嫌。

    再看三位仙子,尤其云霄,确有成圣之资。

    此轮过后,众人看待张清,各有变化,不再将其当做简单金仙。

    试问何等金仙,能够先后拿出两件至宝。

    一柄后天至宝东皇剑,或是侥幸,若是再来一枚先天灵宝太阳真火,再当运气使然,他们也不配修出顶上三花。

    同为金仙,菡芝仙为何只有一口神风袋。

    两相比较,一目了然。

    天地散仙?师从高人?张清不言,众人猜测不透,各自言语小心,相互试探。

    五轮拼宝。

    燃灯起手,拿出一果子。

    张清从未见过,却只是一眼,他便知晓何物。

    果子六七寸,若三朝未满的孩童,肢体俱全,五官皆备。

    正是草还丹,五庄观的人参果。

    燃灯嗓音生硬:“如此外貌,各位应知何物,上次瑶池圣会,偶遇镇元大仙,赠了贫道这枚人参果,贫道怜惜,未曾享用,就与各位,增长寿元,夺了去吧!”

    燃灯说完,闭目不语,任众人争夺。

    果子虽好,此地哪个不是证得大道,练就仙体,长生之辈,尤其三霄、赵公明四人,近乎与天地同,何须一枚果子增寿。

    如此一看,人参果价值确实不大。

    众人亦看出,此物于燃灯,可有可无,拿出此物,老道也只当个说头,糊弄过去。

    此番争斗,罗宣拿出一枚万鸦壶,是个后天灵宝。

    众人也不与他争斗,让其收了人参果。

    接着第六轮,罗宣出手,亮了一物,正是手中万里起云烟,亦是个后天灵宝。

    一番争夺,赵公明拿出手中至宝,二十四定海珠,夺了万里云烟。

    众人看出猫腻,那宝贝于赵公明无甚大用,却是罗宣证道之宝。

    二人手足情分,赵公明日后定然归还罗宣。

    如此做局,虽然明面,他人也无话可说。

    高坐中极的燃灯道人,其他不管,盯着赵公明手中二十四珠,久久无法收回,心神骇然,神魂晃动,难以平复。

    “此珠,正是我燃灯证道之宝,寻求多年,竟在这赵公明手中。”

    燃灯心中默念,若非道人尚有理智,只差伸手去抓。

    赵公明收了二十四定海珠,燃灯方慢慢稳住心神,脑中思绪,万千变化,不知有何想法。

    最后只剩张清。

    张清拿出一物,不算珍贵,却被三仙洞云霄收走。

    “张道友此番割爱,我三仙洞侥幸得宝,不便之处,多多包涵,日后若需拿回宝贝,尽可来三仙洞索要!”

    云霄仙子温和抱拳,义正言辞,不似作假。

    张清抱拳:“仙子说笑,此番胜出,自是三仙洞缘分,再者,送人之物,岂有收回之礼!”

    两两相视一笑,结束此番聚义。

    日月交换,残阳铺就,已见夕阳。

    赵公明提议:“诸位,不若在我峨眉山再待几日,多年未见,聊表公明心意。”

    “正合我意。”

    碧霄仙子与菡芝仙异口同声。

    其余几人各自表态。

    玉鼎言语家中忙碌,抱拳致歉,杨戬带着师尊化虹,离开峨眉。

    罗宣亦未成离去,他与赵公明多年情分,自要相聚一番,更何况万里起云烟亦在赵公明手中。

    张清本不想多惹事端,奈何胡鹿小童玩的不亦乐乎,也就暂时未曾离去。

    最惹众人意外的,莫属燃灯,他竟也要留在峨眉山数日,方才走开。

    具体缘由,道人只说此番天数,需在此几日顺应天道。

    几人只当他胡扯一通,不予理会。

    燃灯似也知自己不讨喜,并未居住洞中,而是山中随便找了一处闲地,打坐休息。

    “装神弄鬼,着怪老道,不去管他,扰了我等兴致。”

    赵公明大袖挥舞,径回洞中。

    燃灯身在山中,远离罗浮洞,两相不见,公明等人自是心情大好。

    一番闲谈畅饮,已至深夜。

    众人打坐须弥,进入忘我之境。

    一只黑蚊从外界飞入峨眉山中。

    黑蚊核桃大小,腹部鼓鼓,口器滴血,正是刚吃了血食之状。

    黑蚊行径,是个成精地仙。

    绕着罗浮洞转了几圈,未得其果,黑蚊不曾离去。

    见洞口黑虎酣睡,黑蚊大胆靠近,爬在洞口崖壁,静静等待。

    约莫五更十分,洞内微震,赵公明的吞宝蟾蜍蹦出洞外。

    闻着气味,蛤蟆看向洞壁黑蚊,口中舌头伸出,舔向猎物。

    这蛤蟆常年在赵公明身边听道,已得天仙之境,高黑蚊一档,远非此蚊虫能比。

    况且天生克制,黑蚊极为惧怕,煽动翅膀,往洞外逃遁。

    蛤蟆最喜此类飞虫,到嘴的肥肉,吞宝蟾蜍岂肯罢休。

    四腿蹬起,撵黑蚊而去。

    胡鹿小童,现今只有地仙之境,打坐半响,劳累不堪。

    她本就孩童心性,若非仙桃加持,不得化形,难证地仙。

    从须弥醒来,无人说话,胡鹿自觉走出洞府,吹吹山风,望望月光。

    “那是?大蛤蟆!”

    好奇使然,胡鹿幻化本相,现出原形,雪白灵狐跟着追了上去。

    九曲八拐,吞宝蟾蜍就是捉那黑蚊不得。

    三番两次,蟾蜍气焰越发升腾,化作小山大小,扑腾得山林震动,鸟兽俱惊。

    “就是抓不到!”

    胡鹿在身后看着,嘻嘻好笑,她毕竟化形之体,灵智已开,远比那蛤蟆聪明。

    灵兽化形,具体情况,各种不一。

    如这蛤蟆,虽有天仙之体,却灵智不全,距离化形,更是枉然。

    三兽跑的忘乎所以,黑蚊最后挺在一处深潭附近。

    胡鹿躲在树后,静静观察。

    吞宝蟾蜍四腿停住,正要再卷舌头,吞掉黑蚊猎物。

    一枚紫金钵盂,凌空而起,罩住此兽。

    钵盂口小,蛤蟆体大,罩住吞宝蟾蜍后,蛤蟆乎乎缩小,化作碗口大小,正好被钵盂盖住。

    一道人赤脚凌空出现,袖口收了黑蚊,翻手拿起钵盂。

    蛤蟆卧在碗中,被他双指虚握,放入掌心。

    “吐出宝贝,贫道便放了你这畜生。”

    道人对着吞宝蟾蜍,阵阵言语。

    先前洞中,他分明瞧见赵公明最后将二十四定海珠放入蛤蟆口中。

    这才有了方才黑蚊勾引行径。

    蟾蜍常年在赵公明坐下喂养,早通人性,虽未化形,却也不是池塘蝌蚪,地里土蛤田鸡。

    蛤蟆肚子鼓起,不肯张嘴。

    “再敢挑战底线,贫道只得刨了你这肚皮,亲自取宝,贫道不愿沾染因果,你亦莫要愚忠,吐了宝贝,你我无怨,自会放你离去,若怕那胖子责罚,跟我回灵鹫山圆觉洞,也是一番快活!”

    蛤蟆牛音低吼,仍是不愿。

    道人正要动手,远处胡鹿吓得神魂震荡,被道人察觉。

    迟则生变,顾不得其他,道人见是个地仙小狐,虚手一抬,一道灵光打出,就欲解决狐狸性命。

    一只大手不知何时出现,挡下灵光,拎起小狐狸。

    胡鹿半空扑腾,重新化作人形,回首望去,正是仙师张清。

    “燃灯老道,堂堂大罗金仙,出手打杀地仙小娃,老脸何在?”

    张清心念念动,面前出现一柄桑枝弓,一枚桃枝箭。

    乃是钉头七箭书稿之外,附带的弓与箭。

    对准道人头顶泥丸宫,张清搭弓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