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少年闯三国 » 第54章 陆逊

第54章 陆逊

    众人大惊。

    好快的速度!

    好猛的暴发力!

    陆大牛的胸骨恐怕已经断了。

    他们只觉眼前一花,陆大牛身子就原地消失了,接着身后便响起一片哎唷的痛喊声。

    “古人常言,怨有头,债有主,尔等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把袁某斩杀于此,似乎太不讲道理了吧?”

    众人愣神的片刻,袁耀沉声说道。

    “袁家与陆家有杀父之仇,彻骨之恨,今日你死定了!”

    一声少年的大喝,从人群后面传来。

    人群里分开一条通道,这时一个唇红齿白,长得十分儒雅的少年,走了上来。

    “这里陆家的子侄与家丁有三四千人,你们只有两人,还带着两名女眷,哪怕你是传说中武圣,你也休想逃离此地。”

    “呵呵,阁下当真能把在下留在这里?”袁耀不致可否,微微一笑。

    “当然,马场北面还有一支千余人的军队,这就是你心中的凭持吧,我相信以我们陆家这么多人,就算把你们四人大卸八块,杀了再埋好,他们还没有赶到!”

    少年抬眸瞟了袁耀一眼,露出一股强大的自信来。

    神情之间似乎已看穿了袁耀的底牌,不过是故作镇定罢了。

    袁耀心中一凛,这少年何人也?说话好牛叉的样子。

    他转了下母指,魔戒上光芒闪过。

    脑海里屏幕即时就亮了起来。

    陆逊,字伯言,庐江人。

    年龄:15岁,身高169CM,体重64KG。

    身体健康程度:90%。

    武力值,二流武者。

    领兵:90%。

    统军:92%。

    胸有良谋:92%。

    综上所述,大帅之才。

    看完陆逊的各项指数,袁耀心中闪过一丝明悟。

    这个马场,不属于官府,是庐江陆家的产业。

    孙策南下江东时,用玉玺同老爹换取了五千大军,攻下庐江,斩杀了当时庐江太守,陆康。

    仇恨就是这样结下的。

    理解归理解,袁耀绝对不能承认是老爹的过错。

    冤家宜解不宜结啊!

    “我从没听说过,袁家与陆家有什么深仇大恨!”袁耀眨巴着眼睛说道。

    愤怒的陆逊一下愣住了,因为袁耀的表情不像做假。

    周围的陆氏族人,家丁也是神情一怔。

    “袁术杀了我叔父,前庐江太守陆康,你知道这件事吗?”陆逊怒声反问。

    “家父从没伤害过陆太守!”袁耀神情镇定,眼坚定,反驳道。

    “是他!”

    “是他指挥孙策攻打庐江,我叔父才被孙策杀死!”

    “你父亲是主谋,就算不是他直接杀死我叔父,我叔父也因他而死,他就该死!”

    陆逊愤怒而道,看来他与陆康的关系匪浅,感情深厚啊!

    “陆兄此言差矣!”

    “第一,孙策并不是我父亲的部将,他与我父早已脱离部属关系。”

    “第二,他向我父借兵攻打江东,半路虚晃一枪,直接把庐江攻打下来,我父亲事前根本不知道此事。”

    “其实,他早已在江东另立门户了!”

    “第三,陆兄言我也该死,这就更加蛮横不讲理了。”

    “古往今来,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观陆兄也是个适字舞墨之士,难道就没听人说过?”

    袁耀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陆逊的脸俏然变红,哑口无言。

    是啊!

    陆康是孙策杀的。

    袁术若是根本不知情呢?

    这事能怪袁家吗?

    一人做事,一人当?

    语句直白,好有深度啊,为何我从没人听人说过?

    哪本快记载得?

    陆逊被袁耀一番言词震住了,关键袁耀讲得在理。

    谁杀的陆康,就找谁报仇去!

    这话说得很中肯,在场陆家之人听完后,仇视的目光也消退了不少。

    陆逊寻思半响才斥责道:“现在庐江太守,就是你父亲手下大将,刘勋,你还敢说你父事前不知道攻打庐江之事?”

    “陆公子,看来你是被仇恨蒙闭了双眼。”

    “孙策自然知道攻打江东,自立门户需要大量的钱财与粮食,所以他用我父名义袭击了庐江,搬空了整个庐江。”

    “事后,他又不想让我父过多憎恨他,又把已经变成空壳子的庐江让出来。”

    “这样既平息了我爹的怒火,又转移了天下人的视线,特别是将陆家人的仇恨转移到我爹身上。”

    “一箭多雕!”

    “多绝啊!”

    “听说这亲的大计是出自其结拜兄弟,周瑜之手。”

    陆逊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良久才大吼一声。

    “孙策,周瑜,你俩狗贼,我陆伯言不杀死你俩个混蛋报仇,誓不为人!”

    “袁兄,请自便,是我陆某人错怪袁家,错怪你了。”

    陆逊朝袁耀略一拱手,略表谦意,就想离开。

    “陆兄且慢!”

    袁耀出声叫住了他。

    “袁兄有何请教?”陆逊眼里浮起一丝愤怒。

    原谅你袁家,已经是陆家最大的诚意了,若是袁耀再不知好歹要找陆家麻烦,那就要让袁耀尝尝陆家的厉害。

    “陆兄,你会错意了。”

    “我想我们袁家在这件事,多少都有点连带的责任,为了补偿陆家,我想请你出任庐江舒县,县令一职。”

    陆逊脸色一愣。

    “你先别拒绝我,你不是要孙策与周瑜报仇吗?”

    “周瑜,孙策两人的厉害你也是见识过的,单靠陆家的力量,只怕会遥遥无期,何不借助官府的势力?”

    “我袁家也想早日铲除周,孙此等叛逆!”

    袁耀一番话直说到陆逊心坎里去了。

    “袁兄,这事,我要和陆家长辈商量下,无法即刻给答复你,谢谢袁兄的关照。”

    袁耀解开陆逊心中对袁家的仇怨后,陆逊亲自带着袁耀走进马场里。

    两人一路行,一路交谈。

    此时,陆逊才从袁耀口中得知,庐江太守刘勋已死在袁耀刀下,现任庐江太府与县令,却是顾陆两世家的长辈。

    就发生在数日前,因为事发突然,还没传到陆逊的耳里。

    袁耀给出理由是刘勋勾结孙策,欲害他性命。

    致此,陆逊对袁耀的敌视才完全放下。

    袁耀口若悬河,博古通今,时不时冒出一两句后世经典语言。

    陆逊心中震惊,眼前这个少年,按他的说比自己还年轻两岁,对世俗的见解却深有独到。

    自己也算是熟读四书五经,博览群书之人,怎么就没听说过那些典故?

    什么梁山好汉一百零八个英雄?

    哪个大家写作的?

    不好,吾当发奋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