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反派帅哥的逆袭 » 第211章、受封胶东,试图两全

第211章、受封胶东,试图两全

    三年时光悠忽而过,三年后的杨康已经是一个身高七尺的男子汉,大量药材推动下,《金刚不坏神功》再度小成,《龙象般若功》也被他修炼到了第四层,一双肩膀用力七八百斤石墩可以丢出二三十米远,《全真大道歌》内力已经不在丘处机之下,剑法渐渐有了返朴归真的感觉,全真剑法施展开来让丘处机也有点难以应对。

    杨康考虑了许多,最终决定放弃太多无谓的武功修炼,只选择几门专心研究,《翻天掌》早已经炉火纯青,剑法只修炼全真剑法,枪法依旧是杨家枪,只是多了从南宋搜集到的完整版本。那群腐儒根本就不把这当一回事,听说可以抵三万两供奉,立刻屁颠颠屁颠的双手奉上,而且是真正的完整版本杨家枪法。

    那群官员还厚颜无耻的问,其他将门的武学要不要?大将的武学三万两一份,普通将领的一万两,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十万两了买了六份,刀枪锤斧无有不包,最后全部落入了杨康手里,十八随从修炼刀法已经渐入佳境,便从汉人孩子中选择了六名资质不错的全力培养。

    梅超风被他悄悄请了出来,在军营不远处建了一座新的宅院供她潜修,只是绝大部分时候,她还是喜欢住山洞,《九阴真经》上面的武功,杨康尽数学了,除了轻功,其他学会之后便不再继续研究,战场之上用处不大,只是纯粹的江湖中人的套路罢了。

    丘处机每年都要过来一趟,每次看到杨康的境界都感叹自己老了,全真教的武功颇多,最出名的便是《先天功》,只是除了王重阳无人能够练成,杨康虽然是入门弟子,却并非核心弟子全真道士,加上身份比较敏感,丘处机也不敢随便将这门功夫传了。每次将全真教的武功传给他一些,只是杨康却颇为自律,在已有武功没有练成之前,坚决不学新的,让丘处机颇为高兴。

    杨康每年送出一百名童子军,然后重新招募百名少年补充上,送出去的童子军尽数携家带口前往胶东,赵王完颜洪烈掩护下分批进行倒是没有引起太大注意,或者说能够注意到的人心中有数,对于杨康的安排也早就已经做好了妥协和商定。

    汉人妃子生出来的小王爷,降级封爵便是,而这还是看在赵王受宠的面子上做出的决定,否则直接丢在一旁不管不问,反正连母亲都死了,谁管他啊。

    包惜弱去世一年之后,赵王府迎来了一位新的赵王妃,标准的金国贵族女子,同时让他在朝中声势大涨,赵王大婚的时候,杨康没有参加,只是命人送去了一份厚礼给新的赵王妃。仅仅一个月,新任赵王妃陪嫁过来的管事、婆子尽数被赶出了赵王府,只留下一些伺候丫鬟和护卫,只因为他们居然想要抹去包惜弱留在王府的痕迹,触动了完颜洪烈的底线。

    赵王妃娘家想要拿捏一下杨康,让他适当低头,也在提醒他,赵王府后院当家人变了,结果被杨康率领童子军直接堵了大门,将新任王妃家中长官军需后勤的人直接抓了,丢到朝堂上,只问一句:“军法是否儿戏。”然后扬长而去。

    暴怒的完颜洪烈直接将那个远房大舅子判了斩立决,差点将新任赵王妃休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不少人,王妃新入门一个月就被休,这让她日后如何有颜面活下去,娘家人估计会被人戳脊梁骨吧。可是他们做的确实不地道,那完颜康也不是一个软柿子,百骑冲阵,差点把堂堂三品大员的府邸给砸了。

    这件事过后,非但没有人指责杨康,反而对他越发看重,知道进退却不任人欺辱,刚烈强横,年仅十三岁一手枪法出神入化,直接打得那些护卫倒地不起,而且有理有据,知道将这件事情做到明处,不给对手丝毫抹黑的机会。

    一个小小少年有孝心,愿意身缠素服在荒郊野外守孝三年,其间不闻声乐、不起酒宴,每日练武习文操练士兵,这样的好孩子谁不喜欢?难怪赵王对他多有宠爱,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和赵王真的很像。只是他母亲的身份却限制了他的发展,越是有能力就越是被金国高层所忌惮,这才有了“发配”胶东的协议。

    不过这个时候,给他的爵位却又出现了分歧,赵王是一字王,他的儿子理论上说是可以封两字王的,只是需要嫡子,而杨康的母亲虽然是前任赵王妃却是汉人,而且已经过世,现在的赵王妃是金人。

    金国大半高层,尤其是女真族血脉高层更加倾向于封侯,而那些汉人文臣则引经据典,希望杨康能够封王。

    最后完颜洪烈出面,双方各退一步,先封侯,胶东候,统领一方军政,方圆五百里由他自己做主,然后三年内上供三十万两纹银,便改封胶东王,世袭罔替。如果做不到,便继续做他的胶东候,领地改为两百里,三世而止。

    同时金国皇帝严令不许赵王私下里帮他出钱,一切只看他自己的本事,既然有本事带兵闯中都,区区三十万两纹银想必也难不住他吧。

    许多人都认为一个偏远荒凉的海滨领地,一年十万两纹银的赋税,似乎有些太多了,即便是他们也只能死命搜刮才能连着三年供奉的起,可如此一来民心散了,他的领地也就废了,做一个草头王远不如在中都当一个富家子弟来的轻松愉快。

    而且看赵王的架势,并不是不待见这个儿子,反而非常看重,为何又会为他做出如此选择?

    赵王故作悲伤的应允了,回头将好消息告诉杨康,父子两个在地图上写写画画,讨论如何做,完颜洪烈知道胶东半岛靠近高丽、倭国,只要水军足够强大,一年洗劫个十几二十万两纹银完全不成问题,如果准备充足甚至不需要三年,一年就能凑够三十万两。

    杨康对发展水军自然非常赞同,对于洗劫高丽、倭岛也并不排斥,只是他更加倾向于发展贸易,开发领地,于是便向完颜洪烈索要了五百匠户,三千水军以及一大堆关于船只打造的资料。同时也在收集海中珍宝的资料,奢侈品数量少,可奈不住价值高利润大,珍珠、珊瑚、砗磲,其他的巨大海螺、贝壳只要稍微加工,在内地也很有市场的,最重要的是漂亮。

    完颜洪烈听了杨康的主意,也感觉很不错,这些贵重的海中珍宝拿到中都肯定能够卖出高价,只是这玩意数量也不多啊。对此杨康神秘一笑,难道我要告诉你,济州岛自己是必须拿下来的,那里可不缺珍珠、珊瑚。

    而杨康之所以信心十足,原因很简单,海盐!

    杨康掌握着晒盐的方法,有了这国之利器,再加上海路经商,赚钱难吗?唯一可虑的便是如何发展军力,守住自己的基业。

    杨康悄悄将自己要出任胶东候,并在成年后更进一步成为世袭罔替的胶东王的消息告诉丘处机,让他不禁双眼一亮,方圆五百里这算是汉地了?

    丘处机急忙询问杨康的主意,杨康将自己打算将这里打造成为汉人的乐土,一边发展商贸、海盐、海鲜,一边窥视高丽、倭国,将国内生活困难的汉人转移出去,开疆扩土,只是这新开辟的领地不再是大金国的,而是汉人的。

    丘处机思虑良久,在故土难离和美好新生活之间徘徊良久,最终决定帮助杨康,然后视情况决定投入力度,前期肯定是要派人盯着并搜集情报的,自己“苦心教导”他这许多年,看样子并不是没有成果的,而且他直到现在还在四处奔波寻找杨铁心。

    丘处机一直认为,只要杨铁心能够取代完颜洪烈在杨康心目中的地位,那这个孩子就能完全投向汉人,只是有了胶东半岛的好处,他却不会强硬要求杨康断绝和完颜洪烈的关系。要不然会害了许多汉人百姓,不知不觉间,杨康却是化解了自己身份的一些尴尬,和不必要的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