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召唤隋唐文臣猛将 » 第30章 廷议

第30章 廷议

    黄巾起义爆发的第三天,朝廷终于收到了反叛的消息,洛阳东门城楼上的大钟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敲响,上一次敲响还是凉州遭到了羌人入侵。而这次它再一次敲响,百姓们对此很疑惑,但他们都知道这一定是发生了大事。

    那个已经很久没有上朝的皇帝也是破天荒地从温柔乡中走出来,宣布开启大朝会。

    大朝会一般是新年才开启的,各地的郡县官员都要参加,小到九品的主簿,大到一品的三公,以及皇亲国戚。皇帝会在这天慰问百官,接受外国的朝贡、蕃国的朝拜等等。

    这次的大朝会有些匆忙,一些远的郡县长官来不及赶来,但是仍然有浩浩荡荡的五六百官员。

    天还未亮,一个个穿戴整齐的官员们便往皇城走去,五品以上的文官大员则是坐马车,而五品武将一般则是骑着高头大马。

    一个四十一二岁的中年男子骑着一匹浑身黑色的西域大宛马,不慌不忙往皇城而去,他手臂粗壮,面色冷峻,眼神犀利,膀大腰圆,从他的官服的条纹便知道他是两千石的大官,这在和平年代是很少见的。毕竟乱世用武,盛世用文嘛。

    一路上,不时的有人向他问好,他面不改色的一一回应。

    这时,一个穿着同样的官服的年纪相仿的武将纵马走了过来,不过并没有他粗壮,不胖不瘦,刚刚好。

    “公伟。”他打招呼道。

    被唤为公伟的武将正是汉末三杰之一的朱儁,向他打招呼的则是同为三杰的皇埔嵩。他们的私交很好。

    朱儁听见声音,转头看见了皇埔嵩,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义真。没想到你也这么早啊。”

    “不早不行啊。”

    皇埔嵩回了一句,接着小声说:“对了,你觉得叛军怎么样?”

    朱儁不屑道:“乌合之众,一些整天想造反的家伙,朝廷就是太仁慈了,才让这些人目无朝廷,目无王法。”

    接着,他牵住马,恶狠狠道“若是朝廷让我领兵,我定会赶尽杀绝,震慑一下这些整天没事干,天天想着造反的家伙!”

    皇埔嵩也是了解这位好友的习性,也好说什么,“对了,公伟,你觉得黄巾军下一步会进攻那里?”

    两人一边骑马,朱儁说道:“若是我的话,挥冀州之兵向北攻燕、代,向西攻并州,向南攻兖州,然后令南阳之兵迅速攻下武关,占据战略要地,对洛阳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英雄所见略同啊。”

    朱儁淡淡道:“不过我不看好叛军,他们虽然看起来声势浩大,不过是纸老虎,一盘散沙罢了。”

    这时,一匹骏马拉着一辆马车经过,车门上挂着一个“袁”字的灯笼。正是司徒袁隗的马车。

    马车装修很精致,但是并不奢华,这也和袁家的祖风有关,虽然他们是天下望族,但是他们不会张扬,更不会显摆。这也是士族和商贾、豪族的区别。

    车里的袁隗看见了两人,他叫马夫减慢速度,打了个招呼,“公伟、义真”。

    两人立刻抱拳回礼,“袁司徒”。

    袁隗笑着点点头,“我先行一步,两位将军慢慢走”。

    说罢,袁隗放下车帘,马车再次快速而去。

    皇埔嵩两人看着马车远去,“那我们也快点吧”。

    ……

    大朝会在宫城崇德殿,大殿前方是一个宽大的广场,没有一点植被,南面是章台殿和章台门。

    文武百官在宫城门前下了车马,他们或几人相拥,或形单影只。不紧不慢向大殿而去。

    一些外来的郡县官员则是趁着这个机会,和朝廷上的大员交流,企图搭上关系,让大员在朝廷中为他们说上几句,以便早日高升。

    大员则是想要掌握一点地方资源,也是面带笑容和这些地方的官员友善交流。完全看不出来一点惊慌,或许只有当叛军攻入京城那时候,他们才会感受到危险原来离他们这么近。

    这时,大殿台阶上方的一个宦官喊道:“文武百官,请入殿!”接着一个接着一个宦官将话传来下来。

    还在议论的百官也是赶紧收住话,百官们分成两队,文官从右边台阶而上,武将则是从左而上。

    百官们在殿们前脱了鞋,武将将兵器卸下放在一旁的兵器架,当喊到自己的官职姓名后,他们快步走进殿内。这就是“剑履不上殿,入朝趋,赞拜名”。

    在广场上大家还能交流,但大殿里却不允许,所以显得很安静。两旁站满了官员,皆是按照官职和爵位高低来排列。

    文官最前是司徒、司空。武将最前则是太尉、大将军。

    此时皇帝还没有到来,大殿里一片宁静。官员们静静等待,有的甚至闭上眼等着。

    不一会,大殿内上方一位宦官大喊陛下驾到。只见一个身穿红黑色绣着金龙衣服年轻男子在几名宫女撑着华盖下慢慢走了过来,他在龙椅上坐了下来。

    文武百官此时不约而同躬身施了一礼,齐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在龙椅上的刘宏回道:“众卿平身。”

    大殿建得很巧妙,皇帝声音不大,但是大殿却能将他的声音放大一般,使得即使此时站了数百官员,但每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此时,在皇帝旁边大宦官张让上前问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司徒袁隗率先从队伍中走出来,他手持笏板,躬身施了一礼,“老臣有本启奏。”

    皇帝说了句,“准奏。”

    看得出来,皇帝和司徒应该有过提前交流,作为一个皇帝他不会让百官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他会找一个代言人帮他说出来。

    袁隗说道:“谢陛下。”

    “诸位大臣,大家也知道了,匪徒张角等人,妖言惑众,煽动愚昧无知的百姓反叛朝廷,杀死州官,天下动荡。对于这种野心勃勃,狼子野心,目无君父的贼子,我们不能容忍,必须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剿灭,杀鸡儆猴,让那些内心还有同样想法的人不敢再有反叛之心!”

    袁隗缓缓道:“老臣的话就是这些。”接着,他手持笏板退了回去。

    皇帝大为赞同,他点点头,“袁司徒说的不错,对于张角这种打着为民的旗号,内心却是为了自己的私欲的人,朝廷不能容忍!各位大臣,谁还有高见,请畅所欲言。”

    龙椅台阶下的大臣瞬间窃窃私语,张让不得不喊道:“肃静!”

    又是安静下来,皇埔嵩走出队伍,他行了一礼,“陛下,依臣之见,我们当务之急,应立刻派遣精兵良将把守关隘,像虎牢关、蒲津渡、武关这些重要的关隘,拱卫京师,另一边派兵前往平叛,同时发榜募兵,则天下可定也!”

    朱儁也走了出来,施礼后说道:“微臣同意皇埔将军的看法!”

    一个文臣也走了出来,正是郎中卢植,“臣也同意皇埔将军的建议。”

    越来越多人也是出来纷纷赞同。

    皇帝大喜,“好好好,有诸位大臣,朕无忧也。”

    接着他笑容一收,下令道:“大将军何在?”

    一个身体肥胖,面容粗矿,穿着宽大的官服的三十多岁男子走了出来,此人正是大将军何进。

    “臣在。”

    “命你率兵十万把守住京师周围的虎牢关、汜水关、旋门关、伊阙关、大谷关、蒲津渡、轩辕关等关卡。朕的要求只有一个,人在关在,不能让一个贼子进来!你能为朕分忧吗?”

    何进知道自己的能耐,自己不过是一个杀猪的,哪里懂得排兵布阵?自己能当上这个大将军,不过是因为妹妹的原因。

    不过虽说自己不会派兵布阵,但是把守关隘这个对于还是可以的,白捡的功劳,自己没理由不接受。

    “臣领命!”

    “好!”

    皇帝接着下令,“皇埔义真、朱公伟。”

    “臣在。”

    “命皇埔义真为主将、公伟为副将,你们领兵三万,出兵颖川,剿灭那里的叛军。”

    “臣领命!”

    守军和颖川汉军都有了主将,剿灭张角的主将却没选出来。众人还在猜测是谁?

    “卢子干。”

    “臣在。”

    “朕知道你的事迹,知道你是文武双全,现在认命你为北中郎将,领兵五万,出兵冀州,给我剿灭张角。”

    “臣领命。”

    “好好好”皇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袁司徒。”

    “臣在。”

    “发榜募兵之事还须你多多操心。”

    袁隗连忙道:“这是老臣分内之事,老臣定会竭尽全力。”

    袁隗说完后,走回了队伍。

    这时一个大臣走了出来,乃御史中丞李瑞。他施了一礼后,“陛下,臣也有一个建议。望陛下准许。”

    “准奏”

    “天下叛军四起,原有的郡兵军纪散漫、军员不足,地方官员虽有心抵抗,却无军队,致使叛军气焰愈发嚣张。若允许郡县官员、太守、支持朝廷的豪强自募兵勇以抵抗叛军。我相信,这样一来,叛军很快就能消灭。”

    说完,侍中范重出来同意,接着又是一个大臣出来,没一会,很多文官也出来表示赞同,武将中一些中郎将、校尉等等都出来赞同。

    中军校尉袁绍、司隶校尉鲍信等也出来赞同,就连司空、太尉也出来了。

    时机成熟,司徒袁隗也缓缓走了出来,“陛下,我也赞同李御史的建议,天下之所以大乱,就是因为各地太守无兵,若实施下去,贼子张角肯定会不久枭首。”

    看到袁家都出面了,大将军何进立刻出来,“臣也赞同李御史的建议。”

    军方第一人和文官第一人都出来表态,还有近乎八成的大臣都出来赞同,皇帝点点头,刚要下诏,一个大臣走了出来。乃议郎蔡邕。

    “陛下,万万不可啊,此乃取祸之道,叛军犹如身上的癖藓,而这允许豪强太守私募兵勇乃肝腹之疾啊,不能因小失大。只要大军一到,叛军便灰飞烟灭,可一旦太守豪强私自募兵,日后就很难收回,就有可能造成割据!臣请陛下三思!”说罢,他跪了下去。

    “这…”皇帝不好说什么。

    眼看情况有变,袁隗脸色一变,回头给了李瑞一个眼色。

    李瑞心领神会,立刻出来驳斥道:“陛下,蔡议郎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是大汉的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这天下的子民、大臣、这天下的一切都是陛下的。何来割据之说!陛下不可信此人的书生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