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那天我成了钉头七箭书 » 第五十一章 四方来敌生死劫

第五十一章 四方来敌生死劫

    “大师兄,如何这般,张兄助我阐教,却要这样对待,望师兄们收手啊!”

    子牙焦急,忙劝诫广成子。

    “子牙,看在你面,我不出手!”

    说完,广成子闭目不语。

    意思明显,他既不帮忙,亦不阻拦。

    子牙无助,看向一旁云中子,希望这位福缘深厚师兄能帮忙劝解。

    云中子微微摇头。

    事关两教外人,那怕他是大罗金仙,也没法帮子牙多少。

    若是那姓张兄弟不打天机铜柱注意,一心站在阐教一边,即截教恶意,他们大可相帮。

    如今,形式大变,那家伙既得罪阐教,又得罪截教,两边不是,如何插手。

    谁敢营救,便是割裂两教间隙,这种大事大非,广成子作为大师兄,看的最是清楚。

    子牙怔愣当场。

    同样抢夺天机铜柱,虬首仙羽翼仙等人作为截教门徒,有教主在后。

    就是重伤道消,也要救活。

    张兄作为外人,不问缘由,被两教共斩。

    玄门的一视同仁,仙家的心慈为怀,又在哪里?

    “师兄,让他们收手,我去劝解张兄弟,定能干戈玉帛,共勉大道呀,大师兄啊~!”

    子牙近乎祈求。

    他虽法力低微,仍是不忘张清厚恩,希望最后给兄弟一线生机。

    若没有张清,一切种种,或是妄想,张兄恩情,同门情谊,孰轻孰重,他自有掂量。

    子牙虽是老迈,却不糊涂!

    广成子无动于衷。

    云中子苦涩。

    子牙啊,一脉相承,外人终究是外人,还不懂吗?

    看着云中师兄眼神,子牙绝望。

    望向天云,无边无际,一瞬间,子牙有种错觉,若是自己今日是准圣,甚至……

    那他要保张兄,谁还敢拦。

    “子牙,日后手握天书,执掌封神,天上地下,三百六十五路神鬼,一声号令,莫敢不从。”

    这是元始师尊所言,亦是昔年张兄相告。

    若是今日,自己身后天地神鬼,尽皆听命,别说龟灵圣母,就是截教大师兄多宝来此,怕是也不敢强言许多吧。

    保住张兄,或许只是一念之间。

    手握天书号封神,圣人之下无所敌!

    雷震子一旁抱着花篮,瞄向几个师伯,嘴巴撇撇。

    心里暗骂。

    “老乌龟几头,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好不要脸!”

    云中子看徒儿模样,知他心中所想,瞪了一眼,雷震子掂掂花篮,咧嘴笑笑,不敢造次。

    羽翼灵牙虬首仙三人,对张清此举,幸灾乐祸,默默观望,静等受死。

    “就是再厉害火焰,能挡的住诛仙二剑~”

    子牙闭上眼睛,全身颤抖,不敢去看。

    龟灵圣母几人临近,张清头顶混沌火影已经显化。

    众人未曾注意,张清腰间,一枚黑色锦囊,蓦然打开。

    “这是?”

    一缕五彩气团,婴儿巴掌大小,徐徐飘向上空。

    仿佛一朵色彩斑斓云朵,消失不见。

    张清不解,却也没有多少时间理会。

    四样法宝,已经临近。

    ------

    朝歌城,鹿台寝宫。

    帝辛躺在床榻之上,妲己狐雅陪在身边,亦是面色苍白,不见血色。

    几日以来。

    纣王帝辛日益虚弱,疲惫不堪。

    狐雅法力,也在逐渐倒退,如今只剩四条尾巴,堪堪天仙法力。

    若非她体内娲皇真血护心,雉鸡精暗暗陪在身边,怕是早就变回原形。

    申公豹这几日,一直不在宫内,不知去了哪里。

    “爱妃呀,孤怕是要死在这里不成?”

    纣王上气不接下气。

    狐雅握着帝辛手心,温柔道:“不会的,大王再忍忍,就好了!”

    狐雅有意无意,瞥向帝辛腰间引龙铃,只要取下这东西,大王不日就能恢复。

    帝辛见狐雅脸色不常,也不愿让她在此多待,叫了些宫女,将其扶下去。

    狐雅虽有不舍,却亦未曾阻止,近几日最是危险,越是靠近帝辛,法力丢失越是明显。

    随是都有可能化回原形。

    一旦被纣王发现,一切功亏一篑。

    狐雅走后,帝辛慢慢坐起身,咳嗽几声,艰难站起,斥退众人,独自走向一处烛台。

    点燃一根蜡烛,默默等蜡烛烧尽一半。

    一旁,一处暗门地道,渐渐打开。

    拿起剩余半截蜡烛,帝辛走入暗道。

    漆黑一片,不见五指。

    往下一直延伸,帝辛大约走了半柱香功夫,终于走到一处地宫。

    地宫大殿,没有太多辉煌,却是古朴凝沉,透出一股历史沧桑感。

    帝辛扑通一声,跪在地面。

    面色悲苦,一股末代君王的不甘与心酸。

    他的面前,是一件件灵牌,多多少少,足有数百枚。

    上面,有着历代商汤帝王,皇亲之灵位,甚至能够看到几位力挽狂澜于即倒的肱骨之臣姓名。

    “父王,列祖列宗在上,孤欲做中兴之主,不料要成亡国之君,帝辛有愧成汤六百年继业,无言去见列位祖宗!”

    帝辛吐出一口鲜血。

    看了眼腰间铃铛,帝辛站起身。

    “皇运尽去又如何,天命俱散有何惧,天地玄门不朝尊,八百诸侯尽加身,六百载业付东流?商数由我不由天!”

    帝辛面露狰狞,声音不大,却是于整座地宫反复震荡。

    “呵呵~不愧九九人皇体,当得上人皇二字之名。”

    一道苍老声音,于大殿响起。

    帝辛没有惊讶。

    一道人影,从牌位后方,慢慢走出。

    那是个老人,矮小枯瘦如竹,漆黑长发披肩,双目瞳孔倒竖,手持幽绿拐杖,言语由腹而发。

    “帝辛拜见前辈!”

    见老人再次露面,帝辛大喜,深深一拜。

    正是这个老人,告诉帝辛皇道气运;正是这个老人,认出帝辛腰间铃铛;亦是他,告知帝辛,日后成汤命数。

    因为帝辛方才慷慨陈词,老人选择再次露面!

    知不可为而为之,大丈夫也,真皇也!

    帝辛犹豫踌躇片刻,仍是问出心底那个始终不解疑问。

    “孤知不该问,可……”

    老人笑笑:“老夫知大王要问什么,之所以愿助大王,那是因为……”

    “老夫姓伊,名叫伊谟,伊尹的伊,不知过去多少代了!”

    帝辛五雷轰顶。

    随着老人说出此话,他的体内,一股滔天气息散发,瞬间覆盖整座地宫。

    帝辛被压的喘不上分毫气力,老人走到帝辛面前,手拍其肩,方才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