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9种田养家 » 第65章 人情

第65章 人情

    “咦,好像有点软?不过按着弹弹的,好像还不错,就是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

    李桂芳感受了下手感,看向陈明铁。

    可陈明铁也没数着呢。

    于是,两人也不耽搁,赶紧将制好的豆腐干一一取出。

    嗯,看上去还不错。

    好像就是水分多了一点,跟市面上卖的茶干有一点区别。

    市面上卖的茶干都是干干的那种,而且韧性十足。

    而他们做的这个,看着更白嫩一些,卖相不错,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母子俩人不约而同地伸出手,一人掐了一小块放进了嘴里,咀嚼几下。

    说实话,这种没有刚做来的豆腐或豆腐干,新鲜归新鲜,但是因为一点盐味都没有,实在是谈不上好吃。

    完全就是淡而无味,虽然没有怪味,可也实在是难以下咽。

    这个时候,他就忍不住佩服起老婆秀兰来。

    前些日子,秀兰可是吃了近十天的没盐饭菜,可想而知,那些饭菜的滋味该有多难吃了。

    不过,别看水份有点多了,可吃起来还是有一点嚼头的。

    陈明铁有一个感觉,如果用好一点的卤水煮一下,这个豆腐干肯定会很好吃的,就是可以拿来当零食吃的那种。

    不过,如果用来做菜,比如用来炒韭菜什么的,就好像有点不够结实,搞不好炒着炒着就会碎掉。

    陈明铁挠了挠头。

    这算是成功了,还是没成功呢?

    看着眼前堆得整整齐齐的一叠大块的白茶干,母子俩对视了一眼,心中有着同样的疑问。

    应该算是成功了吧,陈明铁想着。

    只是还需要一点小小的改进。

    具体的,他还没想好。

    现在也没有时间让他去想。

    不管了,先拿盐水泡上吧。

    这一条他记得挺清楚的,至于为什么要泡,他也不知道。

    今天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呢,就是得去一趟他大姐家,还有他岳父家。

    当然了,去了他岳父家,就少不了二舅子跟三舅子家。

    岳母一共生了七个孩子,站住的只有五个,依次排下来就是:大儿子林正民,二儿子林正安,三儿子林正江,女儿林秀兰,小儿子林正海。

    前面四个都成家了,小儿子还在外地当民,暂时还没成家。

    其实在大舅子之前,林母就已经生过两个儿子了,可惜都没有站住,夭折了。

    林正民说是林家老大,其实认真说起来,他只是老三,上头还有两个哥哥,只不过因为这两个哥哥都是没满月就没了,就没有算在排行里。

    林秀兰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在娘家时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跟她关系最好的是老大林正民和小弟林正海。

    至于老二跟老三,倒也不是关系不好,而是那两个,自打结了婚分出去后,心思全在自己的小家上面,然后两人娶的老婆都厉害,被老婆拿捏得比较厉害,渐渐地就偏向自己的小家,跟兄弟姐妹走动得就少了。

    事实上,他们对这个唯一的妹妹还是挺好的。

    秀兰生孩子后没有几天,两个嫂子都来看过了,带的礼物也是属于比较厚实的那种。

    所以,人家客气,陈明铁也不能太小气了。

    好在几个大舅子分家以后,房子就建在陈明铁的岳父家旁边,正好可以给陈明铁节省点时间跟体力。

    陈明铁抬头看看时间,也不算早了,该出发去送东西了,去岳父跟几个舅子家,当然得坐一坐,说一会儿话才行,可不能放下东西就走,到时候他们该不高兴了。

    中午还得祭祖,得早点回来准备。

    祭祖一般是放在中午。

    晚上有晚上的节目,因为晚间要拜祭菩萨,大年三十这一晚,菩萨跟前香炉里的香是不能断的,所以当家人晚上要起来好几回,目的就是为了接香。

    下午还要贴对联跟福字,所以说这一年的最后一天,虽然不用干什么农活,可也是不得清闲的。

    也只有那些不知世事的孩子们是最快乐的了。

    为了节约时间,陈明铁推上了他那辆全身上下哪儿都响就铃铛不响的N手自行车。

    别看这个车破旧,可毕竟是俩轱辘的,比两条腿的速度可快多了。

    在李桂芳“快去快回”的叮嘱中,陈明铁蹬上自行车,颠簸着出发了,要送的豆腐都整齐地码好放在了车后座上侧挂着的车篓里。

    怕把豆腐颠坏了,下面还特地用破衣服铺了厚厚的一层。

    除了豆腐,还有一车篓的豆芽。

    这东西不值什么钱,可如果要自家发来吃,就太麻烦了,所以,一般人家不会自己发的,除了像李桂芳这种专门发来卖的。

    陈家交好的人家还是挺多的,所以李桂芳专门发了半缸,目的就是为了今天。

    礼轻情意重嘛。

    农村就是这样,今天你家送我一把葱,明天我家送你一把蒜,处着处着关系就好了。

    有关系处理蜜里调油的,当然也有互不相交的。

    像陈家跟朱家就是这样,前世两家结成了仇,可说是老死不相往来。

    今世也没好到哪里去,虽然没结仇,也是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样子。

    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气场不合。

    李桂芳这人虽然脾气急,可在队里面人缘还是不错的,可她跟那个朱三婶就是说不到一处去。

    说白了,就不是一路人。

    而那朱家,人缘不说非常差,可也算不上好,愿意跟他家交好的,要么就是臭味相投,要么就是想曲线救国,想拍队长的马屁。

    之前,李桂芳也在犹豫,想着大过年的,是不是队上的人都送些东西。

    然后她这个想法就被陈明铁否决了。

    开玩笑,虽然这辈子秀兰没有被那姓阮的害了,可前世的仇他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这一辈子,只要他朱家跟那姓阮的不来惹自家,他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当那家人不存在。

    但是,要让他主动去跟那户人家交好,抱歉,他陈明铁做不到,不止他自己,他还要拦着自家人,不要跟那户人家扯上任何的关系。

    李桂芳其实本心也不愿意跟那户人家打交道,儿子这么一拦,她就更是乐得如此了。

    像陈明铁说的,扔只馒头喂狗,人家狗还会摇摇尾巴呢,送给那户人家,搞不好还得带一肚子气回来,何苦呢?

    不如给队里几户比较困难的那几户,人家虽然穷,可也念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