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伏1638 » 第七十三集谢若林来访

第七十三集谢若林来访

    王启年陪着谢若林在工业区参观。

    谢若林是去陕西都司衙门述职,回程路上拐到华阳来的。

    他们一行十几个人,昨天晚上很晚才到,被王启年带到自己的小院里安顿下来,好好休息了一夜。

    谢若林这次在西安府,用半年来手头积攒的银子,上下打点,给上官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他又有铜钱坝大捷的显赫军功,上官们都觉得这个谢千户能办事,会办事,还很知兵,委实是人才难得,最终将他官升三级,做了宁羌卫的指挥同知。

    宁羌卫指挥使暂时空缺,谢若林既然知兵,都司衙门就让他负责重整宁羌卫的武备,除了补足红石坝千户所的战损之外,还要重建两个闯贼过境时,被彻底打残了的千户所,仍然驻扎在阳平关一线,镇守汉中府西大门。

    谢若林这次专门拐到华阳来,就是要把自己升官的特大喜讯与王启年分享一下,然后还要看看王启年的新作坊里面有没有什么比较适合的刀枪器械。

    如今的工业区,已经初具规模。

    一条条笔直的黑色沥青道路,把工业区分成了几十个大小不同的地块,各种形状的厂房坐落其间,高高的脚手架和塔吊随处可见。

    工人们推着运输矿石的铁轮车,在轨道上飞奔,高高低低的几十根烟囱,向天空排放着各种颜色的烟气,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耳朵里不时传来各种金属切削和撞击的声音。

    谢若林赞道:“行啊,老王,我看你现在的场面,要比宁羌红石坝大多了。”

    王启年也很得意:“那是当然,宁羌那边日产生铁两千斤,这里可是日产精钢上万斤,精钢啊,老谢,不可同日而语。”

    谢若林问:“能赚很多银子吧?”

    王启年笑道:“现在还不行,工厂刚刚建起来,明年吧,明年应该就能赚钱了。”

    他头前引路:“走,这边走。”

    来到办公室,他拿出一架双筒望远镜,送给谢若林,这是玻璃厂的最新产品。

    前期搜罗过来的一些琉璃工匠,现在就专门负责玻璃镜片的制作和研磨,效果虽然不能和蓝采和手上的后世产品相比,但已经大大优于大明朝的千里镜了。

    谢若林举着望远镜左看右看,爱不释手:“真好,真好,这可是重礼啊,兄弟我承情之至。”

    王启年摆摆手,浑不在意的样子:“欸,老谢,咱们兄弟何等交情,些许物件算什么?谢兄身在军伍,这望远镜想必合用。”

    当听说这里的护厂队刚刚剿灭了附近一两百里范围内的七八个土匪山寨,消灭了上千杀人不眨眼的土匪以后,谢若林马上提出要去看看护厂队的武器装备。

    王启年就把他们带到了护厂队的训练场。

    华阳护厂队的规模之大,装备之精良,训练之严苛,远远出乎谢若林的想象,让他大为震撼。

    如今的护厂队已经完成扩编,由原来的两个中队,扩编成了两个大队,总数达到了一千人。

    看了护厂队的队列,弩机,砍刀训练之后,谢若林又马不停蹄地赶去靶场,亲自体验了一下大炮和手榴弹的威力。

    晚餐安排在关家酒楼。

    这里是重开不久。原本关家的车马店和酒楼都因为没有生意关掉了,只剩下杂货铺勉强维持,一天赚不到一两银子。

    自从开始搞工业区以后,华阳县的人口迅速膨胀。如今工业区聚集着几千力工和工匠,还有护厂队的一千人,再加上陆续过来务农的,做小买卖的,以及每天运货过来的马帮,新增的人口已经超过原本华阳人口的两倍。

    最近这段时间,关家杂货铺的销售额大增,每天竟然能赚到十两八两银子,所以关盛言就把占用酒楼和车马店的工人,找地方重新安置了,把自家这些生意又重新开了起来。

    蓝采和赶过来时,王启年和谢若林早就到了,正在包间里喝茶聊天。

    倒不是蓝采和有意怠慢,他确实是忙了一天。

    肖老三和杨家庄,柳家庄,方家庄签订了土地承包协议,给了他们满意的分成之后,算是把华阳的田地全部拿到手上了。

    穿越三人组的目标是将土地和乡民统一利用起来,尽可能地提高产量,等到明后年工业区的工人超过一万人两万人的时候,也要争取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蓝采和准备完善灌溉水渠,再打几十口水井,把一万亩旱地变成水田,再把山坡地也改造一下,便于明年种玉米和红薯。

    今天他就是和何晓霞一起过去,实地测量,画图和论证方案去了。

    蓝采和一进门,就连连拱手道歉:“来晚了来晚了,该罚该罚,在地里整整忙了一天,谢千户莫要怪罪。”

    王启年笑道:“确实该罚。不过不是要罚蓝道长来晚了,而是要罚称呼不对。半年不见,谢千户已经连升三级,如今任职宁羌卫指挥同知。”

    蓝采和听了,连忙在自己嘴上轻拍两下,拱手道:“哎呀,认罚认罚。恭喜恭喜啊,谢指挥同知大人。不过有点不太顺口啊,我看还是叫指挥使大人比较好。”

    谢若林也起身还礼,摇着手道:“哎,不能,不能叫指挥使,不能……”

    王启年笑道:“怎么不能?你们指挥使不是空缺吗?你老谢就是实际上的指挥使大人。”

    蓝采和也道:“没错没错,我看呐,这宁羌卫的指挥使,就是给谢兄留着的。”

    谢若林对于他俩的当面奉承,心里极为受用,只是他刚刚升官,还没有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表情,所以他嘴上虽然客气着,但脸上却笑开了花,嘴巴咧开老大,一双水汪汪雾蒙蒙的大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

    上菜以后,桌子上的气氛更加热烈。

    今天王启年为表诚意,安排的是一桌三两银子的酒席,另外还有两桌一两银子的,安排在旁边大包间里,招待谢若林带来的王老四和小六子等一众手下。

    关家大厨王老二的水平还是有的,他亲自掌勺,每道菜端上来,都是色香味俱全。

    谢若林谈兴甚浓。

    这段时间,他在西安府没少请客吃饭,但都是为了巴结上官,纯粹是应酬。

    今天就不同了,毕竟已经回到汉中府地面上,算是自己的地头了,心情自然很放松。

    谢若林先给蓝采和讲了讲大明朝的军制,解开了蓝采和的不少疑惑。然后,他把话题一下子转到了武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