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若星麟剑记 » 第五十二回 赵普火烧南唐兵

第五十二回 赵普火烧南唐兵

    却说王审琦正要追击之时,竟又被淮水中的巨木阻隔。

    赵匡胤本想等王审琦拔除水中巨木,再做进攻,可转念一想:“此时狼烟已点,三军必定已强攻濠州,水寨不拔,届时来了援军,岂不要为众将耻笑?”

    正无奈间,王审琦轻装简骑,连夜来赵匡胤处商议。

    “元朗大哥,如今水路连番受挫,如何是好?”

    王审琦压低了声音。

    赵匡胤在大帐中来回踱步,不住叹息。

    王审琦急忙问道:“大哥为何叹息?”

    赵匡胤看了看他,郁郁不乐。良久,才沉重地说道:“此事原来不难,敌在我下,火攻为上。”

    王审琦听罢,立时便悟了,拍手大笑道:“大哥此计甚妙。”

    欲要起身出营,却被赵匡胤拉住。

    “仲宝且慢。”

    王审琦见他如此,心中已然猜到三分,也不催问,只等赵匡胤开口。

    “仲宝,此计我早已有之,却忘了一件大事!”

    “大哥,火攻有甚大事?不过是放些硝石木炭碎硫磺,趁风冲击而下,如今入冬,刮的都是北风……”

    “不错,其实不难,却唯独在这北风上……如今虽然入冬,可莫要忘了,冬至前后,必有一股东风!倘若放火之时,正好撞见,岂不烧了你?如今我便是在等这股东风过去,可濠州战事吃紧,若有援兵沿淮水而上,只怕……哎!”

    赵匡胤仍旧来回踱步,晃得王审琦心急。

    “大哥,则平可有妙策?”

    赵匡胤猛然立住了身形,却摇一摇头,又踱起步来:“则平弟昨日带了一千人南下,不知去做甚了。仲宝,如今只有加快清理巨木,强攻水寨。”

    王审琦虽然不愿强攻,也不得不依言行事。

    所幸,剩下的巨木,原本都在南唐水军营地之内,分布还算零散,也并不甚多。

    王、赵未得郭荣敕令,又怕冬至前后的“小阳春”,故而按兵不动,佯装受挫,只每日在淮水擂鼓呐喊,袭扰唐军。

    如此熬过了一、二日。

    至戊戌日,用过早食,赵匡胤正在大帐之中推演战局,却听兵士疾跑来报:“节度使大人,赵普将军回营了。”

    赵匡胤正要迎接,却见赵普紧随兵士而来。

    清退左右,赵匡胤执手问道:“则平,这几日教我好等!”

    赵普急忙打断,附耳轻言:“大兄,战机已至!”

    赵匡胤瞪大了眼,刚想问询,又被赵普打断。

    “大兄速速派人通知水军,准备轻巧木筏百架,其上密铺干稻草、硫磺、硝石、木炭之类,但要用小帆,以免木筏翻倒。木筏五架一组,互为连环。明日卯时,必起西北风!彼时,可先放七十架木筏纵火。待东南火起,再放余下的三十架。”

    言毕,也不理赵匡胤,又匆匆离营。

    赵匡胤心中郁闷。

    (则平说得轻巧,可如今这节骨眼儿上,教我哪里去寻硫磺、硝石?)

    刚出帐外,又听兵士来报:“节度使大人,赵普将军派人运来十几车东西,现已停在前军。”

    赵匡胤狂奔而去。

    (果真是!好个则平!)

    带队的将赵普的图纸亲手交到了赵匡胤手上。

    于是赵匡胤立刻传令三军,按照图纸批注,制作火攻木筏;又亲自去了王审琦处,只说如此如此,却不说是赵普的主意。

    王审琦闻言,却问:“大哥,如今不比周郎纵火,唐军可未曾铁索连环。此计虽好,只怕唐军见势不妙,立刻撤退,彼时火船停在江中,我等急进不得,反教唐人顺流南归,岂不可惜?”

    赵匡胤轻轻拍了拍王审琦的肩头,要他安心,劝道:“吾有把握。便是追不到,将南唐水军打回扬州,也算是为陛下减轻了压力。贤弟不必担忧,若有万一,为兄自会担了,怪不到你等头上。”

    王审琦也不再犹豫,传令水军上下,明日寅时点兵,卯时火烧南唐水寨。

    冬日入夜极早。

    赵匡胤教军士们早早安歇,以备明日之战,可他自己却怎么也睡不着,出了中军帐,在营中漫步。

    难得的朗天。

    有一勾眉儿似的月儿。

    有一片灿烂的星辉。

    赵匡胤觉得有一颗星分外的亮,但它小;又有一颗群星环绕的大星,可它却有些不太明亮。

    不觉恍惚。

    王审琦也睡不着。

    他出了船舱,看着漫天的星斗。

    可他看不懂。

    江海之上的旅人,除了借天星明月寄托思念,别无可求。

    寅时已至。

    水路两军齐齐点兵,预备作战。

    赵匡胤率军偷偷靠近南唐水军营地埋伏,又在阵前插了一杆军旗。

    眼见过了寅时七刻,还不见一丝北风,赵、王两个人,心中十分忐忑。

    寅时八刻,仍旧无风。

    赵匡胤紧紧攥住了佩剑,手心有些汗。

    点卯。

    淮水,仍旧一片平静。

    赵匡胤只觉心跳加速,竟如在三春之中。

    望着一动不动的军旗,他的额角,滑下了一滴汗水。

    (则平说卯时必有北风,如今不过刚刚点卯,尚有一个时辰,万不可自乱阵脚。)

    强制冷静下来,赵匡胤反而并不焦急了。

    一夜未眠,赵匡胤有些困意,闭目养神。

    不知过了多久,军中有人大喊:“起风了!起风了!”

    军旗迎风呼啸。

    赵匡胤立时睁眼,感知风向,心中大喜。

    (好大的一场北风!则平真乃吾之孔明!)

    王审琦见起了北风,立时下令,教前军放开木筏,中军发射火箭。

    木筏不过片刻,便行至南唐水军阵前。

    撞击声惊醒了南唐人。

    他们急忙备战。

    却见北边天上,有无数的光点,愈来愈近,愈来愈近。

    还未等南唐人反应过来,木筏便被火箭引燃。

    刹那只见,火焰便蔓延至整个水军前线。

    卯时,本当是最黑暗的黎明,如今却亮如白昼。

    燃着烈火的木筏,迅猛地沿江而下。

    爆炸一波接着一波。

    南唐人吓破了胆,一个一个卯足了劲儿,急忙沿水路撤退。

    一时间,顺风顺水,小小木筏竟然追不上南唐人。

    有中军“阻挡”,后军的南唐人,倒是毫发无伤。

    行不数里,只听“咚”“咚”好几声,此起彼伏。

    冲在前面的战船,似乎撞到了什么东西。

    跟在后面的船刹不住,一个接着一个地追尾了。

    有的翻了。

    有的栽了半截,插在淮水之中。

    有的撞坏了,卡在前船的船尾里。

    不待南唐人反应过来,只见两岸炮响,火光大起。

    这些南唐人肝胆俱裂,无心恋战,想要清理障碍。

    岸上一员儒将见了,微微一笑,背过身去,只挥一挥手。

    两岸火矢齐发。

    南唐人正想清理船上的火箭,他们哪里知道,阻拦他们的障碍,竟铺满了硫磺、硝石。

    刹那之间,火舌飞腾,将淮水两岸,映得红黄交辉。

    最前面的南唐人,连一声哀嚎都发不出,便炸得粉身碎骨。

    王审琦清理中军战场之后,立刻率水军追击。

    眼见前方火起,大喜,立刻教人将剩下的木筏全数放开。

    此时,南唐水军的“屁股”也着了火。

    弃船的弃船,跳水的跳水。

    终于有人想往岸上游。

    却被追来的赵匡胤大军,一刀一个。

    至此,濠州的南唐水师,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