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三万年以后 » 第九十三章 晚清时期木工发展史

第九十三章 晚清时期木工发展史

    我不是我放下手中笔,指着自己描绘的历史蓝图,对莫波说:“你来看看,我这样书写,你可看得明白,可理解我的用意?”

    莫波仔细地端详,皱着眉头沉思了两分钟,才缓缓点头说:“你的字好工整……”

    我不是我微微一愣,没成想对方没对书写内容发表意见,居然对自己的字产生了兴趣,不知道该说成功,还是失败了?

    他摆手苦笑:“我是大学教授,在上一次公主殿下网暴我之后,我的身份职业,几乎都被一一剥开,你应该知道一二?”

    莫波点头,我不是我继续说:“板书工整,文字严正,是为了给学生看得明明白白,可不能把字写得潦草了,自认为飘逸写意,到头来却是一个人都猜不着自己写了个啥,那板书教学,还有什么意义?”

    “你说得有道理。”莫波给我不是我这种为人着想的态度,竖起一根大大的拇指,后才认真地说,“文字没问题,逻辑思路没问题,总结更没问题,问题在于我还没把所有历史述说清楚,这条历史思路还没足够支撑咱们正常开展工作。”

    莫波再次闭眼,似乎要绞尽脑汁,回忆自己所看到的书籍,借用脑子里的大数据来分析:“第三阶段,铁器时代前期,从战国到西汉中期。虽然进入铁器时代,但工具的性能、特征等都是在青铜工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工具进步表现在刀锯逐渐变长,齿形倾向开始明确,还出现了锪(铲),其有一定的平木作用。”

    “第四阶段,西汉中期到南北朝末期。这一阶段是木工工具高度发展期,表现在钢刃具的普及,使刃器硬度增强,木材加工能力大大提高,出现了弓形锯,锯的性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晚期的锯具备了解的功能,解材制度开始发生质变。”

    我不是我奋笔疾书,历史材料和关键词渐渐制作成表格,按照阶段性的结果梳理。

    横向是历史时期,竖向是关键工具,XY坐标的格式,将莫波口里的文字,演变成了最直观的表格。

    莫波没有打扰对方的清晰思路,嘴巴不停地起合,把后面的几大阶段一口气说完。

    “第五阶段,南北朝末期到南宋末期。框锯的发明使我国的木材解料制度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它促进了对多种平木工具的探索,特别是刨的发明及发展。刨由最初的刀形,发展到有了横手柄并固定在木柄上,这一阶段是我国木工工具全面成熟阶段,是木工工具发展的高峰期。”

    本想继续把第六第七阶段说完,眼角余光瞧见我不是我停下了手中笔,他忍不住奇怪问:“是有什么问题吗?”

    我不是我左手揉着右手,摆手笑道:“问题倒是没有,历史上的沉淀,是铁一般的事实,我即便是读多了几年书,也不可能在这里面挑刺。只是……你说了一大段,我书写得太快,用力过猛,累了。你让我休息几分钟,咱们继续。”

    莫波说得也有些累了,趁着这几分钟空闲,喝了一杯带有奇怪味道的白开水,等对方竖起大拇指后,他才继续说下去:“第六阶段,南宋末期到明代中期。此间重大的进步是南宋末,平推刨的发明,它的使用彻底淘汰了其他细平木工具和磨砻工具,从而促进了木工工具的定型化。”

    “第七阶段,明代中期到清末。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对前期发明的工具进行应用,木工技术向精而细的方向发展,木工工具未见大的变化。从清光绪版《钦定书经图说》中《垂典百工图》和《有备无患图》绘制的情景看,可以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木材加工工具及木材加工技术。”

    “可惜我没有图纸,不然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第七阶段的阶段性成果,和当时的发展情况。”

    “无妨,我大致上能想象得出来。”

    “以上就是七个阶段性的历史,到了晚清时期,木材加工技术已经成型,接下来的这段历史,我觉着也很有必要让你知晓,对你手里的总结图形,应该很有帮助。”

    我不是我没有张嘴打断,静静地等待莫波的“金玉良言”。

    莫波舔了舔嘴唇,喝了一口味道怪异的开水,扭了扭脖子,放松心态。

    此时的紧张感慢慢褪去,不再把我不是我这位教授,看得如同老一辈的长者般,要时刻保持端正的姿态,他此时已经不像是最初说话时那般拘谨。

    脸上浮现了一种“富态红”的晕色,像是原地球里,太阳西下时染红了天上的白云,气息不错。

    “据《中日商埠志》载:1865年英商创办了上海砖瓦锯木厂,其是当时一个较大的企业,1867年因夭折而转手时,资本已逾10两。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建了江南制造总局,其中的木工厂引进了锯机,主要以加工造船用的板材为主。1858年,英国人擅自在厦门建立船坞,其中,船厂配备大小带锯机各一台、圆锯机台、木工平刨床一台,木工车床一台。”

    “根据史料、文献的记载以及笔者在我国各地的走访,这3家企业是我国最早应用木材机械设备加工木材的企业。即在1858年以前,我国没有使用木材加工机械设备加工木材的企业。从此时算起,我国应用木材加工机械设备已有近150年的历史。”

    “1884年,德国人斯奈司莱治在上海集资开办了祥泰木行。祥泰木行是外商在上海开办的第一家木行,也可以说它是我国的第一家外商木行。在历史上祥泰木行曾雄霸我国木材流通领域达半个世纪之久。1902年,祥泰木行在上海的杨树浦路1426号,购得一块面积60多亩的土地(即解放后人民银行杨浦区办事处和上海打捞公司所在地),建造了办公用房和木材堆栈。1903年3月建起了锯木厂,该厂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带锯机、刨板机、截断机和木材干燥窑,雇工400多人,每日可锯木材7万英尺。主要产品是方材、板材、门窗、壁板、地板及枕木等。1905年,祥泰木行又在黄浦江畔关港镇开设大森锯木厂,主要加工生产用以包装蜡烛、香烟肥皂和茶叶等产品所需的木箱。发展到1931年,祥泰木行在上海马尾、青岛、天津、汉口和杭州六地都建立了工厂,且设备精良,尤以设在上海的工厂规模最大。上海不少著名建筑,如国际饭店、华侨饭店、锦江饭店的装饰用材均向祥泰木行定制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