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612事件 » 第一天·贰

第一天·贰

    第一天·贰

    休息过后,紧接着刚才的内容写吧!话说都到哪里了……哦对吃完午饭这部分,虽然不知道有什么好写的,主要是因为昨天的重头戏都集中在晚上开会的时候。下午挺悠闲的,无所事事,也没想到写下自己上午的经历。

    肯定有人好奇我是怎么这般悠闲的。看起来心无旁骛,写着似乎没什么人关心的灾难回忆录,不像外面部分人,为生存所奔波。

    但事实上,即使身在安全的城堡里,也并不轻松。

    对,食堂这里暂时很安全,可若不赶紧采取行动,变成人间炼狱也是迟早的事实。该怎么说呢?它是有可观的食物库存,但面对上百张嘴,不到一星期资源就会完全耗尽,所有人都得饿死。

    等等,倒有件事可写。下午时我听说有学生在来的路上遇到成群结队、有组织规划的初三学生拦路抢劫,手段粗暴、可怕,就像我昨天遭遇的那两个。很多人怀疑那些抢劫的可能来自同一个群体,一个自发组成的强盗集团什么的。不知道该怎么说,许是大家选的路不一样吧。有的选择劫掠,有的和平自救,也有的不信任所有人,自个单干。这三种人,鬼知道哪个撑得久。

    明人从不做拖泥带水的事,后面也没有什么值得记下的内容,就跳过了,直接到有话可聊的入夜时分。

    这里还是很想吐糟一下,虽然我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有得吃就算好了,又哪来的资格埋怨与午餐一样的晚餐。但这都不是重点。

    当时收到的通知是先用餐后开会,而会议地点刚好在二楼,也就是我从下午到现在待的地方,动都不用动。

    呃好吧还是要动。当时开会的情景,除却庄严肃穆的气氛,便与那天班里的烛光达人秀无异,周围点着几根蜡烛,部分人拿着小手电。与此同时,所有人靠中间坐,拿东西挡住窗,这都是为了安全起见。毕竟,像食堂这样大的建筑物,本身就是明显的目标。

    当然,最中间那位,肯定是我前面提过的年轻女老师。据本人当天观察,她是戴眼镜的,不过只在看字时。通过她接下来的一番讲话,大抵是知晓了一些信息:这名女老师的名字是墨小乔(@安彦璿),教初一语文,师范大学毕业没多久,在心理学方面很擅长,逻辑分析也不赖。其实我还挺惊讶有“墨”这个姓氏,也没想到有人的名会是“小乔”,总让人想到三国里的某个人物。

    哦对,我有说过是她当时指挥那些学生挪开东西,让我进入食堂吧?

    一般这样的领导人身边总有几名“亲信”【后来了解到,全都是她教过的班的幸存者】,领导人发言后,也都一个个站出来讲话了。为了简洁手记内容,我这里直接总结他们的话。

    第一个人让我比较感兴趣,他是其中一个分发食物的学生,叫范离(@A_Killer_A),初一男,话多,短跑不错,家里世代医生,所以也略懂医术。一个有医疗技能的人,在这种非常时期下,无疑是具有高价值的,对一个团队而言。

    ......哎,我又想起陈丹丹了,她现在处于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还会不会有碰面的可能?

    还有一个,同样初一,是个女的,我记得很清楚,她也有参与分发食物的活动,好像是范离隔壁班的,自称苏林(@深蓝情怅),给人感觉温和。她讲的话寥寥无几,并没公开自己的家境,不过她常常随手带着一根两头削尖的木棍,就像我,随手拿着那根铁棍。其实还是挺惊喜的,遇到个有相似点的学妹。

    嗯0.0?哦,早该想到林小寒也有可能是这些“亲信”中的一员【唯一的初二?】,但也没事,相信她的实力能处理部分问题。

    大概就这么多了。互相介绍完后,自然是确定下来大家比较关心的日后走向和自救方案。想必有人好奇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写为“自救方案”,它不是一个集体吗?......就像前面写的,三种人,劫掠、自救和单干。猜的不错的话,食堂应该是第二种。或许随着时间的发展,还能见到这几种人的杂合,只要自己到时还活着。你要相信,活得越久,看到的就越多。

    果然不出我所料,第二种。外出与留守人数比例预计最高为3:1,今晚分配各自岗位,流动性的,看老师指挥;平日外出,五人小队合作、不抢夺被占物资、不要落单、相互救助;留守食堂的,还会细分后勤、守门、巡逻等等。没有学生对此投反对票。从墨老师所说的大概方针来看,一开始选择随班去食堂的确是好主意,靠大团体庇护。

    接下来便是喜闻乐见的岗位分配了。但在复述此事之前,我想先记录下自己当时的疑惑,也许未来会解开谜题。全场大约一百零几人,除去以墨老师为首的领导层,竟无一点反对的声音,似乎都很认同她的策略。因为她是这里唯一的成年人?从“亲信”表现来看,又是平日为人所敬重的老师?不过想到这老师,又催生出了一系列疑问,比如:为什么只有一个“活着”的?

    等等,写到这里,差点漏记了一条很重要的信息,是发生在介绍结束之后的事。“那老师,你有看到其他老师吗?我当时一路上都没见着。”只知道是个初三男问的。这么一问,倒是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那位墨老师身上。看来,不止我一人心有疑惑。

    本还期待着能从老师身上得到有用的消息,结果却只是“学校大乱的前两天,我因为发烧,一直躺在房间里休息。等到病好能出门时,才知道外面已经乱了。”呃,发烧,好吧。不知道她有没有找过陈丹丹拿药什么的,虽然好像这猜想跟当时的事并无任何关系。

    越写越长,差点忘记上文内容。说句实在话,并没有什么好描写的,就是简单的“病弱者守内,力强者出外”。而像我这样羸弱之人,自然被分至前者。事实上,多数在场女生跟我的结果一样。

    肯定有人对分配结果不满意,表示抗议。“出外搜寻?可我并不想出去!”“老师你也会出去吗?”当时的声音大抵是这样。

    此时领导人的回答最能表现出其自身实力,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所幸,让大家满意的回复。

    原谅我没能完整记录下墨老师当时说的话,长而复杂,但还是可以用三个字总结:“共进退”。

    是啊,谁不需要一个开战时不会倒着跑的队友呢?

    虽然明知目前还没真正的“开战”,但能得到对方,尤其是此时此地最有威信力的师长的口头承诺,多多少少能平复躁动的民心。

    这才刚划好“心”字后的句号,就听到身后传来的男性呼声:“发午餐啦!”同时,原先在我附近闲聊的学生都暂停了刚才的嘴部运动,大都走过去拿,也有少部分原地等候,负责派发的学生会送过去的。

    做人嘛,脸皮和道义还是要有的,当然是合上本子,跟着过去拿。取来后便挪开它,优先填饱肚子。只是有些可惜,没能中午前记录完全部内容,但也还好啦,已经到末尾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