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变形金仙 » 第59章 数数看

第59章 数数看

    说罢,师尊手掐法诀,激发灵核,气机鼓胀震荡衫袍。

    头顶一丈,背后三尺,一尊碧色铜鼎,凭空出现。凝实的灵力,于虚空中弥散气息,好似刚刚烹煮过食物。

    下一瞬,此鼎如细胞分裂般,幻化出两只一模一样,同等大小的碧鼎。

    姜袍老者再一运气,三只铜鼎陡然胀大,堪比三座小凉亭,半透半明,威严正气,令人肃然起敬。

    “师尊牛……气冲天!”经幢下一个小太监唤道。

    吴七夕的欢叫,本来更简洁,又觉那个词,在此方异世缺乏群众基础,也怕被和谐,于是改口“牛气冲天”。

    珑心跟着成语接龙,雀跃道:“师尊天下无敌!”

    小兰也跟着他俩振臂高呼:“耶耶!”

    沉寂许久的真宫女,此刻纵情释放,尽显神队友本色。

    文泰公主面露喜色,点了点头,“真乃我大燕脊梁,国士无双。”

    “师尊威武。”杜听风见年轻人欢呼,也由衷称赞助阵。

    他撤招并势,收敛气机,“妙脆角”渐渐消散。两个随从,彼此相视一眼,劫后余生,哈腰喘着粗气。

    三只碧色巨鼎的出现,给所有人吃下定心丸,士气为之大振。

    金螺法王见状,恼羞成怒,再次鼓胀气机,将五只金螺强行“吹”大,于碧鼎前一字排开,欲在气势上压师尊一头。

    “老匹夫,这不还是三只鼎?你说不只三只,难道诓骗本王不识数?”

    “法王,何必妄自菲薄,再数数看?”师尊负手身后,微笑说道。

    众人听闻,心说:师尊方才言语,显然是说不只三只鼎,可凝出来的,的确就仨,其中有何玄机?

    一,二,三,没错啊?难道老匹夫又凝出两只隐形巨鼎?金螺法王凝眉苦思,短暂陷入自我怀疑。

    “法王,自信点,到底几只?”师尊见其面露思索状,戏谑问道。

    “就是三只!”金螺法王一口咬定。

    “对喽,就是三只。”师尊说道,手捋须髯,淡定自若。

    众人一听,纷纷傻眼,原先以为这位武府大佬。留有后手,没成想仅仅口舌逞能,令人大跌眼镜。

    杜听风一听,悬点没跪下,“师尊,这……”

    姜袍老者,对着他笑了笑,并未解释。

    “哎呀,白胡子老头,这都啥时候,还有心思逗闷子?”珑心皱眉嘟囔。

    文泰公主也是眉心一紧,不解其意。

    吴七夕先是一怔,耳廓微动,猛然回首,望向法王殿屋脊,声音异响,灵识预警。

    “老匹夫,竟敢戏弄本王?!”金螺法王正欲发作,却也发现异样,转头望向殿顶,再次大喝一声:“什么人?!”

    “老哥几个,别藏着啦,出来见客吧?”师尊冲着殿顶招呼一声,嗓音洪亮,在场众人听得一清二楚。

    体内融合“皮肤衣”后,吴七夕灵识探查能力大增,好比从毫米波雷达,直接跳涨为相控阵雷达。

    识海内构建法王殿“模型”,灵识反馈,屋脊后有三个“亮点”!

    正此时,法王殿正脊后,飞来一巨物,天青色,扁圆器型,其上轻烟袅袅,比碧鼎略小,与金螺差不多大,在大鼎一旁悬停落定。

    “香炉!”有人惊呼。

    众人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又一物飞出。金木色泽,饱满瓷实,平头鱼尾。一只锤头小棍,还在其上敲打两下,笃笃脆响——

    “木鱼!”又有人道。

    木鱼飞至香炉侧旁,尚未停稳,第三物出现。玄黑黛色,通体晶莹微透,好像一大块龟苓膏,四四方方,读书人再熟悉不过——

    砚台。

    三只大鼎,一只香炉,一只木鱼,一方砚台,一字排开,与五只金螺对峙,布满殿前广场半空,晨光黯然失色,山风瑟瑟发抖。

    灵力外泄如烟似雾,袅袅绕绕,空气中弥漫炽热灼烧之感,鸟兽噤声不语,虫鸣戛然而止。

    在场之人惊骇愣神的间歇,屋脊之后,三人飞身而下。

    为首一人,青衣坤道,青发冠、青发簪,背挎青鞘长剑。蛾眉微蹙,不苟言笑,看相貌,三十年前也是冰山美人,比唐甘蔗师傅白姑姑,还要年长好几岁。

    第二人,个头不高,一身泥黄色袈裟,头顶光亮无发,脖颈挂念珠,手提黄铜禅杖,方正国字脸,满面皱纹,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第三人,头戴乌纱帽,身着绯色官服,胸前补子上,绣七彩锦鸡,素白团领,腰间金镶玉束带,儒雅面相,一看就学识渊博。

    三人站定师尊身旁,将杜听风护在身后。

    “法王,老夫没骗你吧,鼎只有三只,额外这三样,你应该认得。”师尊说着,向身旁的几位高人拱了拱手,以示感谢。

    认识?哈哈,太认识了!金螺法王眯眼切齿,心中发狠,喘着粗气。

    “这几位高人,什么来头?”勤学好问的吴七夕,盯着场上,除师尊外的三位大佬,向珑老师请教。

    等了几息,没得到回应,吴七夕扭头观瞧,只见珑心目瞪口呆,目光神游天际,全然没注意他说什么。

    “老大,寻思嘛呢?”吴七夕怼了怼珑心的臂膀,“这几位高人,你可认得?”

    珑心回过神来,吞了下口水,才道:“修行之人都该认得,中土之内,顶尖大能齐聚,实属罕见。”

    “此话怎讲?”吴七夕的灵识告诉他,这几位绝对是高人,但什么来头却不得而知。

    珑心见他并非考校,而是真不知道,才耐心说道:“武府师尊,自不必说,身旁那位坤道,便是大名鼎鼎的浮云道人。”

    “浮云道人?漂浮的浮,云彩的云?”吴七夕问。

    “嗯,浮云观观主,女子修行者魁首。”

    哦,修界一姐,吴七夕心说。

    “你不会不知道浮云观吧?”珑心见吴七夕似懂非懂,反问道。

    “呃……我只知‘神马都是浮云’。”

    “哎呀,武府里你都学了什么呀,这都不知。”珑心恨铁不成钢地责备道,叹了口气,又说:

    “浮云观,乃太始灵尊为其道侣所建,大燕国灵气最盛之地,却只收女子。灵尊的道侣,便是第一任观主。”

    “喔,我还以为,灵尊他老人家是纯阳之身呢。”吴七夕面露恍然之色,随口说道。

    珑心耳根一红,白了他一眼。

    吴七夕心中吐槽,小萝莉说那些虎狼之词都不脸红,怎么我讲个“纯阳之身”,就羞射了,搞不懂。

    “这位高人是第几任观主?”吴七夕继续问道。

    “第七任,首任观主之后,新任观主皆由观内坤道中选拔而出,五百年间,不曾改变。”

    “猴赛雷。”吴七夕感叹一声。

    “什么?”珑心皱眉。

    “没什么,你继续说。”

    “每任观主,都会继承‘浮云道人’的称号。这第七任观主,早在十年前便是聚灵境,凝实之物为香炉,具体有何威能,还没有人见过。”

    “嗯嗯。”吴七夕点头识记,将上述信息录入思维导图后,见那位“苦大仇深”的光头长老,必是佛门之人,于是决定先问问官服那位。

    “哪位怎么还穿着官服?”

    “国子监祭酒,鸿儒董辅,官居二品。”

    “谛听司缉拿作奸犯科的修行者,修为在身,我能理解,怎么国子监,这读书人的地方,也要有灵核?”吴七夕十分不解。

    “读书人如何修行,著书立说,还是吟诗作对?”他追问道,想着自己憋了一肚子前世诗词,还没用武之地,不禁有些跃跃欲试。

    穿越的基本套餐,抄诗显圣,最是精彩纷呈。

    “儒家的事,我不了解,回头你问问霁月。”

    “呃……”吴七夕失望,无奈在思维导图标记问号,又问:“哪位佛门长老是?”

    “陀罗罗汉,沙域佛门世尊二弟子。世尊遁灭,大弟子陀梦罗汉残废,不知所踪,最强者便是陀罗罗汉。”

    “不是说,法象境世尊都是活神仙么?何来遁灭一说。”

    “神仙也会打架呀。”

    “……”

    珑心见不得小弟一副少见多怪的模样,又道:“十七年前,两域佛门辩经,雪域佛门两位世尊联手,沙域佛门大智世尊不敌,遁灭无踪。熏国大巫师,趁机血洗沙域佛门,夺走金蝉宝衣。”

    “哦?”吴七夕问声回应,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