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少年闯三国 » 第69章 战前准备

第69章 战前准备

    袁耀与张辽商谈一番,得知下邳城中兵马还有万余人。

    吕布手下部将,宋宪,魏族,侯成,曹性镇守着下邳城四门。

    曹军虽然把下邳城围得水泄不通,急切间还是无法攻入下邳。

    闻听张辽之言,袁耀心中一动,说道:“文远是如何冲出曹军的包围,来到此地。”

    “是高顺。”

    “高顺领着数百悍卒,冲开曹军包围圈,我与玲儿才机会杀出下邳。”

    “公子有何不妥?”

    “高顺?”

    “嗯,伯平兄为人清白,严于律己,素有威严,常劝戒温侯不应沉迷于酒色之中,要整顿军己,重视百姓农业生产,尊重民意,收获民心,温侯不为所动。”

    “其手下有一支数百精锐战士,沙场杀敌,悍不畏死,温侯虽然不甚喜欢伯顺,却不敢放他离去。”

    难道是陷阵营?

    吕布手下有两员得力健将,一是作战勇猛的张辽,二是治军严谨的高顺,可惜都不受吕布待见,吕布重用魏族,侯成此等意志不坚定的小人。

    历史上吕布困于下邳后,先是被曹操水淹下邳,然后再施于厚利,离间分化魏族,侯成等人。

    最后吕布在熟睡中,被手下部将捆绑制伏送到曹操面前,汉末第一战将的结果,多少有点令握腕叹息。

    不知道,自己的到来,是否能为吕布的结局,带来点改变?

    是否还来得及?

    想到这,袁耀令顾济执刀笔,刻写了两封竹书,让张辽即刻领人即刻返回下邳,无论如何都要交到陈宫与吕布手上。

    张辽见袁耀脸色有一丝慎重,知道事情紧急,不敢大意,就想将吕玲留在袁耀身边,自己率数百并州狼骑,日夜兼程返回下邳。

    袁耀同意了,并让太史慈领五百扬州骑兵随张辽而去。

    太史慈与张辽,两人见面后,一番交流,星星相惜。

    张辽感动之余,朝袁耀叩了三个响头。

    “文远替温侯感谢公子解救下邳之恩!”

    “文远言重了,战场空凶险,文远保重!”

    “公子保重!”

    “子义,若事不为,一定要将文远带回来见我?”

    然后,袁耀又拉太史慈到一边,沉声说道。

    太史慈眼露惊色,看了张辽一眼,才知道主公已经看上了文远。

    张辽听到袁耀这样吩咐,也明白这个少年竟如此看重自己。

    他与太史慈重重又给袁耀长施一礼,各领着五百骑兵往北奔弛而去。

    袁耀在等待黄忠大军返回寿春的时间里,又让顾济写了一封书信送往醉春楼。

    醉春楼一个幽静的宅院里,李老板看完袁耀信报后,执笔在昂贵的麻纸上写三封书信,并一一将之密封好。

    然后举手轻拍,一个管事模样的汉子从暗处走出。

    “一封送往荆州刘表处。”

    “一封送往宛地张绣处。”

    “一封送往兖处地界,让人务必找到刘皇叔,刘备。”

    “诺!”

    黄忠领军回到寿春后,袁耀让大军休整一天,进行各种补给。

    大军开拔前,袁耀决定先为自己找个趁手的武器。

    猛烈的大火在火炉里剧烈的地燃烧着,一旁的风箱拉得扑哧,扑哧地地响。

    浦元将一块烧得通红的寒铁,放进一个水槽里。

    滋滋的声音从水里传出,一连串水泡冒起,浓浓白烟在空气中扩散开来。

    一下就迷乱了浦元的眼眸。

    “来个人,把炉里的刀坯拿出来给我。”

    浦元半眯着眼,朝后面吼道。

    这会。

    拉风箱得。

    轮大锤得。

    加水,添柴得,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

    哪有人理他!

    “哎!你在这里傻站着干什么?去帮忙啊!”

    浦元视线模糊中,看见面前站了一人,于是便推了他一把。

    “哦,好得!”

    袁耀讪然一笑,赶紧跑到炉子边上,拿起一旁的火钳子,尝试着把坨红铁夹起来。

    滑溜溜得。

    夹了几次,也没夹上来。

    “笨手笨脚得,怎么还没拿上来,一会温度过高了,就变脆了。”

    浦元一把推开袁耀,抢过火钳子,手一伸,那烧得红通通的铁,就乖乖地被他夹了出来。

    “噗!噗!”小乔看见袁耀吃闭,小嘴一晓,笑了两声。

    不过所有铁匠都在全神贯注手头上的工作,没人理会小乔,及袁耀一行人。

    浦元将两块淬过蜀水的寒铁,放在烛火下,仔细观察一会儿,好像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一会,又将两块铁,重投入火炉里燃烧起来。

    “要不,你将这两块铁,重叠在一起,捶打成一块,试试?”

    “看看它的延展性,坚韧性如何?”一把熟悉,颇具威仪的声音在浦元耳边响起。

    “这怎么可能?”浦元转身抬头,随口应道。

    “主公?”一声惊喊自打铁场里响起。

    众人闻声而望。

    下一刻,所有铁匠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向袁耀跪拜激动地道:

    “见过主公。”

    袁耀可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啊,供他们吃穿,组织他们的妻子一同学习纺帜,让他们的孩子跟县城里的孩子一起玩耍。

    听说袁耀还准备在寿春城里,建一所学校,让所有苦难百姓的孩子,包括他们这些只懂打铁的低层人的儿子一起上学。

    一起学习大汉文化。

    他们对袁耀可是感涕流泪啊!

    他们再也不用在街头上,过着饱一天,饿三天的生活了。

    以前,他们不但要锻炼各种各样的兵器,还要时刻面对各种奸商的打压。

    不管他们的兵器打造得多么坚固,多么锋利,他们能拿到的回报,却可怜得很,几乎不能维持他们基本的生活。

    自从投靠了袁耀,一切都变了。

    每餐大鱼大肉得,还有月钱。

    逢年过节,有红包,打得好兵器,还有奖金。

    袁耀看着这些忠厚,心直的铁匠人,感慨良多。

    百姓总是善良得,只要给他们一口吃,他们就会玩命地给干。

    “都起来吧!”

    “谢主公!”

    “浦兄,我来找你是要炼一把铁枪。”

    “主公,切莫客气,俺能替主公打造兵器,是俺的荣幸。”

    “你不怪我把你们骗到这里来?”

    袁耀有点诧异浦元的反应。

    “主公说得哪里话,当初主公让兄弟们打造那么多刀,剑,戟,俺就猜到主公身份,应该是个不简单的世家公子。”

    一旁的黄忠,也是深有所感地朝袁耀点点头。

    尽管袁耀用大量的钱财把他们套路下来,但是并没有让他们干什么违背良心之事,还帮他们解决妻儿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