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远山的故乡 »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人不能老沉浸在回忆中,靠回忆过日子,因为生活的轨迹总是向前的。然而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方向一致,但又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蛮子冲天一怒闯东南,离别这生他养他的山水之城的那天,无人相送,颇有些风啸啸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的悲凉。想当年顶替母亲进搬运站,猴子乡亲走相送,何等风光。然而返城第一天上班就扛大包,这让他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与农村相比,箩筐变成推车,扁担变成抬杠,黄土地变成了车站码头。说得好听点叫工人,不好听就叫棒棒。只是工分变成工资,每到月底,拿着那几张钞票,才让他感到总比农村好些。而真正让他愉悦地坚持着,坚持着。则是每逢周末能与心上人漫步江边,仰望星空,忆往昔,想未来,实是人生美话。

    想起那时在农村,公社组织宣传队演唱现代京剧《沙家浜》,饰演阿庆嫂的她长得水灵漂亮,成了众人追捧的对像。而唱对手戏的胡传奎却颇费周章,难寻踪迹。

    正当大家着急时,正好蛮子三人到宣传队玩,大家见蛮子五大三粗的,起哄要蛮子当胡传奎。蛮子也不谦让,将衣服一套,扯起喉咙就唱起来,“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那粗犷的嗓音很有点胡传奎的味道,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工夫。从此两人开始演对手戏,相互交往,情感也越来越浓。

    那时两人都是知青,相差无几,能相依相恋;而今虽近在咫尺,但世俗的观念,门第的高低,父母的反对,终让多年的情意付之流水。蛮子最后心一横牙一咬告别故乡,辞职南下闯世界。

    此次离别虽有些悲凉,但更悲凉的日子还在后头。初到广东,语言不通,食不甘,睡难眠,真应了父亲临别的话——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他曾沦落到睡街头,一天半个窝窝头的地步。后在渝城老乡的帮助下,摆地摊,倒服装,办加工厂,历经磨难,终于小有成就。直到多年后,当他衣锦回乡时,已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老板。

    榨菜则专营榨菜,心无旁务,竟成了专营榨菜的代理商。人们戏称他为榨总。名字虽不太好听,不过日子却还过得不错。

    而猴子则应了那句话,猴子的屁股坐不住。他没教几年书就从学校的办公室跳槽到报社去,当了一名记者,开始满天飞。采访,写作,发稿,文字变成了报纸上的小小豆腐干,而小豆腐干慢慢地变成了大豆腐干,猴子也渐渐成了资深记者了。而真正让猴子成名的是那篇被市委机关报转载的长篇访谈录《红旗飘扬》,然而更让人意料不到的是那次访谈的对相竟会是近二十年没见面的齐书记。

    那天,猴子刚从外地采访回来,还没下车就接到总编的电话,要他马上到总编室,有任务。猴子不敢耽误,到自己的办公室放下采访包就上楼进了总编室。

    总编老马赶紧站起来递上茶和烟说:“抱歉,抱歉,屁股还没坐热就把你叫来了……”

    猴子点上烟纠正说:“不是坐热,是屁股还没落凳就来了。”

    “是。你是屁股还没落凳,而我是屁股还没坐热。实话告诉你,我也是刚回来,从宣传部。”老马打开抽屉,拿出一个笔记本说:“在我的记忆中,你好像在武陵山区呆了较长时间吧?”

    “五年零二十一天,在武陵山区的青山镇沙子岭公社小河一队。老马,你啥时当的警察,怎么现在就开始查户口了。”猴子半开玩笑地说。

    “说正经的。“老马清清嗓门说,”下午宣传部召集几个报刊的老总开会,要写一篇大文章,反映武陵山区这几年的大变化。主要精神是反映武陵山人宁愿苦干,不愿苦捱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儿有一些材料,你先看看。另外我打听到武陵山区的副专员齐心就住在干休所。他才退下来,你去采访一下,可能对你写作有些帮助。至于其它事先放一放,抓紧完成这篇稿件。最后我还建议你最好明天或者后天就去采访,我担心其他报社的抢先了,就不容易安排你采访了。如今办啥事都宜早不宜迟,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吃屎都要吃头节。”平时总是马着脸的马总竟开起了玩笑。

    猴子翻了翻那些资料,向老马点点头笑笑,表示认可。

    老马扭头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又看了有些疲惫的猴子一眼,说:“好,今天就到这儿,辛苦你啦,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办事果断干脆的老马三言两语布置完任务,不由打了个哈欠,显然他也想早点休息了。

    出了总编室,猴子就掏出手机给榨菜回电话。电话刚通就传来榨菜那有点沙哑的声音,“我说你猴子真的是架子越来越大啦,硬是大记者,不得了啰,我连着给你打了三个电话,你小子都给我按了,你看我今后怎么治你”。“

    “唉,唉,唉,我说你合适点。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大的火气。你也不看看时间地点,一个劲地打,幸好我按了震动。告诉你,我刚才在开会,你猴急什么。”“,

    ”开会,我看是约会吧。还说我猴急,我们俩到底谁是猴,你搞清楚没有哟。“

    ”少说废话。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好,好。蛮子从广东回来了,咱们聚一聚?“

    ”今天可不行,我刚从外地回来。“

    ”你也不看看时间,现在都几点了,快七点了。是明天晚上,老地方,蛮子买单,那家伙发财了。今晚上别在外边晃,赶快回家,好好陪陪嫂夫人吧。不过要注意身体,别搞个肾亏,我可负不起责。“接着传来榨菜的坏笑,猴子啪的一声关上手机,抬头看看楼外,天快黑了,就急忙赶回家去。

    第二天的采访非常顺利,只用了半天时间。下午,猴子赶完稿件,仔细的审读了一遍。四千多字的稿件一气呵成,让他有一种快感,不禁想唱上两句。他抬头看看窗外,天色尚早。他将稿件放进抽屉里,并不忙着交卷,因为他有个习惯,凡是重要的稿件完成后,都要放一放,过一两天再看,再修改,这样能少费周章,一炮打响。他关上抽屉,收拾好办公桌,到街上遛达遛达,换换头脑,顺道给女儿买点东西作为生日的礼物。

    刚走出商场,突然一辆小车停在猴子面前。榨菜探出脑袋喊道:“猴子上车。”猴子打量一下眼前这辆暂新的别克说:“你这个榨菜真的变成榨总了,鸟枪换炮啰。”“

    ”你这个死猴子,别挖苦我了。你睁大眼睛看看,这是谁?“

    坐在驾驶位的蛮子招招手示意让猴子上车。猴子拉开后排车门,一屁股坐下去,这才仔细打量起老朋友。

    蛮子确实今非昔比,寸头,圆脸,脖子上一根很粗的金项链格外醒目,穿的休闲衫,看质地,可能也价格不菲。

    猴子打趣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们的蛮子一别十年,就金光灿烂,穿的是名牌,开的是别克。可惜还差个小蜜,否则就啥子都齐全。”“

    ”啥子小蜜,齐不齐全?这我不懂。我说句公道话,你这猴子也该知足了,人家老板亲自给你开车,你还要怎样?“榨菜打起抱不平来。

    “榨总,你说说你我三个和尚,是不是还差个尼姑。我看就让蛮子去把阿庆嫂接上,大家好好聚聚。”

    ”你这个猴子十年不见,怎么变成长舌妇了,说起就没个完。”蛮子终于发话了,“三个和尚好不容易凑在一起,光棍对光棍,利索得很,要那些娘们来凑热闹做啥。走,咱们今天叫猴子开开洋荤,到希尔顿。”“

    ”别,别。一有钱就摆阔,显摆什么。咱兄弟还是到前边的望江酒楼,价格又不贵,味道也不错;楼上又有茶楼,叙叙旧,又可观江景,安逸得很。不过咱还得叫上一位.”猴子说。

    “谁?”两人几乎同时叫起来。

    榨菜怪模怪样的看了猴子一眼,接着说:“我知道了,是猴子的相好。怪不得刚才老提和尚尼姑。”“

    ”去,去,去。是齐专员,别瞎猜。“

    蛮子说:”今天是我们几兄弟聚会,管他七专员八专员的。“

    ”当年人家在青山镇公社食堂请你们喝酒吃肉,还特地补了三斤肉,吃得你几个拉稀。如今你们就全忘啦。“

    ”那个齐专员就是齐书记?“见猴子点头,蛮子连声说:”那个人耿直,是个好人,是该谢谢人家。另外我还有些问题想问呢,他在哪儿?“

    猴子于是将上午采访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补充说:”要请就快点,如若齐书记吃了饭,就没意思了。“

    蛮子虽有点冒,但在老熟人面前,还是懂规矩。他取下项链,放进包里,然后驾车向干休所驶去。

    途中,榨菜悄悄拉了猴子一下,附在猴子耳边说:“你不要那壶不开提那壶。人家艾红的娃都满地爬了,你还提她干嘛呢。你别看蛮哥表面风光,其实心里苦着呢。”

    猴子看了眼蛮子,蛮子仿佛没听见榨菜的话,专注的盯着前方,全神贯注的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