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武边军:风起朔方 » 第56章 护羌校尉

第56章 护羌校尉

    一众大臣闻言纷纷向皇帝进言。

    有人提议调动朔方之兵,有人提议调动蜀中之兵。

    有人提议以敦煌之兵平乱,还有人认为可以调动山东郡国兵。

    至于统兵之人,有人举荐平陵侯苏建,有人举荐骑都尉李陵,也有人举荐强弩都尉路博德。还有人举荐已经被贬为庶民的公孙敖。

    “霍光尔以为如何?”

    皇帝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霍光。

    霍光本不想推荐任何人,但话到嘴边突然想到了皇帝前些日子的举动。随即改变了主意。

    “陛下,臣以为西羌之乱,最关键的并非战争,击溃羌人我大汉任何一名校尉皆可……”

    “然,仅仅是击破西羌,并不能保证河西之地的安稳……”

    “臣以为抚羌比战争更重要……羌人乃炎帝之后,当以抚为主……其中关键乃是让羌人有饭可食,有衣可穿……如此羌乱方可平……河西方可安……我大汉方可全力西顾……”

    皇帝赞道:“霍光之言甚善,尔以为谁可抚羌?”

    霍光拱手一拜却是说出了两个出人意料的名字。

    “陛下,臣以为可以张掖太守成安侯韩延年为将,以别部司马韩奉副之!”

    霍光此言一出,平陵侯苏建当即出言支持。

    “臣以为霍侍中所言甚是……”

    公孙贺起身道:“陛下成安侯虽为一郡太守,但从未有过实际领兵经验,韩奉亦不过一区区别部司马……臣恐有失啊!”

    皇帝本有意明岁迁韩延年入长安为九卿,闻此言亦是有些犹豫。不过他对韩奉的印象还不错。

    思忖片刻道:“太仆以为何人可为主将?”

    公孙贺闻言立即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他拱手道:“臣以为可以金侍中为将……以别部司马韩奉权护羌校尉……”

    金日磾闻此言心中一惊,立即在心中盘算公孙贺此举的目的。

    “金日磾!”

    皇帝看了金日磾一眼陷入沉思之中,“金日磾尔可愿去河西走一趟?”

    金日磾不急多想,赶紧起身道:“陛下有命,臣定当万死不辞……”

    皇帝点了点头,随后正式下诏迁金日磾为驸马都尉加平羌将军,领一千北军出长安。

    同时诏命龙首障塞障尉别部司马韩奉权护羌校尉,领本部兵马入金城平叛。

    韩奉接待诏命已经是元封五年九月,他和带兵前来接替他驻守龙首障的管敢进行交接之后,很快就带着所部一千两百余兵马离开了龙首障。

    原本应该留下的张越和郭开两人,也被韩奉调入了自己的亲兵骑队,随同他一起离开。

    离开龙首障之后,韩奉面色复杂的回望了一番驻守了一年之地。

    这时韩江打马奔了过来,“君子那管敢是否有不妥之处?”

    韩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最后只是长叹了一声。

    他在心中默默想着:“希望李陵和韩延年不要重蹈覆辙吧!”

    “君子!”

    韩江见韩奉突然发呆,不禁又唤了一声。

    韩奉闻声回过神来,“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感觉这管敢不太适合为将!”

    韩江赞同道:“不错,某也如此以为……”

    ……

    这一次行军非常顺利,元封五年十月初二韩奉已然带着所部兵马抵达了金城地区。

    此时的金城还没有设置郡县,只是作为护羌校尉的驻地。

    因此理论上韩奉就是金城目前最高军政长官。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因为此时在金城还有两人地位在他之上。

    一人自然是本次平叛的主帅,刚刚左迁为驸马都尉的金日磾。

    另一人则是自己的大舅哥,后世鼎鼎大名的苏武。

    韩奉万万没有想到在此竟然会见到自己的大舅哥苏武。

    三人见面的时候,还是金日磾主动告知了原因。

    原来金日磾在受命担任平羌主将之后,深知自己的身份比较尴尬。

    金日磾原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因此他担心自己不被汉军将校认可。

    故此他向皇帝请求再给自己安排一名长史。

    正好当时作为郎官的苏武在侧,苏武平日里也善谈兵事,而且苏建在军中也有一些威武。

    故此皇帝直接安排了苏武作为金日磾的长史。

    安排好韩奉带来的士卒后,三人在金城内的护羌校尉们就此次平叛展开了商议。

    “韩校尉对这西羌人可了解,君以为此次西羌为何叛乱?”

    韩奉早就已经派人调查了解过西羌人的情况。

    《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

    ……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

    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羌人乃是炎帝之后,与诸夏关系非常密切,原本亦属诸夏。

    不过到了殷商时,羌人的地位就直线下降,成为殷人贵族搞活人祭祀的常牲。羌人也被从黄河流域赶到了陇西与西海(青海)地区。

    到了周朝时参加武王伐纣方才重新成为诸夏。姜姓就出于西羌,作为姬周最亲密的盟友,分封各地做了诸侯。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姜子牙。

    不过并非是所有的羌人都选择了东归,还是有许多羌人选择留在了西边。

    留在西边的羌人,则因习俗不同,而与诸夏渐行渐远,同戎人合为一体。

    秦国崛起后,强盛的秦国为了夺取土地,多次对羌人和西戎发起进攻。

    羌人被迫继续向西迁移,最后分裂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分布在陇南、川西北、青海河湟地区乃至西域南道,分化成了许多个种类。

    到了大汉之时,这些羌人被统称西羌。

    西羌人因为失去了肥沃的陇西之地,其生产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变化。

    如今的西羌人已经是以畜牧为主业,只是在一些肥沃的河谷中,还保持着农耕生活,这一部分西羌人的生活也还算可以。

    不过大部分西羌人则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居无常所,为了填饱肚子只能依随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