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蜀相:截胡诸葛亮 » 第六十六章:日里狂歌,子义狂枪败文远

第六十六章:日里狂歌,子义狂枪败文远

    自昔战士多薄命,

    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

    看乘空、鱼龙惨淡,

    风云开合。

    “杀!”太史慈、张辽均是武艺高强之辈,自然要先声夺人,抢攻!

    “踏踏、踏踏!”张辽忍不住心中快意,今日自己就要击败太史慈!

    只见他坐骑大黑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就撞至太史慈的跟前。手中大刀化作一道扇形之面,挟着狂澜怒涛之力,奔向太史慈。

    “当!”两人一招交手,长刀与枪芒上溅起耀眼的火星。两人身形均微微一震,胸中气血激荡,五腑涌动,劲风四扫,刃气冲天,只将周遭地面刮出道道沟痕。

    两马交错,一瞬间,张辽感到胸腔气窒,几乎喘不过气来。太强了,宛如面对吕布!

    策马掉头,张辽虽然震惊,但还是与太史慈继续大战十来回。

    “嗯,张辽武艺也就如此!”太史慈暗道,十余回自己已经摸清楚张辽的水平。

    “呔!”张辽听一声暴喝,虎目怒睁,就感觉太史慈夹带杀气铺天盖地而来,恍惚中似乎四周全被杀气笼罩,空气如瞬间被抽干,令人几近窒息。

    “咻咻~”

    “吭~~”

    “枪出如龙!张辽,躺下吧!”太史慈一声大喝,手中盘龙枪爆发出极速,空气中传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激鸣。

    “这……”张辽只感觉迎面一团枪花铺面而来,完全看不到太史慈的身影,而自己大刀横劈,已经来不及回招,咽喉处传来冰冷的杀机。

    “噗!”张辽大吐鲜血,预想中的咽喉之痛没有来临,反而是自己腰背好似被数头巨牛碰撞,再也压制不住气血沸腾。

    原来,太史慈临时变枪,绕过张辽咽喉位置,回手一枪横打在张辽右后腰背处,雷击般的力量,涌入张辽的身子,如沾水的鞭子般抽击着他的五脏六腑。

    “好强!力道这么大?太史慈的武力竟超我如此之多!”刹那间,张辽心中大骇,之前的欣喜屑顷刻间烟销云散。

    “跑!”心下决定,张辽也不拨马回身,忍着剧痛,伏在马背上狼狈的冲回大营。心中却是十分悲凉,自己不是太史慈数合之敌!太史慈挡不住了!

    “咚……”李肃鼓声戛然而止,目瞪口呆看着张辽狼狈逃回的样子,心中顿时没了主意,“这,是太史慈太强,还是张辽太弱?这还不到十个回合啊!”

    “啊,二弟!怎么样?”张迅在发现二弟吐血就连忙提马迎接,发现张辽气血紊乱,口吐鲜血,心中大急。

    “兄长,快!挡不住!以大营为守,且战且退!”张辽说完,感觉脑海一黑,顿时失去知觉。

    “啊,二弟!二弟!”张迅急的冒汗,也来不及道出张辽的安排,直接大喊起来,“快!送吾弟回营!”

    “哈哈!传令,全军突击!”太史慈拍马返回阵中,见张辽竟然昏迷倒地,心中诧异,自己已经收力了啊。但机不可失,直接传令道:“子龙,左翼!佑维右翼!吴懿,正面,撞开营门!”

    “咕噜!”张绣忍不住心中震撼,张辽竟然不是军师数合之敌,要知道,张辽可是能与自己激战一百回合而不分胜负的啊。但来不及多想,军师下令,自然要遵从。

    “杀!”

    “杀!”

    “杀!”

    主将对战,对败者的坏处就显现出来了,侯成等人见张辽战败,哪还有战心,纷纷撤回大营,那就更无论手中兵卒了,在以赵云、张绣两人为剑尖的情况下,无当飞军立刻率军攻上张辽石泉大营左侧,喊杀声震天动地,张绣也不示弱,舍弃战马,直接飞奔而上营楼。吴懿带着冲车,再连续撞了十余次后,石泉大营全部洞开,太史慈大军如潮水般涌入营中。

    “传令!投降免死!”太史慈看着突破大营,心中没有任何意外,石泉大营扎营过十日,本就简陋,若张辽临阵指挥,自然可抵挡一阵,可惜其临时起意挑战自己,要不是自己收力,张辽恐怕得被自己生擒。

    “军师有令,投降免死!”

    “军师有令,投降免死!”

    石泉大营被冲破,将领又各自撤退,双重打击之下,张辽一万大军的斗志已是土崩瓦解,纷纷掉头败退,脚力快的跑出大营,聪明的找到马匹,疯狂向南乡逃命,实在没法走的,全部跪地投降。

    大营北侧,群龙无首的张辽大军蜂涌,将本来宽阔的道路堵死。

    “子都,快!救我!”李肃慌张不已,心中痛骂张辽无能,带着随声的几个亲卫,狼狈的跑向北门。

    “啊,督军!为何还没走?”侯成吃惊,太史慈刚破营,李肃就带着数十亲卫撤走,留下侯成三人抵挡,但哪里是赵云和张绣的对手,几乎是一触即溃。战场中,尤其是混乱场合,猛将的作用可以无限放大。

    “额……刚碰到一队人马,我亲卫被杀散,只好来找子都。”李肃解释道,“快,我们杀出北门,现在太史慈大军还没过来,只要杀开堵路的士卒即可,反正这些士卒都是汉中世族拼凑的。”

    “可否看见文远?”侯成问道。

    “我亲眼所见,张辽两兄弟弃营而走!”李肃眼睛一转,大声道,“就在前面,刚刚走出北门,这是应该逃出了,哼!身为主将,临阵而逃,当斩!”

    “休得胡言,文远岂是畏战之人!”侯成不信。

    “哎呀,子都,事已至此,吾所言有假对汝何利?千真万确啊!”李肃急道,“张迅带着张辽,以及他本部人马早就撤了……子都,不要耽误……不信,吾之亲卫可作证。”

    “嗯?”侯成看向李肃几个亲卫。

    “啊,这……”李肃亲卫本想说未曾看见张辽,就看到李肃一脸阴沉的看着自己,心中大骇,连忙道:“是,是,就在半柱香前,张迅将军带着张辽将军冲出去了!”

    “这……”侯成有问了几个人,答案都一致,心中将信将疑。

    “哈哈!侯成,哪里走!”这时,张绣带兵追来。

    “啊……快,子都!”李肃一听,赶紧叫住侯成。

    “撤!杀出去!挡路者死!”侯成果断下令,杀掉挡路者,此时不是追究之时。

    “杀!”侯成本部就是一千骑兵,其余所带兵员都是城固、南乡城世家豪强提供的,若是平时倒还可以拉拢一番,可危及时刻,杀气来自不会手软。

    “啊!自己人啊!”

    “不要啊……我是杨家之人啊……”

    “侯将军,我是城固李家的啊……”

    “杀!挡路者死!”侯成不管四周求饶声,凡事挡住自己面前的士卒,全部被砍死。

    “快!冲出去!”骑兵的威力还是很大,就在张绣追来之前,侯成就带着李肃杀出北门,然后快速向洋县逃去,以图尽快召集余部,赶回南郑,好叫吕布早做准备,这南乡、西城和洋县自然是守不住了。至于赵庶、李邹、张迅、张辽等人,那就自求多福了。

    “哼,侯成,算你跑得快!”张绣见侯成竟然逃出大营,心中大恨,只好寻找其他人挑杀。

    “哈哈!李邹,哪里逃!”张绣一枪将李邹打下马来,大声道:“来人,绑了!”

    “唉……”李邹心中一叹,忍着剧痛,想挣扎起身再战,可是周围扑来几个士卒,死死将自己压住。

    “李邹,张辽何在?为何不见之?”张绣问道。

    “哼!”李邹别过脸去,不愿说。

    “噢,骨气!”张绣道:“来人,带下去,稍后交由军师发落。”

    另一侧,赵云一枪挑翻一名将领,大声问道。“汝乃何人?可否愿降?”

    “愿降,愿降!吾明赵庶,乃侯成将军左校尉。”赵庶咽喉感受这刺冷的枪头,无奈道。

    “好!那就下令你部投降!”赵云收起长枪,但似乎有可以立刻刺下。

    “咕噜。”赵庶咽了咽口水,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说不出的美妙。

    “快!王兵,赵登,全部放下刀枪……”

    “可曾见张辽、张迅?”赵云见此人还是同姓,便收起长枪,心中好奇问道。自攻营,就没见过这两位,要说临阵脱逃那不符合张辽的性情。

    “张辽将军之前被你们军师打成重伤,一进营门就昏迷倒地,而后你们就攻营了,所以我军完全没有主将,各自为战,以至一败涂地。”赵庶叹气道:“就在营破之时,张迅将军带着昏死的张辽将军,往西门而去,可能出西门绕过山区,返回南乡城了吧……”

    “噢,难怪!呵呵,这张文定,倒是有急智,知晓我军肯定杀向北门截杀大军,而放松对西门的攻击力度啊!”赵云喃喃道,“善!赵庶,既然汝与吾同姓,暂且将你看管,等战后交予军师处理,如何?”

    “多谢将军!”赵庶这才知晓前面这位猛将也姓赵,莫非是赵云。

    “博均,此些降卒由你看押,等军师统一安排,吾且去追张辽!”赵云吩咐夏侯兰道。

    “子龙,多加小心!”夏侯兰嘱托道。

    “自是放心!”赵云一笑,随即策马,带着三百骑兵往西门追去。

    奔袭半个时辰,赵云终于发现敌情,只见前方道路丢满军旗、刀剑、甲胄和头盔,隔山差五,密密麻麻。

    “加速!”赵云再次加速,直觉告诉自己,张辽、张迅就在前方。

    可是前行两里,居然出现岔道,一条小路往北,沿着汉水,可至洋县,一条道西,可至南乡。

    “这,将军!怎么走?”一军候问起赵云。

    “军师常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据赵庶所述,张迅带有两千本部兵马,这些都是其生死兄弟,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可张迅应当不会疑兵之计才对!”赵云想了想到:“定是张辽苏醒!军师说起已经手下留情,就算是昏迷,几个时辰也足够醒!”

    “将军,如何走?往北是洋县,往西是西城,这张辽到底会往那边走?”军候再次问道。

    “此处距石泉如何?”赵云问。

    “将军,我们奔袭有小半个时辰,估计有二十里!”

    “二十里?张迅本部两千,又缺少战马,倒是能跑到此处,想必其定是发现追兵,才慌忙进行疑兵之策,混淆视听。”赵云分析道:“以残兵狂奔二十里,肯定跑不动了!若我是张辽,定会派人断后,可是我一路而来未遇任何人,所以张辽定在前方不远,最多不出十里,已是极限!除非其抛弃兵马,单骑而走!可是以张迅和张辽性格,肯定不会丢下本部的这些雁门老卒!

    “传令!不理会前方疑阵!左队,走右侧小路,往前探查十里,若有,则派人盯着,回来报我!若无,则迅速回来追上我!右队,随我走左侧小路,我猜,张辽就在前方西牛寨!”赵云决定分兵,小部北上,大部西进。

    “诺!”两队骑兵迅速分开,一路朝北,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