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工业贞观 » 第九章 难民

第九章 难民

    “穷的多了,破的多了,就认为生活本该这样,所以他们适应了穷的日子破的日子,就慢慢不再去想着改变,就变成千篇一律的样子,这就是麻木。”

    “生活不是就这样吗?本来就是这样,而且大家全是这样,即使改变又能改变成啥?”昌国叔有些疑惑的看着我。

    “连您都是这样想法,那他们也就永远这样了。”我有些无奈道。

    一顿饭吃的很沉闷,吃完饭后跟着昌国叔回徐家庄,还没出县城就看到远方一队队的人,他们风尘仆仆,穿的破破烂烂,拖家带口带着各种行李。

    “昌国叔,这是逃难的?”来到大唐俩月了,但是这整体逃难的还是第一次见。

    “对,今天一早接到政令通报有大批逃难从关中等地逃荒而来,而刺史让各县各收拢一批难民,分散开来,别闹出事情,而这批人是来咱们县的,县里已经有对策了,很快会处理完的。”昌国叔有些凝重道。

    “哦!能安排就行那咱们赶紧走吧,已经耽误半天了,再晚怕昌盛叔会不高兴呢!”

    “好的,咱们出发”昌盛叔和王李衙役都骑着马,我赶着驴车就这样四个人回徐家庄了。

    赶到徐家庄的时候已经快临近黄昏了,一刻不耽误直接去二牛叔家。

    二牛叔家门口荣辉身穿孝服站在门口,荣誉穿着孝服跪在灵堂前

    ,荣辉看着看到昌国叔就跑过来,直接跪在昌国叔面前。

    “二叔,昌军大爷走了。”荣辉悲伤的眼泪都出来了。

    “别伤心了,你昌军大爷去天上享福去了,起来吧!”昌国叔悲伤道。

    昌国叔走到大门口,从怀里拿出一袋钱放在桌子上,走进灵堂对着棺材作揖鞠躬,荣誉跪向昌盛叔方向,头磕地上,直到昌国叔走了才直起腰,继续跪在灵堂前。

    我并没有进去,陪荣辉站在门口,毕竟规矩又不懂,要是做错了啥那就丢人了。

    向荣辉问了半天才知道大致的规矩:人死后第一天净面换寿衣并且按照规矩布置灵堂,同时还有本家小辈去通知亲属,第二天和第三天由亲属和相邻吊唁,并在祖坟处选祖坟位置,第二天日落后和第三天太阳出来前将坟坑挖好,在第三天开席吃饭,到日落后拆灵堂,抬着棺椁送带坟地,这只是简单的规矩,更加详细的一会半会也说不完。

    我和荣辉在门口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昌国叔和昌盛叔从偏房出来。

    “良小子你过来,有点事商量一下。”昌盛叔路过我旁边的说道。

    跟着二人来到昌盛叔家

    “良小子虽然刚回庄里,但是从之前做的事来算应该算是见多识广的人,我有些话就直接说了,这次你昌国叔从县城回来还有一个要紧事,就是这次难民全县总计五千左右,一千三百户,分到徐家庄的大概二十户左右,按照一家三口算也得六十人,但也相当于庄里一半人口了,再加上这些人来了后需要吃穿住,这些咱们都没有准备,马上就入冬了,要是现在不安排好,估计这些人够呛能熬过去,我和你国军叔暂时没啥好办法,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昌盛叔满脸愁容的看着我

    “我?短暂的方法还能解决,但是时间长了我也没办法。”我有些无语看着这两位,一个村长一个县丞都没办法来找我这个没根基没声望的小子,我能有什么办法。

    “什么方法?”昌盛叔急忙道。

    “住的,刚开始必须得采购或者衙门发放,然后趁现在天还没冷组织大家盖房子应该来得及,吃的只能说村民每个人捐一点主食,剩下的去河里捕鱼吃,我想撑上一俩月应该没问题,这一俩月内必须解决这群人的营生问题,只要有了营生便可以自己买粮了,这样事情就解决了。”我想了想将自己的原本打算说了出来。

    “这些方法不错,但你所说的营生是啥?”昌国叔问道。

    “主要能快速产生效益的营生都能做啊,比如说种蘑菇半年左右正好赶在开春前收,肯定能大卖再有就是豆芽,只要给一个屋一些水就能一直生产,再次蒜黄也可以啊!这些东西短短一两月就能看到收益!”

    “蘑菇还能种出来?豆芽是啥?还有大蒜我见过,但是蒜黄是啥?再说了马上就入冬了,这些东西能在冬天里活?”昌国叔一脸懵的问道。

    “为啥夏天种庄稼能活而冬天不能吗?两位好好想想夏天和冬天什么区别。”

    “冬天和夏天的区别?冬天冷夏天热,夏天下雨冬天下雪,好像就这些吧!”

    “最关键就是冬冷夏热,因为每种植物存活都需要一定水、温度和阳光,冬季对植物最致命的是温度,因为温度够了植物就能生长,雪就会变成水,所以我们只需要建设一个密封保温的房子,里面点上火保持温度就可以了。”

    “那是不是说以后冬天也能吃上绿菜了?”昌盛叔一脸激动的问道

    “理论上可行,但是暂时还是不行,因为暂时还没有又透明又不透风的材料。所以暂时只能做一些不需要光合作用的蔬菜”

    “冬天真的能种出来菜?”昌国叔一脸凝重的望着我。

    “能,肯定能”我肯定的回答

    “那行,我后天去县里说去”昌国叔说到。

    “你要是有事就先去忙,我再和这小子唠一下”昌盛叔不耐烦的说道。

    “我…我也要听一下”昌国叔无语道。

    “随你,小子你来说说,蘑菇还有那个豆芽和蒜黄是啥东西,咋在冬天种出来”昌盛叔急切的问道。

    “这个蘑菇属于…”(此处略去三万字)

    这一说一聊直到天黑,昌盛婶回家后去做饭,昌盛叔直到吃饭才不舍得开始吃饭。

    今天武德九年八月十一日也是昌军叔出殡日子。

    “良哥,良哥赶紧起来,咱们要出发了。”睡觉中被荣辉叫醒,我估计凌晨一两点左右。

    “这天还没亮呢?大半夜干嘛去?”我迷糊问道。

    “昌军大爷的墓地看好,咱们得在天亮前弄好,所以要早早出发”荣辉无语道。

    “好好,我马上好”

    “你快点我在门口等你”说着便出去了。

    出门后发现门口站着大概七八个年轻小伙子。

    “良哥出来了,走啦”荣辉看着我出来对着大家喊到。

    “良哥这个铁镐给你,等会你用这个”荣辉把我拉到身前把手里的镐头递给我。

    “我刚才还想玩问问我啥也没拿,咋干活呢!谢谢你荣辉”

    “谢啥,你这刚回来有些不习惯很正常,等以后习惯就好了”荣辉无所谓道。

    “良哥我听我爸说你去过好多地方,你给我说说你去过的地方啥样的”荣辉希翼对着我说道

    “对呀!我们最远也就去过县城其他地方都没去过,良哥你给俺们说说县城外面是啥样的?”后面一群小伙子跟着起哄。

    “行,你们愿意听我给你们说说,我给你们说一个你们大开眼界的事,你们知道我们站着的下面这块土地是啥样的不?”

    “我听我爸说地是方的天是圆的”

    “错,其实我们是站在一个圆球上,这个圆球就叫地球,而咱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你要是按照一个方向一直走,不改变方向总有一天你会走回来的。”

    “咱们站在球上?那咱们为啥不会掉下去?那咱们为啥是头朝上啊!”

    “因为地球有引力,如果没有引力我们蹦一下就不会再回到脚下的地上了,而是顺着你跳的地方一直飞下去。”

    “咱们真的能飞?”

    “人不能飞,但可以借住外物飞起来。”

    “你说的真的假的?你咋知道呢?这事我问过昌国叔,可惜他都不知道,你都这些,难道你比昌国叔本事还大呢?”

    “好啦,不要说了,快到地方了赶紧走,别让人家等急了”荣辉看着一群人说着说着有些变味,赶紧打断。

    “良哥别跟他们一群没见识的计较”荣辉在我身边小声说道。

    “没有”我有点郁闷回答道,科普知识还不被认同。

    时间不长到祖坟,看昌盛叔还有一群人都在,地上掘出来一个圈。

    “荣辉你们来了,按照这个圈往下挖就行了,挖三尺九,我在旁边看着,到尺寸会告你们的”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丈说道。

    “好的叔公,良哥和我开始,等我俩累了后面再替”荣辉对着我说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