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鸿烈 » 第五十五章 废长立幼 杀敌建功

第五十五章 废长立幼 杀敌建功

    “父亲病势沉重,我自江夏赶回,请让我进去。”刘琦在襄阳府衙外向蔡瑁苦苦哀求。

    “不可。”蔡瑁见刘琦越发谦卑,便越发嚣张的指使左右将刘琦拦住道:“主公有言,让公子好生防守江夏,不必担忧家中之事。”

    刘琦本想趁蔡瑁不备冲进府去,却被蔡瑁指使左右拦住去路,又听见蔡瑁口中所说的不必担忧家中之事,这不就是明摆着让自己不见父亲吗,但又被蔡瑁所拦无法进府,带着怒气道:“父亲病急,就是有天大的事情也应以此为重。”

    说罢,便不管不顾准备强行闯进府去,蔡瑁将手中的剑拔出少许,左右侍卫见此也是围了上来,大有一言不合就准备血溅当场的感觉,刘琦见此也只得停下脚步,蔡瑁见刘琦停下脚步,便冷哼一声道:“哼,奉主公之命,任何人不得入府,公子擅离职守,倘若江东兵临江夏,如之奈何?请公子速回江夏防守。”

    蔡瑁说完,便又将张允叫到自己身前嘱咐道:“万不可让公子入府。”

    张允是刘表的外甥,他母亲刘氏是刘表的妹妹,后嫁给了张允的父亲,后来张允又跟随刘表一同来了荆州,蔡氏生下刘琮之后,又与刘琮相睦,自此便和蔡瑁合流,一心支持刘琮上位。

    蔡瑁叮嘱完张允,便自进了府,保证自己外甥能登上荆州牧的位子,而张允则是继续将刘琦拦在门外,刘琦见蔡瑁让张允拦住自己,便对张允说道:“你乃是我表兄也,如今父亲病急,我欲入府探望,表兄难道也不让我进去探望我父吗?”

    “哼,公子不必如此言语,将军命你抚临江夏,其任至重。如今你竟舍众擅来,将军必然见怒。伤亲之欢,只会重增其疾,实非孝敬之道。”

    说完,便也走进府中,令人关闭府门,张允见府门关闭,便急匆匆的去往大堂内,毕竟这从龙之功,谁不想要呢。

    刘琦见大门紧闭,左右侍卫又将自己围住,只得流泪长叹道:“父亲!”,又被赶来的随从扶起,返回了江夏。

    堂内,面对荆州治下官员和镇南将军幕府的劝进,刘琮坐在刘表昔日的主位上道:“我父弃世,我兄现在江夏,更有叔父玄德在南阳,尔等立我为主,倘若我兄与叔父兴兵问罪,我又该如何解释?”

    刘琦说完,便有一人站了出来,刘琮也认识这人,名叫李珪,是父亲的幕僚,李珪站出来后,先像刘琮行礼后说道:“公子问得好,应急发哀书至江夏,请大公子刘琦速回襄阳理事,再由刘玄德协助,北可敌曹操,南可拒孙权,此乃万全之策!”

    站在刘琮旁边的蔡瑁一下子就急了,指着李珪道:“李珪,竟敢乱言以逆主公遗命!”

    李珪闻言面露不屑哼道:“逆贼!尔等内外合谋假称遗命,废长立幼,眼见荆襄九郡,毁于蔡氏之手,故主有灵,必当咒汝于九泉!”

    蔡瑁一听,顿时怒不可遏指着李珪道:“左右将他拿下,推出斩首!”

    李珪被廊下早已准备好的士卒拿下,拖出了大堂,被拖出去时,李珪依然大骂道:“逆贼,荆襄九郡毁于你手!”

    刘琮看了一眼被拖出去的李珪,又看了眼自家舅舅,欲言又止,此时蔡瑁的盟友蒯越出来说道:“主公,曹军五十万人马大兵压境,今大公子在江夏,刘玄德在南阳,倘若我等来往报丧,若彼兴兵问罪,荆襄危矣。”

    蒯越说完,便看了眼蔡瑁,便继续说道:“我有一计,可使荆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主公名爵。”

    刘琮这次学聪明了,先看了眼蔡瑁,见蔡瑁面露欢喜,便道:“有何好计,请讲。”

    “不如将荆襄九郡献于曹操,曹操必重待主公也。”

    “是何言也?孤受先父之基业,坐尚未稳,岂可弃之他人。”

    蒯越闻言,正欲上前继续劝说,却被蔡瑁打断道:“诸位退下。”

    早已被软禁在府衙的荆州一众文武,便十分安静的退了出去,堂内只剩下刘琮、蔡瑁以及蒯越三人。

    蒯越见众人退走,便继续劝说道:“主公自比曹公如何呀?”

    “我不如也。”

    “曹公兵多将勇,足智多谋,擒吕布,破袁绍,逐刘备,不可胜计,现又以朝廷为名,大举南征,公欲拒之,其名不顺,而今荆襄之民,闻曹兵至未战而胆先寒,安能与之敌哉?”

    刘琮闻言也不回答,蔡瑁见此,便让左右送上笔墨纸砚,又唤宋忠前来:“命你携此书前往丞相面前献上,切勿走漏风声。”

    “是。”

    ······························

    “哼。”张飞瞪了眼被压着的宋忠,便对刘备禀报道:“大哥,蔡瑁遣宋忠往曹营送信,被二哥拿获。”

    关羽闻言,便从怀里取出书信,交给了刘备,刘备急忙打开书信一看,信中内容不多,寥寥几句而已,但刘备看完将信递给诸葛亮,便哭道:“景升兄亡故,蔡氏竟不报丧于我,今番又欲献荆襄九郡于曹操,我兄若是在天有灵,何不诛杀此等忤逆之人。”

    张飞也听不下去了,便上前劝道:“事已如此,大哥不必伤心,先斩这厮,随后起兵渡江,夺取襄阳,杀了蔡氏、刘琮,然后于曹操交战。”

    刘备一听也顾不得哭了怒道:“你等暂且下去。”

    关羽和张飞也只能听从刘备的命令,带着宋忠退下,诸葛亮正组织语言,准备劝说刘备,却被赶来的伊籍抢先道:“使君,我自江夏赶来刘景升亡故,蔡氏已篡立刘琮为主,大公子恳请使君,起麾下精兵,同往襄阳问罪。”

    诸葛亮闻言,便将先前的书信放在羽扇上递给伊籍,伊籍见刘备不说话,诸葛亮又给自己递书信做甚,伊籍打开略微一看,顿时大惊失色道:“此信何来?”

    刘备略带哭意道:“宋忠自曹操处回来,被云长擒获。”

    “既如此,使君不如以吊丧为名前往襄阳,请刘琮、蔡氏出迎,当场擒住,荆州则归使君矣。”

    诸葛亮也恰到好处的劝说道:“主公,依伊籍先生之言,尚可有救。”

    “我兄临危托孤于我,今若执其子而夺其地,他日于九泉之下,我又有何面目与我兄相见。”

    “若不依此行事,曹兵已入南阳,何以拒敌?”

    刘备闻言一想,如今自己手中不过两万人,本想与荆州九郡合兵抗曹,如今荆州九郡却是已经投了曹操,如今南阳已经算是孤军在外,不如弃城?

    这个想法一出来,刘备便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道:“不如暂走樊城以避之。”

    “唉,主公,若是如此,你让延宗如何活之。”

    刘备这才想起,霍昭已经被派出去阻拦曹军进军速度,若是自己就这么撤到樊城,那岂不是让霍昭也成了孤军吗。

    “主公,不如如此,我等先撤到新野,等霍校尉与曹军一战,再作计较,若是胜了,我军便从新野出兵,与曹操决战与淯水以东,若是不能敌,我等只需接应到霍校尉,便立时南撤樊城。”

    “昔日曹操在徐州屠城,曹操如今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恐曹操屠城,应携百姓往新野、樊城暂避。”

    “这?”诸葛亮闻言,顿时感觉有些心累,但也已无他法,况且曹操确实是在徐州干过屠城之事,要不然自己又怎么会从徐州迁到荆州,“好吧。”

    ·····························

    霍昭早就已经出城了,带着刘备令人送来的斩马剑,又将各军骑卒全部拉了出来,从中挑出了三千人的好手,其中有三百人是游骑出身。

    又将剩下的一千多骑卒留下,三千八百骑兵当天就过了淯水,骑兵加速赶路,从博望县南四十里外渡过了唐水,徐仲领游骑四散而出,探查曹操大军。

    一晚上,便摸到了曹军先锋所在,打探到了曹操在叶县将大军兵分五路,一路去攻鲁阳,一路攻舞阴,一路攻犨县,一路做先锋攻打堵阳,曹操自己领一军坐镇叶县,居中调度。

    霍昭带着剩下的三千多人躲在堵阳城南不远处的沟谷之中歇马,心中默默念叨:“是打是走,若是打,恐曹军支援,若走,便无法完成军令,罢了罢了,还是先冲一阵再看,若是对方没有反应过来,便再杀一阵,若是反应过来,那便只能走了。”

    傍晚的阳光逐渐柔和,徐仲带着斥候已经回来了,曹操前锋不下于两万,已经将堵阳攻下,只不过并未进城,所以现在霍昭也拿不定主意了,堵阳已经攻破,大军反而不进城,那会不会是城内还有多少敌军,这样贸然进攻的话就等于找死。

    “徐仲,唐显、候广、杨栎,你们随我去探查敌情。”霍昭准备亲自去看看堵阳城的曹军究竟是只有两万人还是暗藏伏兵。

    带着刚来探查一番的徐仲,唐显、候广、杨栎三人做护卫,一行无人悄悄摸到了堵阳城外。

    其实也没到堵阳城外,就霍昭现在的位置离堵阳城至少还有五六里开外,堵阳县的城墙不高,算上这次,应该已经是第二次被曹军攻陷了,所以城内定然是有伏兵的,而在城外又摆了近两万的阵势,等人上钩。

    “回吧。”该看的也看了,再详细的情况短时间内也打探不出来,霍昭上马时,回头看了一眼,有炊烟冒起,看来快要吃饭了。

    霍昭五人快速的回到了藏身之处,急声下令道:“着甲!列队!”

    骑卒互相帮助穿上甲胄,牵出休息良久的战马,霍昭为了能够快速的投入战斗,过了唐水以后的路程,战马都在空跑。

    骑卒在整装列队,刘襄将各部领军军官:“敌人有一半在城外,我回来时正在埋锅造饭,战机已经出来了,我会带全军的骁骑突入阵中,尔等带好轻骑,只要我撕开了敌军阵列的口子,你们就进去与敌军游斗,我何时返回,你等便何时再出阵。”

    三千多匹战马马群绕过丘陵,出现在曹军的视野之内,苍凉的牛角号声响起,马蹄声敲打大地的轰鸣声越来越近,口呼万胜,正在吃饭的曹军慌忙扔下木碗,汤汁到处都是。

    最先入阵的依旧是作为箭头的霍昭和他手中的一千两百的骁骑,他们冲进曹军的营地,轻骑随后就到,从骁骑打开的撕裂口鱼贯而入,不断的扩大曹军的伤亡。

    各部曹军都已经自顾不暇,且一些士卒退到城门处,将城门堵住,里面的士卒出不去,外面的士卒进不去,霍昭带着麾下的骁骑如利斧劈木,势不可挡,三千多人在人群中趟出了一条血路。

    从阵中突围而出,霍昭就看见左右两处各有士卒出左右城门向这边包了过来,霍昭拿着手中的斩马剑随手杀了一个敌军将领,口中呼喝:“杀敌建功,就在今日,随我杀透敌阵,立功领赏!”

    斩马剑:又称断马剑,为汉代之兵器,由尚方令铸造,供皇室使用,即俗称的尚方宝剑。汉代长剑出土实物最长140cm,重900克。唐朝时,称陌刀为斩马剑。宋朝后改称斩马刀。明朝之后,称类似于日本的大太刀与倭刀,用来扫击敌人之腰身或马腿的长刀为斩马刀,又称扫刀、砍刀。

    斩马剑起源于汉朝,由少府中的尚方令负责铸造的剑,因为锋利,可用来斩马,故称斩马剑。在汉朝时,皇室、外戚等贵族可以使用斩马剑,如王莽就曾命其侍卫,以斩马剑杀董忠。

    长柄上装有刀身的兵器,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汉。当时,为了抵御骑兵,出现了一种在双刃大型剑上安上长柄,称为“斩马剑”的新式兵器。这种双刃斩马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外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了唐代,就和我们看到的一样了。然而大概是出于步兵要在更多实战中抵御来自北方的骑兵的缘故,这种专门用于“步对骑”作战的武器鼎盛时期却是在宋朝。在宋朝的武经总要中,把大刀分为屈刀,掩月刀(类似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和笔刀这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