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反派帅哥的逆袭 » 第157章、胡无人,汉道昌

第157章、胡无人,汉道昌

    宋青书一路走来,每到一处必然会到鞑子的军事重地走一圈,然后再将详细消息记录下来整理成册,指导当地义军、明教弟子如何隐藏并发展自身,自己散出去的儒学种子也渐渐生根发芽,宋青书免不了前去检验一番,免得他们走上歪路。

    他并未隐藏自身行迹,一副光明正大行走江湖的架势,每到一处拜访当地正道人士、儒道释三家弟子,谈文论武好不风光,携战平明教杨逍的威望,让宋青书一举从青年才俊的宋少侠变成了武艺高强的宋大侠,身份地位顿时不同了。

    明教丢了面子自然想要找回来,五散人中冷谦、周颠、说不得、铁冠道人和彭莹玉纷纷找上门来,无论认识不认识的,宋青书先打一顿再说,五散人武功比青翼蝠王还有不如,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冷谦、周颠、说不得单枪匹马寻上门来,被宋青书一通好打,揍得鼻青脸肿,留在身边指点了三五天,从武功到发展义军抗击鞑子,最后连治理地方都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这让他们稍微有些摸不着头脑,宋青书这时才道:“我对明教抗击鞑子恢复中华非常认同,只是你们食素的习惯日后却不可能成为国策,吃肉才能更有力气。好了,不说笑了,我和杨左使那一仗既是真的,也是演戏,我拜访光明顶之前就已经和他通过书信,挑战五行旗打压他们的气焰,为的只是让他们听从杨逍的指挥,日后不要继续和天鹰教纠缠不清,全心全意用在训练弟子,抗击鞑子身上。”

    “同时也有借助这件事引出四法王、五散人的用意,青翼蝠王韦一笑在你们之前已经找过我,如果我所料不差,他现在差不多已经回了光明顶。你们五散人流落在外发展义军反而更好,只是每年或者每两三年最好集体回一趟光明顶,听一听杨逍的意思,他的脑子比你们好使一些,虽然不是一个帅才,却是合适的军师。”宋青书出示了韦一笑留下来的《寒冰绵掌》秘籍,让他们更加确认,纷纷表示会考虑他的建议。

    铁冠道人和彭莹玉是最后到的,彭和尚见了宋青书,“砰砰砰”便是三个头磕了下来,这才和他大战一场,只是这一次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联手铁冠道人双战宋青书,三个人当着许多人的面大战一场,打了足足两个时辰,最后宋青书才将他们打败,给足了他们面子。

    这两位在义军中地位极高,宋青书将自己整理的资料送给他们,并提出暂且隐忍积蓄力量,静候时机一举反复的策略,同时也提出要他们小打小闹,时不时的吸引蒙元鞑子的注意力,免得被他们看出了蹊跷。

    同时宋青书将周至阳这位暗中的记名弟子推了出来,请他们多多照应,帮着发展一下水军,届时周至阳水军可能会是阻断蒙元南下的最好屏障。

    两人拿了宋青书的详细资料,不禁大为振奋,连连道谢方才离去。宋青书战平杨逍之后,连续打败明教五散人,让他的声势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只是这些魔头却无一被杀让许多所谓的名门弟子颇为不爽,你宋青书武艺高强,打败了这些魔头为何不将他们斩杀以谢天下?

    面对这些问题,宋青书却道自己没有抓住他们的把柄,不知道该以什么借口出手,自己又不想当蒙元鞑子的官儿,这份功劳谁想要谁便去拿就是了,让那些说酸话的名门弟子个个面红耳赤。

    这五散人的名声还真不好断好坏,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那就是蒙元鞑子确确实实在通缉他们,如果杀了他们搞不好真的能做官,只是他们谁都不愿意罢了。

    一来是打不过,二来明教势大,如果他们真的拿了五散人的脑袋去当官,搞不好官儿没做几天就被明教高手摘了脑袋祭奠死者。

    对于宋青书能够力压明教众多高手,他们心中只能羡慕妒忌恨,却又无可奈何,人家宋青书乃是武当三代首徒,武当张三丰号称武林第一人,只怕未来的第一人也是人家武当派的。

    宋青书沿途也遭到了蒙元鞑子的偷袭,对于这些人他一点都不会客气,既然敢来找麻烦,那就做好被打断五肢的准备,抢来的马匹财物还能做为当地义军的军资。

    只是次数多了,让宋青书也有些不堪其扰,便隐藏了行踪,他真的想要躲起来,能够找到的人寥寥无几,大家也只能从那些被惩治的鞑子恶棍身上推断出他在哪一带。

    宋青书将南方水系走了一遍,并配合周至阳将蒙元鞑子水上的走狗清理了七七八八,告诫他明教的身份有些敏感,外人不可信,无论是什么门派,只要不是明教自己人都不要轻易相信,哪怕起事成功也要分得清自己人和外人。

    周至阳对于宋青书非常信任,加上彭和尚也对他多有照顾,虽然年纪小小,身边却要武将有武将(常遇春),要谋士有谋士(宋青书门下儒生),要军队有军队,背后还有靠山(宋青书、彭和尚),硬生生成了南方一位隐藏霸主。

    陪着了周至阳一月有余,教给了他许多东西,这才在他依依不舍中离开,目标却是北方大地,从江苏途经山东直达大都,只是到了北方,宋青书却变得谨慎起来,改了行装以儒生的身份示人,一路游山玩水勘察地形,并很快到了元大都。

    元朝地域辽阔绝对是史上第一,虽然此时已经堕落却余威犹在,蒙元骑兵战力惊人,哪怕上层堕落,下层却依然有着不小的威慑力。蒙元帝国汉人的地位非常低微,哪怕有许多文人卑躬屈膝为他们服务,依然换不来他们的真心,反倒是那些文人习惯了做奴才之后,变得非常听话。

    白天的时候宋青书是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整日四处游荡,即便是被欺负了也只是退让,晚上化身暗夜幽灵在大都各大蒙元重臣府邸穿梭来回,兴致来了甚至还在皇宫大内逛一圈,品尝一下御膳是什么滋味。

    整整一个月时间,宋青书才将元大都的布防图搞了出来,也将蒙元能征善战的武将家门摸得七七八八,其间好几次差点被他们豢养的高手发现,也幸亏他艺高人胆大,加上轻功确实厉害且擅长化妆易容之术,才能屡屡化险为夷。

    蒙元帝国对于汉人的防备很深,他们真正依仗的高手大多是来自于西域的密宗僧人,这些人接受蒙元帝国的供奉,为他们保驾护航,几乎每个身份高贵的蒙元大臣或者武将家里都有这种存在。

    要不要去西域将他们的老巢给端了?

    宋青书坐在一家豪华酒楼二楼靠窗户的位置,看着人来人望的大街,虽然热闹却到底有多少人在笑?多少人在哭?自己看到更多的却是麻木。

    “汉无人,胡不兴,胡无人,汉道昌。游牧蛮儿混闹市,满腹肥肠坐朝堂。”宋青书悠悠一叹,自己想要的东西已经基本到手,也是时候离开了。

    “好,好一个游牧蛮儿混闹市,满腹肥肠坐朝堂,你这书生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诽谤满朝文武。”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旁响起,只见一粉面白衣年轻公子手把折扇缓步而来,身后却带着两名老者,步履稳健显然不是泛泛之辈,两人高鼻深目似是西域人,只是一个人隐约间感觉有些面善。

    仔细一看两人兵器,一人手持黝黑短杖,杖头分叉作鹿角之形,另外一人手持双笔,笔端锐如鹤嘴,却是晶光闪亮。

    玄冥二老,鹿杖客、鹤笔翁!宋青书方才看那鹤笔翁稍微有些眼熟,却原来是张三丰百岁寿诞上被擒时,和自己照过面。那么这个面如桃李的女公子,应该便是那绍敏郡主赵敏了,细细看去果然一身红粉气息,换下了女装画粗了眉毛也难掩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