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清陌中行 » 第一章 关卡林立

第一章 关卡林立

    大清光绪29年,1903年,春。

    王老三,名“三才”,号“三光”,家中老小。

    话说,读书人都有个梦想。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

    这王三才,心向往之。

    区区少年,就准备出外游学。

    拜别了家人,骑上小毛驴,就开始了征途。

    话说,年13,太小了,游什么游,就不怕半路遇到灰太狼!!!

    父母亲人,甚为担心,可也拿他没办法。

    幸好,这次游学比较近。

    就是去趟县城,半日路途,家人也就应允了。

    “少年自有壮志心,”

    “老马伏枥旧日情。”

    “半日偷来陌中行,”

    “背骑毛驴把诗吟。”

    三才,兴致坡高,这路却不好走。

    出家五里,欲到林。

    “停停停,莫前行,”

    “树我栽,路我开,”

    “欲过此,买路来。”

    “三个瓜,俩个枣,”

    “不嫌多,不嫌少,”

    “痛快点,快来缴。”

    三才,转过头,就看到一个大大的“钦”字。

    这可是有牌的。

    办的还是朝廷的正经差使,厘金局。

    冤不得,百姓不愿出门,安分守家。

    只落个,国泰民安,大清省事。

    扔出一文钱,“铛”掉进篓子里。

    穿着“兵”字衣服,喝茶的老头,有点不满意。

    手指,清清敲了两下桌面。

    “铛,铛”

    好来,王三才,又扔进去俩大钱。

    一顿干饭没了。

    心悠悠兮,我心伤。

    一顿饭兮,喂狗粮。

    大清朝兮,去他娘。

    怨话不表,王三才继续赶路。

    半路十里有点乏,于是路边歇歇脚。

    你还别说,人还不少。

    大家纷纷,喝点水,吃点干粮,揉揉脚。

    挑担子的小贩离的远,遮掩着筐子。

    甭问,贩私盐的。

    我大清自有国情。

    老百姓谁傻,还不都靠这便宜的东西,勉强活着。

    不一会儿,远远来了几号人。

    这伙人,家伙到是挺硬,不光有刀,还有几个土枪。

    这伙“勇”,比上回收钱的“兵”,装备好多了。

    豁,木头板子,往边上一放。

    大大的一个“令”字,后面还有“过路二文”。

    这也是有“牌”的????

    “兄弟们,今天起的晚了,各位乡亲担待”

    这位穿着“勇”字衣服彪形大汉,说话到是很客气。

    可被这碗口粗的土枪指着,谁能真客气。

    王三才,不情愿的扔出二文钱。

    还自己安慰说。

    “幸好不是土匪”

    “二文钱,就二文钱吧,财去人安乐”

    只能继续赶路,还能说啥。

    王三才,刚骑上驴。

    只听“咚咚咚......”

    大家脸色大变,赶紧收家伙,跑到路边蹲下。

    这可是大清朝的真土匪啊!!!

    而且是很老很老的土匪。

    很有传统的-----土匪世家。

    “冲呀,俺们扎马营的好汉,乡亲们别怕”

    能不怕???

    就看刚才,扛着大“令”的彪形大汉,一手撩起长袍。

    ------直接跪了。

    口了还喊着,“别误会,您老先收.....”

    收啥??

    当然是收过路费。

    为啥这么怂???

    人家可是专业的。

    真有几条洋枪,两把盒子炮。

    只见这帮土匪也摆出个木板。

    一个大大的“巡”字,后面几个字“过路一文”。

    看来,也是有牌啊。

    看客,可能不理解大清朝的特殊国情,军情。

    “兵”字,乃是大清朝的正经军队,有朝廷建制。比如满洲八旗,蒙旗,汉旗,绿营等。

    “勇”字,多是地方的团练和营头,比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

    厘金关卡:收取税金的关卡。

    读者问题:清朝的厘金关卡太多,已经严重影响了人员和货物的往来。

    1:厘金关卡太多,为什么不裁撤?

    2:如何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