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道丹 » 第二章:困居仙人居处,静心研习炼丹

第二章:困居仙人居处,静心研习炼丹

    龙瑞收好了丹方,放入怀中,红漆木盒用布头包裹,垫在了药篓最下面。

    再三叩拜,看了看上楼的楼梯,心说楼上必定是仙人住处,要是上楼搜寻必得不少好处,但是回头想想屋外还有一群泼猴,况且意外得此丹方乃是大机遇,不可太贪,物极必反,何况楼上定是仙人卧榻之处,此处已见,不便上楼打扰,估计仙人早就坐化在自己屋中了。

    绕过大堂,进入中庭,中庭有一坛清水,不知为何水没晾干,龙瑞绕过水坛就向后房走去,没曾想药香扑鼻而来,竟是制药房,再走几步,药房之后便是制丹房,推开制丹房另一端的门,龙瑞想看看是否有出路,没成想此处开门竟是悬崖绝壁,眼下绿树成荫,再向上一眼,居然有阳光照射入内,不知此处距洞口几百尺,悬崖之下传来猴子连绵不绝的叫声,少说也有几十只,原来院子旁边的几个猴子猴群中的一小部分。

    为了避免猴子发现自己,龙瑞赶紧关上了房门,定了定精神,回到了中庭水坛旁边,两侧还有房屋,龙瑞默念对不住了,推开西厢房门,房内幽暗静寂,几架暗红色的大柜子立于屋内,别无他物。龙瑞上前,只见那柜子抽屉众多,胜过那药房药柜,每个抽屉上都写有不同药材名称,这几日饿得厉害,他寻思先找几块根茎,外加中庭之水饱腹,先恢复恢复元气。

    几口老根泡水下肚,颇有些微撑之感,看来此地便是药房,几番搜寻,倒没成想这世外洞天竟有不少天才地宝,还带着外伤药材,内伤药材,刀伤药材,细细对照竟有大道丹十分材料。

    此时龙瑞便有在此休憩之想法,出门时与端凤莹早早交代,如一年之后尚未归家,必遭凶险,便可改嫁,此时随便在药柜中寻一株珍贵草药就能达成要求,可惜腿脚还未痊愈,出路还未寻得,何况此地足以支撑自己一段时间,何不试试炼丹,倒想看看那大道丹是何作用,待到身体完全恢复,炼丹小成,在此炼制一些丹药,去往那小镇之中开个铺子,给南来北往的旅人侠客备些丹药,不比在山村中挖草药强去许多。

    下定决心,龙瑞便又看了看东厢房,没成想东厢房是书房,还好幼时村里有个年迈武者喜欢教孩子读书识字,武学文字也教过不少,武者偶尔还拿打来的猎物给小孩子们开开荤,想到老人作古已久,龙瑞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书房布置倒也是简单,一方卧榻,一桌一椅,一面书柜,桌上摆着笔墨纸砚,书柜上放着丹书,药书,气功书,内功书,武技书等,奈何自己没有功夫底子,武功这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山村到皇城,一步一重天,要想着自己山村出身战胜皇城初入武道之人,痴人说梦,高手民间不少,多是厌倦了纷争,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不为名利所绊,潇洒自由。

    但就是这师傅领进门,尤为重要,无论是什么门派宫流,有师傅指导尚有大把的人未能感到自己的武学根基,何况没有师傅指导呢。

    翻看了几眼武学书籍,不得要领,功法诀窍不能理解,随便一句:“脚踏厚土气凝沉,力下足底定乾坤。”就晦涩难懂。

    好在是自己也是半个药师,制药搓丸的书籍好歹是能看懂个一言半语,药学是丹学的基础,学会了制药,炼丹就是临门一脚的事情,好在书籍齐全,可以先从制药细细学起。

    虽然药房草药众多,但是炮制失败就相当于浪费了材料,炮制完成之后要搓丸,数种药丸有单独功效,只有去除杂质,炼化成丹,才有非凡功效,故一丸好找,一丹难求。

    普通人只能制作药丸,如果要炼制丹药,必定得学习独家法门,才可制作丹药,故药师遍地,丹师难寻。

    简单的制作了一些饱腹丸之后,龙瑞开始慢慢摸索食饱丹的制作,奈何法门需要武学基础,只得暂且作罢,一日困倦,放下了丹书,收拾了一下陈旧的卧榻,看了一眼墙上的蜘蛛网,龙瑞沉沉睡去。

    四周鸦雀无声,一片漆黑,中心有数颗墨绿色的药丸在环绕飞舞,从漆黑中升起了淡淡白雾,白雾好似一位老者,可见其长须飘荡,长发飘扬,他一把抓起药丸丢向了丹炉,丹炉里升起了一股绿烟,左手往那丹炉里一指,只见一道水光进入了丹炉,右手一挥,一股火焰直扑炉中,老者双掌相向,几番运转,倏然一抖,炉门大开,一颗如同青草般嫩绿的丹药飞将出来,老者一把抓住,丹炉仓啷落地。就在此时,突的一阵嘶叫,烟雾褪去,黑暗匿迹。

    龙瑞皱了皱眉头,原来是院子外面的猴子们在叫,出了书房便看见天光射入,金顶再现。

    原来方才只是一个梦,吃了丹药喝了水,他又开始了一日的药丸学习。

    龙瑞每天就在猴叫,喝水吃药丸中度过,生活极其规律,但是也十分枯燥,虽然药房药材众多,但是相比于各个书中记载之物还是相去甚远。

    两个月过去之后,大部分药学书籍已经观看完毕,有不少理论知识在不同的书籍里重复出现,降低了学习效率,在之后龙瑞干脆开始专挑偏门书籍看待学习,好在他记忆力及其有特点,那就是记的时候不算快,但是忘起来奇慢无比。

    有一日,看完《云封州金石草木志》之后,龙瑞感叹道竟然可以以石为引,磨石成粉,辅之以大川,乌根,龙术,青金草等混为一丸,烘焙之后就冰而食,可去疤强骨,硬肤聚气,更可祛除邪毒。

    正当感叹,把书放回书柜之际,龙瑞发现书柜顶上似有一角,莫非这上面还有一本没读过的书,惊奇之余搬来椅子,就将书拿了下来,还不忘用手摸了一下书柜顶,除了一手的灰尘什么都没有。

    龙瑞拍了拍这本书,只见书上几个金色大字,字体连绵细长,几个字竟是一笔写完:《行丹诀》。开篇第一页,讲授了此诀内容,乃是毫无武学基础之人可学之法,虽未能有武力提升,但是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学习炼丹,犹如草苗破土而生,打破了不学武无以学炼丹的前提。

    龙瑞大喜过望,赶忙搬来椅子坐下,也顾不着刚才跌落的灰尘洒满了座上,此书并不厚重,前后不过区区几十页,写满了不同境界,不同种类丹药的无本而生之法,本以为读过山川奇志之书,见过不少药方丹方,和今日此书一比,实在是逊色的多。

    有道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书就是丹药之道,有了此书岂不是任何识字的人都能成为丹师,无需任何武学基础,不用气,而用意。

    《行丹诀》可以称的上是炼丹道法,相比于用武学运力炼丹来说,高明了可不只是一点两点,也不知此书何人所创,文中并未提及写书人。

    一口气看罢此书,已不知是何时,但此时龙瑞觉得精神振作,遂盘卧于床上,按照书中所说,先去感应自己的先天神念,先天神念人人都有,不过强弱不同罢了,如果要将人分成两部分,那么一部分是人本身的身体,另一部分是人的意念,或者说精神,总称为灵,先天神念便是灵的一部分,普通人的灵和身体未能分开,身体受损,灵也变得孱弱,有些人身体臃肿,灵也大而虚浮,非凡之人,灵体分开,灵之所想,躬体必做。

    曾有豪强武者,遭贼人暗算,遍体鳞伤,通身血红,刀劈斧砍,白骨可见,其灵天生强大,徒手怒杀数十人,最终被数位高手合力控其手臂,断其腿骨,当场斩首,死时怒目圆睁,好不悲壮,弹指间,内劲压制的伤口鲜血迸出,将地板染红,此乃天生灵强之人。

    灵可训练,灵与体交接于顶,若引灵出窍,强化顶部汇聚之处,则灵是灵,体是体,方可意念独行,而不必借用于气。

    气,存于体,人皆有之,武者修行不可少气,修行乃是练气,呼吸之间,断木裂石,崩山推海。

    《行丹诀》只说灵而少提体,修行一日,便可灵力大涨,灵涨则体强,体强则气足,气足,无任何武功心法技巧,亦可摧墙撼地。

    修行一年,可意念外伸,感受身体附近环境,风吹草动,眼不见耳不闻心已明。

    修行三年,意念化势,面色不动,言语不发,普通人呆若木鸡,武者惊惧,强者胆寒。

    三天三夜,龙瑞坐在床头一动不动,其脸色蜡黄,面容消瘦,但是身边仿佛泛有荧光,淡淡的白色光芒围绕着他的身体,就在此时,一阵气从他的身体发出,窗棱上的蜘蛛网晃动了几许,他张开眼来,眼里泛着微光,眼角写着疲惫,走到了桌前,看了看这本《行丹诀》,心里说了声谢谢,就去吃了几粒丹药,捧了几捧水喝,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