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丹师 » 第三十三章 俏道子重回凡境

第三十三章 俏道子重回凡境

    “走吧。”待扶风收拾好,师父浮尘一卷,把扶风带上云台。

    扶风换回自己的青色道袍,却感到有些略微的凉意,此时天气有些阴郁,只有几朵云带着淡淡的薄雾飘荡在空中。

    于是扶风问道:“师父,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寒食之日,过两日便是清明了。”师父在前方驾云,速度不快,似乘风而行,悠然自得。

    “寒食?难道说......”

    师父笑道:“你自己算算不就知道了。”

    听了师父的话,扶风立刻掏出罗盘推算起来,自他在春分之日从长生殿逃出,再到现在从秘境中脱出,竟然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凡境一日,秘境一年吗?”扶风看了看手里的白玉日晷,自言自语道,“想不到秘境和凡境的时间流速不一样,这是什么原理呢?如果说秘境五行不全,规则不明,所以时间流速十分迅速,那么小千世界五行完整时间流速是否会更慢一些呢?那么大千世界更加完整时间流速是否和凡境相同呢?如果......”

    “徒儿。”师父打断了扶风的思绪。

    “师父,您说。”

    “你的话有点多。”

    扶风:“......”

    “莫要把心中所想轻易说出来。”师父告诫道。

    “是,弟子谨记。”

    师父捋了捋胡子,说道:“不管是秘境,还是三千世界,其中的时间是随意而定的,并无规律可循,和其界面大小无关。”

    “哦。”扶风便不再多想,“师父,那这个秘境......”

    师父呵呵一笑,道:“此处秘境是你发现的,自然归你所有。“

    一个完整的秘境诶!扶风把玩着白玉日晷,有些爱不释手,随后他想到什么,又问道:“师父,我在秘境中把五行补全了,那这秘境是不是要演化成小千世界了?”

    “哪有这么容易。”师父淡淡地说道,“秘境演化小千世界,时间、机缘、底蕴缺一不可,它虽然机缘已经有了,但是时间不够,底蕴不足以支撑小千世界的诞生,最多算是一个小千世界的雏形罢了。”

    扶风心想也是,哪有那么容易就获得一个小千世界,那可是仙门之中才有的至宝,沉了沉雀跃的心,把白玉日晷收入储物袋中。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师父驾云慢悠悠地飞行,师徒二人坐在云台之上,穿梭于山川之间丛林之上,越过重重丘陵,忽然豁然开朗,一条晶莹的缎带自南向北铺开,倒映出天空、两岸的色彩,一路向北方绵延汇入天际的朦胧之中。

    此为章江。过陵都,绕天摩城,经由玄祖楼,最终汇入云梦泽,章江之水经云梦泽融入九州十地的长江,奔入东海。

    听了师父的讲解,扶风看着章江,江面波澜壮阔蔚为壮观,粼粼波光之中隐约可见鱼龙跳波,鲟蛟起舞。

    江面足足有百里宽,化为一座水泽天堑,将雍州的地界分隔开,亦把雍州的仙凡分离,在章江的东岸便是三大仙门所在。

    凡人若是在章江西岸眺望东方,可见东天之上有霞光万丈,祥云绵延天际,如一道几千里的云墙,白鹭仙鹤在云下飞动,于神光之下显露洁白的身形。

    而扶风所见,氤氲的灵霭在东方层层叠叠,巍峨的仙山隐于其中,霞光之中有云楼宫阙,如同白玉雕琢的京城。

    “师父,我们要去哪里。”扶风有些疑惑,药王谷的洞府已经被师父收走了,难道是要去仙门?

    师父把云台停在江面上,说道:“你要去云梦泽。”

    “师父,我们要去云梦泽做什么?”扶问道。

    但是师父摇头说道:“是你要去云梦泽。”

    扶风疑惑,还想再问,却见师父对着自己点出一指,忽然师父的指尖荡起波纹,空间都被扭曲了一般,以指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漩涡。扶风只感到全身的真炁都被抽去,顿感头晕目眩,气息不稳,四肢无力,从云台上跌落了下去。

    “为什么?”扶风心中疑问,但是在跌落之中瞥见师父还是那副古井无波的面孔,心中又不禁确定,师父是不可能害自己的。

    既然如此,师父这么做必然有他的原因,原因......

    糟了!忘记问师父秘境怎么进出了。

    扶风再也不能维持神智,眼前一黑,最后只感到坠入冰凉的水中,不省人事了。

    章江之上,一叶扁舟,无人撑船此舟却缓缓逆流而上,再近些才发现,此舟不过一张粽叶大小,有锦鲤追逐其后,吞吐着泡泡不断地骚扰小舟。

    忽然,锦鲤全部散开,沉入水底,一个庞然大物撞了过来,直接把小舟拦住。是一个少年漂浮在江面,顺流而下,而小舟抵在少年身上,二者竟然停在江面不进不退。

    而这个少年,正是扶风,身边的小舟顶了一会,找不到出路,便也停了下来,随后舟上清光一现,一位老者飞出,悬于水面,若蜻蜓点水,一身仙鹤赤袍法衣,一条鹓雏绶带,皓首雪顶一朵金线花丝上清芙蓉冠,飘逸出尘乃不世仙者。

    老者轻抚白须,掐指算了算,随后皱眉,对着小舟道:“别看热闹了,都出来瞧一瞧。”

    “无忧仙子。”老者想了想直接点名道,“这小娃儿身上有你们太玄道的气息。”

    老者刚说完,小舟上白金之光一闪,一位红罗青黛的美丽女子飞出,剑簪金钗,云鬓香鬟,披肩飘带在日光下浮动金色流光,而她腰间挂着的一柄宝剑,却是在告示,这华贵飘逸的女子是一名剑道高手。

    女子二话不说,抬手一招,少年就从水里捞出,浮在半空。

    无忧仙子一双凤眼凝视少年,随后对着少年胸口一点,一张道牒飞出,无忧仙子拿在手心一看,道:“不错,正是我苍羽派的弟子道牒。”

    无忧仙子刚说完,小舟又闪出一道宝光,一位中年人出现,一脸乌黑美髯,身着太极黄袍法衣,头顶太清鱼尾冠,手执浮尘,笑着对老者道:“嚯!还有你洞鉴子算不出的人?”

    老者听了也不恼,轻抚白须,飘着让开身子说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洞阳子,你一看便知。”

    “哦?”洞阳子移至少年跟前,随后也叹道,“嘶......还真是,此子命数竟然如此繁杂,时空之力仿佛乱麻覆盖其上,令人难以看透。”

    “而且,也不能保证你眼前所见是否为背后之人故意让你看到的。”老者洞鉴子补充道。

    “你们管那么多作甚?”无忧仙子看着这一赤一黄两个道士在一旁推算,知道一时半会也没个结果,索性替他们决定,“反正他身上有我太玄道的因果,先救人然后等他醒了再问他就是了。”

    洞鉴子呵呵一笑,道:“无忧仙子所言甚是,这小娃儿身上肯定是被设下了道印,且修为不在我们三人之下,不如卖个人情。”

    随后洞鉴子一挥袖,少年的就被收入袖中,三道神光一闪,射入小舟之内,江面又再度回归平静,小舟继续逆流而上。

    而舟内则是别有洞天,有金楼庭院,镜湖玉桥,神石灵山,宝树银花,万紫千红之中有鹓雏鸣歌,青鸾起舞,鸿鹄摆水,鸑鷟于山,凤凰栖梧,哪里还能看出这原本是江面上的小小一叶扁舟。

    待三人现身,灵石为砖铺就的路上就有花妖草精化形的侍女迎接,一朵头顶芍药的侍女跪礼道:“启禀上仙,主人已经备好仙茶,请容奴婢为上仙引路。”

    三人点了点头,一步迈出,已经在金楼阁中,白玉堂下。

    堂中正静坐着一名青年男子,面若冠玉,目若朗星,眉梢飞鬓,一身云纹蓝袍法衣,青山一顶宝珠玉清如意冠,见到三人回来,微微一笑,道:“三位道友出去可有什么收获?”

    “洞虚子,你们三清道统真是喜欢明知故问。”无忧仙子径直走过去,端起玉杯,饮下一口热茶,女子斜倚在一旁,一只手玉指托着玉杯,吐出氤氲灵息,化而为云,若升朝霞。

    美景之中,洞鉴子轻咳一声,红袍长袖一摆,一个少年出现在四人面前。

    “嗯。”洞虚子沉吟一声,说道,“真炁竭尽,看来是经历了一番困战,才勉强脱身。”

    洞阳子附和道:“确实如此,且此子身上道牒气息平和,应是太玄道弟子亲手交予他的。”

    洞鉴子点点头道:“如此说来,这小娃儿倒是个心怀正义之士,定是见太玄道弟子有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太玄道真是寻得了一个好苗子啊!”

    “真是可喜可贺,哈哈哈哈。”

    无忧仙子一手托着香腮,淡淡说道:“但是我观此子眉目温和,无煞肃之气,做不了侍剑童子,虽然与我派有缘,但是仙途应当在别处。”

    老中青三位道士沉默。

    无忧仙子继续说道:“既然此子于我太玄道有恩,定不能敷衍行事,合该为他安排合适的仙门。”

    洞虚子想了想说:“是洞鉴子师兄最先发现的,就拜入上清道如何?”

    “此事不妥。”洞鉴子忙摇头,“大道无情,天地不仁,岂能因一个小娃儿开后门,且升仙大会在即,不如就给他一个名额,看他最后被选入哪道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