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若星麟剑记 » 第三十二回 一旨回都遇暗袭

第三十二回 一旨回都遇暗袭

    “圣——旨——到——”

    姬元广赶忙出去迎接。

    “无须多礼,无须多礼。”传旨老公是孟忠的心腹,也认得姬元广,见只有他一个人,问道,“哎,元烈兄弟呢?”

    姬元广心中惊疑:“小公公,还有余弟的事?”

    传旨老公笑着点点头:“快请他们出来吧。”

    姬元烈只得与梦芝一同出来。

    “姬元广、姬元烈接旨。”

    “草民姬元广、姬元烈接旨。”

    “诏:姬元广入御史台,领五品俸;姬元烈领六品折冲校尉,其妻梦氏,赐五品诰命。蜀路难行,特派一队护送,限年内入都。钦此。”

    姬元广接过,一脸疑惑:“小公公,这……”

    “姬大人,不请咱进去坐坐?”

    “哎哟,怠慢了,怠慢了,小公公,请。”

    几人落座。

    姬元烈召来两个留下来的忠仆,准备了些吃食酒果。

    “小公公,朝中有何动静?我早已赋闲,如何教我回都?”

    传旨老公面色有些忧郁:“姬大人,您怕是有麻烦了。俗话说‘无功不受禄’,您早就辞了官,本不会受这样的恩赐,实在是朝中有人想要对付您呀。还好,巴州府尹赵春峋大人、遂州节度使李廷珪将军也奉诏回都述职,或许此事别有转机。”

    “小公公,可知是哪些人搞的鬼?”

    “孟总管说,大概就是王昭远、伊审征这一派的人。……有些话,我是猜的。您想,您早已不问朝政,这些人没事对付您做甚?

    “朝堂奏对之时,那王昭远门生、伊审征侄子,叫木亮鑫的,诬告赵春峋、李廷珪谋反,便无端地扯上了您。看起来,你是受了这无妄之灾,不过总管觉得,恐怕没这么简单。而且,雀歆炎、莫田利也跳出来了。据说,这两人与安思谦、王处回那一班权臣走得很近……

    “况且,如今陛下派了一队,明是护送,实际上是监视。若您回去,自然无事,天子脚下,有人动手,也要掂量掂量。

    “若您不回去,恐怕有人从中发难,那时,便是陛下,恐怕也保不了你了。”

    姬元广也是心情沉重:“是呀,如今这一遭,只能回去了。多谢小公公提点。”

    “哪里的话!咱出发前,总管特意吩咐,要我好生传旨,您是我后蜀的中流砥柱,陛下其实也是想用您的。您也知道陛下的喜好,多少也准备些,总不至于拂了陛下的好意。”

    姬元烈见两人聊得差不多了,捧来一盘金子,要给传旨老公。

    传旨老公本来不想要,耐不过这对兄弟诚恳相送,便捡了两枚收下。

    护送队伍共有百人,此时驻扎在城外。领队的是个校尉。

    姬元广兄弟去了一趟,送了些肉菜美酒,又一人赠了十两银子。

    校尉那里,赠的是十两金子。

    这校尉是赵崇韬的人,他暗中提醒姬元广:“姬大人,务必小心巴州旧宅。严防有人做鬼。”

    姬元广也不是想不到,只是这个节骨眼,身边无人,防不胜防。

    兄弟二人回府已是卯时。

    梦芝小憩了一会儿,辛剑秋和侯愚在旁边陪着。

    五个人都修过内功,一日不睡也没事。不过梦芝有个小小的,偶尔会犯困。

    二人刚回来,梦芝便醒了。

    辛剑秋听说他们三个要去成都,不免有些担心:“既有军队,便不得不回了。可虽是军队,我仍旧放心不下。小师弟,你陪着走一趟吧。”

    “我正要回梓潼,也是顺路的。”侯愚笑着答应了。

    “如此便好。我离蝶谷,已有些时日,须得回去看看。”辛剑秋又看向梦芝,“妮儿,好生地!你可还有个小的!师父先回飞花一趟。你也莫要担心,若只是些杂事,来回也至多是两月功夫。”

    又对姬元烈说:“小子,一路好生伺候!若有万一,仔细你的耳朵!”

    吓得姬元烈双手捂耳,不住答“是”。

    辛剑秋趁夜回襄阳了。

    辰时初,天刚亮,姬府门前便围了许多人。

    都是些姬元广遣散的仆从。

    像姬府这样待遇好的主人家,上哪儿去找?于是这些人商量之下,便来堵门,想求个恩赐。

    如今姬元广等人将要回都,旧宅不得不弃,却又怕无人打理,若是混了些贼人进来,埋些大逆不道的玩意儿,那便是天大的杀局。

    因此,姬元广还是教他们重回旧岗,把旧宅交给三个忠实可靠的老仆打理,又暗中联络了千机门的人,代为照看。

    两兄弟邀了赵春峋同行,带着十来辆大车,和传旨太监、护送队伍一起慢悠悠地沿水路回成都。

    姬家兄弟入成都做官,举家搬迁,故而是绝不能轻装简行的。

    先前不曾准备,此时在江水附近招募大船装箱,并不容易。

    所幸,兵士们收了姬家的好处,也不催赶闹事。

    众人一连在江边高地住了七、八日,竟只招来三艘小船。

    那些大船似乎全都不见。

    漕运衙门的船,竟也全都被不知名的大户借用了。

    这几日天色晴朗,未曾下雨,土地干涸,晒死了不少草木。

    姬元广隐隐觉得不对劲,便与众人商议,舍了沿江水而上,借道岷江的路线,转由陆路自遂州入成都。

    这一日将尽,众人还未出巴州,便就地安营。

    姬元烈为了安全,白天补觉养神,入夜便守在梦芝身边。

    此夜有些燥热。

    营地四周,有些干草被踩的稀疏声响。

    侯愚早就醒了,只躺在车中,仔细听着。

    姬元烈以为是动物经过,并不在意。

    可这声音越来越密集。

    姬元烈连忙叫起梦芝、姬元广等人。

    守夜士兵也注意到了,连忙报警。

    不过三两个呼吸之间,便杀声四起。

    兵士虽然是身经百战,此刻也有些昏沉。两边互有死伤。

    姬元烈提剑守着梦芝,寸步不离。

    侯愚护着姬元广父子、赵春峋和传旨太监。

    姬麟跃想要上阵,被姬元广死死拉住。

    姬元广身边,多了一把剑。

    当然,按他自己说法,这是“防身”用的。

    姬元烈注意着四周的战况。

    突地,一阵寒意从背后闪过。

    姬元烈拔剑一扫,只听得金剑交鸣。

    来人一身夜行衣,蒙了面纱,但他的剑十分精美,剑身有影而无形,若非营地已点了火,恐怕难以看见。

    且来人功力深厚,交手之间,真气错乱,掀起阵阵热浪。

    换了一、二十招,那人似乎没了战意,退了。

    杀手也跟着跑了。

    姬元烈不敢去追。

    营中死了十几个兵士。虽然他们有朝廷的抚恤金,但姬元广还是出了一些安葬费。

    见众人无事,姬元烈才放心。

    “贤弟,今夜来的是什么路子?”

    “不知,但用的是承影剑。总感觉,像是试探……”

    梦芝慢慢过来,拉着姬元烈的手,勾勾他手心儿。

    姬元烈也反手握住。

    侯愚却在一旁坏笑着搅局:“老头子我看,八成是见不得你们这对小情人你侬我侬,哈哈哈哈。”

    梦芝羞了,跑回马车躲着。姬元烈便跟着去了。

    兵士们守卫更加严密。

    但下半夜,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