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北电保安开始 » 第十四章好剧本

第十四章好剧本

    初试环节不难,更何况许澈还经过了练习室的锻炼。

    在五位考官的赞美下,轻松通过了。

    杨蜜在他之后结束,也顺利通过。

    “许澈,你考得怎么样?”杨蜜笑脸盈盈地从考场里出来,看来对自己的表演挺满意。

    许澈笑着回应:“还行,应该能压你一头。”

    “嚯,听你这意思,要考第一啊?”杨蜜小手拍了许澈一下,问道:“什么时候的票回九寨沟?”

    “我要在京城呆几天,事情办完了就回去。”

    杨蜜点点头,苦着脸道:“真好,我今天晚上就得赶回去。”

    张大胡子的剧组是出了名的严,几乎不允许给假。

    据传,张大胡子在《神雕》选角时,第一考虑的人员是谢挺锋。

    甚至为了挖人,张大胡子还跑去客串了红叶先生。

    但因为谢挺锋出演《小鱼儿与花无缺》爆涨的身价,每集要30万的片酬。和不给假的规矩,二人没有达成合作。

    这才给了名气不是特别大的聂元,黄小明竞争的机会。

    杨蜜要不是因为考学校这等大事,也很难被放出来。

    “你的情况能和我比吗?我的镜头就剩一个了。”许澈笑着摇摇头:“你的戏份越到后期越多,张导能给你假都不错了。”

    “这倒是。”

    杨蜜点点头,只是抱怨两句。

    “行,那我先走了,剧组见。”

    “剧组见。”

    杨蜜先行一步,而许澈则是步行来到北电门口的饭店。

    .......

    二月份的BJ,依旧还是冻人得很。

    许澈提前开好了包厢,等待着自己请的客人前来。

    吱~

    “这天也太冷了,吃你小子一顿饭不容易!”

    包厢门被打开,进来一位三十岁的男子,搓着手,嘴巴哈着冷气。

    在看到许澈起身要迎自己时,连忙一摆手:“别整这些虚的,坐吧。”

    来人正是白天的考官,张松文!

    出生在粤省的他,在职高毕业后先后做过印刷厂工人,饮料销售员,空调安装工,导游等工作。

    直到25岁,他才唤起了关于对影视的渴望,对梦想执着的他,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导游工作,来到京城报考了北电高职班。

    在大学时,他担任了学生会主席,是专业成绩第一名。

    却因为形象问题和只是高职班的学历,长时间无戏可拍,最终选择留校做助教。

    在学校当门房的时候,许澈和他的关系最好,这也是为什么今晚会请他吃饭的原因。

    “张老师,好久不见啊。”许澈看着久违的张松文,感慨道。

    后世时,张松文因为出演《狂飙》大火,而他却落寞无闻,如今再见面心中感触颇深。

    “久吗?”张松文笑着把大衣脱开放下,“也对,都要成大明星了,恍如隔世啊。”

    张松文调侃着许澈,二人虽然相差近十岁,但相处起来一直都是这个模式。

    在以前时,他从来不会因为许澈保安的身份而有距离感。

    “什么大明星,和张老师比差远了。”许澈给张松文倒酒。“听说张老师都当上男一号了,恭喜啊。”

    张松文刚出演了情景喜剧《乘龙怪婿》的男一号,贾发。

    “运气好。”张松文夹起一块羊肉放进嘴里,兴致不是很高,“不知道下一部剧是是什么时候了。”

    能拿到这个角色,是因为这部剧的演员全部要求会粤语,他是在临开机前才拿到贾发这个角色。

    确实如他所说,这部剧之后,他还是得不到多少机会。

    “放心吧,你迟早会火的。”许澈拿起酒杯敬他。

    张松文习惯了这种场面话,笑着举起酒杯就要回应,但却看到许澈眼里的认真,他的心头跳了一下。

    久经失败的人,最渴望的就是认可,而许澈眼里的坚定认可,是张松文从未见到过的。

    “谢谢你,一起加油。”

    二人举杯对饮,酒过三巡之后,许澈进入正题。

    “张老师,你看看这个剧本如何?”说着,他从身后拿出厚厚一叠剧本,递给张松文。

    “什么剧本?哪里来的?”张松文将剧本接过,看到封面上五个大字,念了出来,“《大宋少年志》?”

    “这是我自己写的,原创剧本。”

    “你小子还会写剧本呢?”张松文笑笑,没太当回事。

    以为许澈是写着玩的,要他帮着看看。

    可是随着打开阅读之后,他的的脸色越来越不对。

    从一开始看着玩的心态,到后来的惊艳,再到最后的震惊。

    包厢内已经沉默了。

    只有铜鼓涮肉咕嘟咕嘟的声音,和张松文翻阅纸张的声音。

    张松文已经沉浸在剧本里,低着头只顾着看。

    许澈也不急,自饮自斟,饶有兴趣的看着张松文失态的样子。

    终于,张松文放下剧本。

    “这,这是你写的?”张松文不敢置信的问道。

    “对啊。”

    听到许澈承认,张松文还是有些不敢信。

    《大宋少年志》讲述了北宋庆历年间,国家水生火热内忧外患,一群经历,才华,个性各异的少年组成团队“第七斋”,在挫败一个个阴谋,守护天下安宁的同时,自身实现成长的故事。

    定位是古装轻喜剧,群像戏,故事听起来就那么一回事,好像没什么出彩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才发现没那么简单。

    刚开始看的时候,张松文以为是严肃的正剧,可看了开头又以为是披着古装皮的轻喜剧,结果突然被扑朔迷离的剧情走向打了脸。

    反套路剧情用的很好,且不降智,许澈很有做编剧的天赋。

    但他慢慢发现,远不止用反套路剧情来讨巧那么简单。

    这部剧还有很好的立意。

    一直以来,影视作品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实现个体价值为主的个人英雄,一种是为了集体的目标而奋斗的奉献英雄。

    而《大宋志》以几位少年的视角,很好的讨论了社会与个体,家国与个人之间的联系,相互链接,互相赋能。

    还有饱满的角色塑造和优秀的台词。

    “我能看得清局势,却依旧不服。”

    “世间万物阻我,不死便不屈。”

    “礼法是为人情所设,虽然重要,却重不过人心。”

    “我守自己的原则,可从来不会约束别人,各有各的底线,互相体谅就好。”

    张松文抱着剧本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