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舞锋令 » 第二十七章 末法时代

第二十七章 末法时代

    “爹,娘!”看着父母抛下自己转身而去的背影,牧阳辰忍不住大叫出声。

    猛然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环顾四周,自己正浸泡在一个大木桶之中。

    木桶中的水已经变的有些凉,颜色更是浑浊像是桶里被扔进了根墨条一般,漆黑一片使得水下的身体一点也看不清楚。

    抬起双手伸出水面,牧阳辰发现自己那之前血肉模糊的双手已经恢复如初,好像从未受过伤一般,那些断掉翻卷的指甲也从新长了出来。

    “醒了就穿好衣服出来吧。”窗外突然传来胡爷爷的声音。

    闻言坐在桶中的牧阳辰又向周围打量,发现桶边的桌上放着一摞黑色的事物像是衣物。

    牧阳辰扶着木桶缓缓站起身,已经准备好迎接之前因爬山而产生的伤痛,但令他感到费解的是身体居然并无不适。

    低头看向肋下被树枝捅出的伤口,却见那处皮肤宛如从前,根本看不出曾经受过伤。

    出了水桶站在地上的牧阳辰又活动了下四肢,身体各处一点受伤的迹象都没有,好像身体要比爬山之前还要强健了许多。

    牧阳辰满是不解的穿上衣服走出房门,迎面便是刺目的阳光。

    揉了揉眼睛适应了光线,环顾四周。

    山顶的环境跟自己晕倒前所见到的一样,自己正站在篱笆围着的院中,向大松树那边眺望便发现了胡爷爷的身影,似正在树下盘膝打坐。

    牧阳辰甚是奇怪,刚才叫自己穿衣起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仿佛胡爷爷就站在窗外。

    自己穿上衣服才不过几吸时间,胡爷爷竟然都跑到了那么远的地方打坐,胡爷爷果然厉害,心中更是为自己拜对了师傅而感到高兴。

    正要向大松树下走去的牧阳辰,脑海中忽然响起胡爷爷的声音,跟之前叫自己起来穿衣的情形一样,仿佛说话的人就在你身边。

    “不急,不急,先将桌上的饭吃了再说。”胡爷爷不疾不徐道。

    牧阳辰转身看向正屋前面矮桌,矮桌上放着一碗饭,还有一碟豆子。

    来到桌前坐下,发现碗不大跟自家陶碗大小相似,但碗中的米饭却让牧阳辰看傻了眼。

    只见碗中的米饭粒粒泛着暗哑的金色,原先在远处看还以为是糙米之类的谷物,但近看确是颗粒分明的金色稻米。

    阳光之下能够看出,每粒稻米虽说色泽暗哑,但其中却似有金光流动。

    端起饭碗的牧阳辰感觉手上一沉,这一碗的米饭的重量居然赶得上家中一盆米饭的斤两。

    盛着米饭的碗也似并非寻常之物,入手温润滑腻,触感比之自家的土陶碗不知好了多少。

    只是看到米饭便觉得饥饿难耐的牧阳并无心打量餐具的奇特之处,拿起筷子便大口吃了起来。

    米饭入口香甜无比,感觉自己长这么大从未吃过如此香甜的稻米,就算不配菜感觉自己也能吃上一大盆这样的米饭。

    想起配菜牧阳辰又夹起那碟黄豆,黄豆与米饭一样,泛着暗哑的金色之中似有金光流动。入口爽脆微酸清新爽口。

    迅速吃完饭菜摸了摸肚子,发现先前感觉自己能吃下一盆米饭的牧阳辰,只吃了这一碗米饭便感觉已经吃的很饱。

    刚想着起身刷碗,却见碗筷之上慢慢起了一层薄膜,微风拂过便消散不见,碗筷就像没用过一般变的洁净如新。

    “吃饱了就过来吧。”胡爷爷的声音再次在脑海中响起。

    牧阳辰便将碗筷叠放在一起,起身走过院中那些不知名的花草,出了院子朝着大松树下小跑而去。

    来到老者面前,牧阳辰便跪倒在地道:“先前胡爷爷说待我爬上山拜师,如今我已依胡爷爷所言爬上了山,请胡爷爷收我为徒。”言罢牧阳辰抬头用期盼的眼神看着面前盘膝而坐的老者。

    “嗯?那你现在还叫我胡爷爷?”老者捋着胡须盘膝而坐微笑着看着少年。

    猛然反应过来的牧阳辰兴奋地大喊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说罢便磕头不止,因为牧阳辰也从未拜过师不懂其中礼数,心中只知道磕头便是。

    看着脑门及地磕的起劲的牧阳辰,老者收起笑容道:“起来吧。”

    牧阳辰闻言起身站在老者面前听候老者吩咐。

    老者脸上一改往日的慈祥,看着牧阳辰语重心长的开口道:“既然收你为徒,为师我这便告知你本门跟脚,也好让你明白本门的渊源。”言罢老者起身走向崖边。

    牧阳辰便尾随老者一同来到崖边,看向下方群山。

    “本门乃是修真仙门,名曰荡剑宗,今日你拜入我胡道仁门下,日后便是荡剑宗的弟子,你当勤勉修行,他日下山切莫坠了荡剑宗的名头。

    本门与这世间江湖门派大有不同,早在上古之时,我辈修士皆是逆天修行之人,与这方天地争夺天地灵气,与其他修士争夺大道机缘。

    这山下凡人在我辈修士眼里皆是蝼蚁,但后来随着结丹飞升的修士越来越多,他们带走了太多的此方天地的灵气,导致此方天地灵气稀薄再难以孕育出惊才绝艳的修士。”

    听着老者叙述牧阳辰感觉与李书文从城里说书先生讲的山中仙人的故事有些类似,难不成自己这是拜入了仙人门下吗?

    “什么是灵气?”牧阳辰不解的问道,因为这个好像没听李书文说过。

    老者伸出手扫过崖下群山,似再用手抚摸而过般开口道:“灵气,灵气乃是世间万物能够存活的关键,万物皆有灵,一草一木亦可在吸收天地灵气之后化为神祇,若是世间没有了灵气,草木也将不可存活。

    此方天地便会变成一块死地,人也会因为地里无法长出庄家,或是牛羊没有了地方吃草而纷纷饿死,

    所以为了此方天地里的众生,一位大能将此方天地封印,定下天道规则,规则之下修士不可到达金丹境。若是有修士破境结丹,出现了可以冲出此方天地的修士之时,天道自会降下九天玄雷将之灭杀。

    天劫之下修士身死道消,从此方天地掠夺的灵气将会再度返还给这世间,这便就是我辈修士口中所说的末法时代。”

    听闻老者所说的话,牧阳辰急忙问道:“那修士岂不是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仙人?只要不结丹岂不是能长生不老。”

    转头看向牧阳辰的老者无奈道:“非也,筑基期到达顶峰寿元无非二百年,若是有天材地宝加以炼化服用,顶多也只是增加几十年寿元而已。”

    看着老者花白的头发牧阳辰想问师傅年龄但又不敢开口。

    老者似乎看出了牧阳辰的心思,苦笑道:“我辈修士不问年龄,这也是修士之间的大忌,日后你下山也切莫问询其他修士才是。”

    闻言牧阳辰感到一丝庆幸,幸亏自己并未开口问出。

    但好奇的牧阳辰还是开口问道:“那与江湖门派比起来谁更厉害些?”牧阳辰迫切的想知道修士究竟有多厉害,日后下山寻找父母心中也好有个计较。

    闻言老者摇头道:“末法时代之后,我辈修士便不再是人们眼中高高在上的神祇,与江湖上的武夫差距也变的并不大。

    江湖武夫境界分为内劲、外劲、化劲、先天、天人五大境界,上古时期亦有习武入道之人,但随着末法时代的到来习武之人便止步于天人境界,但放眼世间现今已经无人能够达到先天境界。

    修士则为了能够适应末法时代到来后的环境,改变了以往的修真路数,现如今分为成器、凝雾、化雨、成海四大境界,相比末法时代之前现在这些都算得是纸糊的筑基境,之后的金丹境则被认为是求死之道。

    起初两个境界二者相比并无多大差距,但是从至今都无人能够踏入先天看来,修士乃是略高一筹,毕竟这世间还有些成海境修士,杀力之大可万人敌。”

    显然这个万人敌并未激起牧阳辰太大的震撼,毕竟之前听李书文说外边打仗都是动辄十几万人的大战,万人敌都可能无法左右一场战争的走向。

    看牧阳辰闻言并没有太多惊讶之色,老者清了清嗓子接着开口道:“万人敌只是代指,相当于能同时鏖战万人军中精兵。但若是此人愿意一剑斩下便能毁掉一所城池。”

    这时老者看到牧阳辰被震撼到的表情,脸上才漏出了满意的神色又开口道:“末法时代之后,我辈修士便大多放弃了三千大道,都专修剑道,毕竟剑之一道杀力最大,日后为师便会教你剑道,但在这之前你需先从最基础的练气开始修行。”

    说罢便不知从何处拿出了一本簿册与一个圆形玉佩,交于牧阳辰道:“玉髓其中蕴含灵气,你可佩与腰间,按照书册记载心法加以修炼,试着慢慢引动玉髓之中的灵气入体。”

    说罢又指了指大松树下的一个黑色的蒲团道:“去吧,好生修炼便是,切莫偷懒,为师还要打理灵草。”说罢老者便朝小院的方向走,只是老者虽然动作不快,但一步迈出却有两丈之远,没走几步便到了山顶一侧的小院之中。

    “弟子定当勤勉”待牧阳辰抱拳行礼再次抬头,面前已无老者踪影,只见远处院中老者身影在草铺之间来回晃动忙碌。

    牧阳辰将玉佩悬挂腰间,拿着书册来到松下蒲团处坐下,开始翻看心法。

    心法很薄,封面上只写了三个隐隐透着几分凌厉的小字,剑心决,翻开书看了阵。

    心中大概有些明悟,书中所述大意为,修士要先引气入体,然后在体内温养出剑种。

    之后再经过不断淬炼与手中之剑融合形成本命之剑,再后来书册之中便没了详细记载。

    只留下一句话“迷途正道无法门,唯有一剑可破天”作为结尾。

    牧阳辰翻看完手中心法抬起头向院中望去,院中却没了师傅的身影。

    当下牧阳辰也并未深究,心想师傅这般仙人定是忙些别的事,自己还是好生修炼才对。

    念及此处牧阳辰盘膝打坐,细细开始细细感受腰间玉佩所发出的丝丝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