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风枝叶第一部 » 第九章

第九章

    西魏东阳王元荣任瓜州刺史,与他的女婿邓彦一同前往瓜州。元荣死后,瓜州最有威望的大姓人家上表请求让元荣的儿子元康做刺史。邓彦于是杀掉了元康,篡夺了这个职位。西魏无力讨伐他,便任命邓彦为瓜州刺史。但多次征召他,他都不来,又与南面的吐谷浑勾结。西魏丞相宇文泰因为离瓜州路途遥远,很难兴师动众地讨伐他,便想用智谋征服邓彦。他派给事黄门侍郎申徽担任河西大使,密令申徽算计邓彦。申徽带领五十名骑兵前往瓜州,来到了瓜州后,就住在宾馆里了。邓彦见申徽没带什么随从,没有怀疑他。申徽派人暗中劝说邓彦归顺朝廷,邓彦不听从劝告,申徽又派人表示赞成邓彦留在瓜州的计策。邓彦听信了这些话,于是崐来到申徽住的宾馆。申徽事先已与瓜州的主簿敦煌人令狐整等密谋策划好了,在座位上捉住了邓彦,把他捆绑了起来;接着就宣读诏书安抚百姓和官吏,并且说:“大批人马随后就要来到。”瓜州城里没有敢乱动的。于是,申徽便把邓彦押送到了长安。宇文泰任命申徽为都官尚书。公元546年春季,正月,癸丑(初十),杨等人攻克了嘉宁城,李贲逃奔新昌的獠人地区,各路人马便停留在江口。二月,西魏任命义州刺史史宁为凉州刺史,前任刺史宇文仲和依然占据着凉州,不接受新刺史的取代。瓜州人张保也杀掉了瓜州刺史成庆来与宇文仲和呼应。晋昌郡人吕兴杀掉了太守郭肆,以此来响应张保。丞相宇文泰派遣太子太保独孤信、开府仪同三司怡峰和史宁一同讨伐叛逆。三月,乙己(初三),梁朝大赦天下。庚戌(初八),梁武帝临幸同泰寺,就住在寺里的临时官署中,讲读《三慧经》。夏季,四月,丙戌(十四日),梁武帝讲经结束,实行大赦,改换年号。这天夜里,同泰寺的塔起火,梁武帝说:“这是魔鬼造成的,应该大规模地做一些佛事活动。”文武大臣们都说好。于是,梁武帝下诏说:“道高魔盛,行善发生障碍,应该大兴土木,建造规模要超过以往。”于是便开始起造一座高十二层的佛塔;将要建成之时,正赶上侯景叛乱,便中止修建了。西魏史宁慰问安抚凉州的百姓和官吏,全州吏民都归顺了他,唯有宇文仲和占据着凉州城不肯投降。五月,独孤信派遣将领们在夜晚攻打城的东北角,自己统率壮士袭击城的西南角,黎明时分,攻克了凉州城。擒获了宇文仲和。当初,张保想要杀掉瓜州主簿令狐整,因令狐整很有声望,杀掉他会失去民心,所以张保尽管表面上尊敬令狐整,但在内心却非常忌恨他。令狐整假装亲近,依附于张保,便派人劝张保说:“独孤信的军队正在渐渐逼近凉州,凉州的形势孤立无援,十分危险,恐怕不能抵挡住独孤信的军队。应该赶快分派一些精锐部队援救凉州。但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在于将领的能力。令狐整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如果派他率领军队前往凉州,没有不成的事。”张保采纳了令狐整的建议。令狐整带领军队行军到了玉门,他召集起英雄豪杰,历数张保的罪状,带领骑兵返回瓜州袭击张保。他先攻克了晋昌,斩除了吕兴。然后攻打瓜州,当地人平素都信服令狐整,因此都叛离张保,向令狐整投降。张保逃往吐谷浑。大家商议后,一致推举令狐整担任瓜州刺史。令狐整对大家说:“我们因崐为张保叛逆作战,恐怕使全瓜州人都陷入了不义的境地,所以才共同讨伐他。今天我又被大家推举为瓜州刺史,这是明知错误而加以仿效,会罪上加罪啊。”于是,他便推举西魏派来出使波斯的张道义暂且主持瓜州的日常事务,并将情况上报朝廷。西魏丞相宇文泰让申徽担任瓜州刺史,召令狐整担任寿昌太守,加封为襄武男。令狐整率领他的宗族、同乡共三千多人进京入朝,跟随宇文泰征讨叛逆,他逐步升官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加官侍中。同年,东魏任命司徒侯景为河南大将军和大行台。张艳秋为副将辅助司徒侯景处理事务。7月23日梁武帝颁布诏书:“罪犯如果不犯有大逆不道的罪行,他的父母以及祖父母不被连坐。”在此以前,长江之南只有建康及三吴、荆州、郢州、江州、湘州、梁州、益州等地使用货币。其他的州和郡杂用谷物或帛等实物交换。交、广两地专门使用金银作为货币。梁武帝自己铸造了五铢钱和女钱,让这两种货币一起在市场流通,并且禁止使用各种古代货币。普通年间,又铸造了铁钱。从此民间私下里铸造货币的人很多,造成物价沸腾猛涨。做买卖的人竟至于用车来拉钱,而不再逐个算计。还有,从破岭往东,每八十文折合一百文,人们称它为“东钱”。江州、郢州以西每七十文折合一百文,被称为“西钱”。建康地区每九十文折合一百文,被称为“长钱”。丙寅(二十五日),梁武帝颁布诏书说:“朝四暮三,众猴便都高兴,名称不同而实际意思一样,但喜怒却不同。近来我听说外界大多用九陌钱,这样钱减少了,那么物价就会昂贵,钱充足了,物价就会低贱。并不是东西本身有贵有贱,而是人们的思想颠来倒去。说到边远地区,那里货币混乱的状况更是一天比一天厉害。这只能扰乱国家的制度,不会使百姓的财富增多。从今以后,应该在全国通用足陌钱。颁布命令的文书发出以后,以一百天为期限,在百日之外如果还有人违犯这一制度,就要服三年劳役。男子被罚到边远地区搬运东西,女子要以身抵押服劳役。”诏书颁布下去之后,百姓却不按这种制度去做。钱陌变得更少了。到了末年竟以三十五文算做一百文了。梁武帝年事已高,他的儿子们彼此互不相服,邵陵王萧纶任丹杨尹,湘东王萧绎任江州刺史,武陵王萧纪任益州刺史,他们的权力都跟皇帝一般;太子萧纲很忌恨他们,常常挑选一些精锐军队来保卫东宫。八月,梁武帝任命萧纶担任南徐州刺史。西魏调并州刺史王思政担任荆州刺史,并让他从诸将中推举一位可以代替自己镇守并州州治玉壁的将领。王思政推举了晋州刺史韦孝宽,丞相宇文泰采纳了他的意见。东魏丞相高欢率领崤山以东的全部兵马将要讨伐西魏。崐癸巳(二十三日),高欢便带兵从邺城出发,到晋阳与其他将领会师。九月,到达了玉壁,将玉壁包围起来。他们向西魏的军队挑战,西魏的军队却不出来应战。李贲又率领两万人马从獠人居住区出发,把军队屯集在典澈湖一带。他在那里建造了大量战船,充满了整个典澈湖。进攻李贲的各路军队都害怕他的战船,便停在了典澈湖口,不敢进入湖内。陈霸先对将领们说:“我军出征时间已经很长了,将士们疲惫不堪,况且我孤军无援,进入敌人的心脏地区,如果第一战打不胜的话,怎能指望活着回来!我们应该趁着他多次失利,人心没有稳定,而夷、獠都是些乌合之众,很容易被摧毁消灭,正应当共同出生入死,竭尽全力打败李贲。如果无缘无故地停留在湖口,机会就要失去了!”将领们听完陈霸先的话,都默默无语,没有响应。这天夜里,江水暴涨了七丈高,流到了典澈湖中。陈霸先率领他的军队顺流先进入湖中,众多人马在鼓声中一起呐喊冲杀。李贲的军队被打得惨败,逃进了屈獠洞里。冬季,十月,己亥(初六),梁朝任命前东扬州刺史岳阳王萧为雍州刺史。梁武帝没有选择萧他们几个兄弟,而立太子萧纲作为接班人,他在内心里觉得愧对萧,他对萧的宠爱仅次于对他的其他几个儿子。由于会稽这一地区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所以梁武帝让萧他们几个兄弟轮流担任东阳州刺史,用此来安抚他们。萧几兄弟在心里也感到忿忿不平。萧认为,皇帝人已经衰老,朝廷的政治中有许多毛病,于是,他便开始储备物资和财产,屈己下人,礼贤下士,在天下招募勇敢善战的人,他身边的人已达到几千人。因为襄阳的地理优势很大,它是梁朝大业的根基,梁武帝就是从襄阳起兵才夺取天下的,所以如果遇到天下大乱,就可以在此图谋大业。于是,萧便严格要求自己,抚慰、顺应百姓与官员们的心理,多次对他们实施恩惠,广泛听取大家的规劝和意见,他所管辖的地区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东魏丞相高欢的军队日夜不停地进攻玉壁,西魏的韦孝宽随机应变崐地抵抗东魏的进攻。玉壁城中没有水源,城中的人要从汾河汲水,高欢于是派人在汾河上游把水决开,使汾河水远离玉壁城,他们在一个晚上便完成了这一移汾工程。高欢在玉壁城的南面堆起了一座土山,想利用这座土山攻进城里。玉壁城上原来就有两座城楼,韦孝宽让人把木头绑在楼上接高,让它的高度常常高于东魏堆的土山,以抵御东魏的进攻。高欢见到这种情况,便派人告诉韦孝宽说:“即使你把木头绑在楼上,使楼高到天上,我还会凿地洞攻克你。”于是,高欢便派人掘地,挖了十条地道,又采用术士李业兴的“孤虚法”,调集人马,一齐进攻玉壁城北面。城的北面,是山高谷深的非常险要的地方。韦孝宽叫人挖了一条长长的大沟,以此长沟来阻截高欢挖的地道。他挑选了精兵良将驻守在大沟上面,每当有敌人穿过地道来到大沟里,战士们便都能把他们抓住或杀掉。韦孝宽又叫人在沟的外面堆积了许多木柴,贮备了一些火种,一旦地道里有敌人,便把柴草塞入地道,把火种投掷进去,并用皮排吹火。一经鼓风吹火,地道里的敌人全部被烧得焦头烂额。敌人又用一种坚固的攻城战车撞击城墙。战车所到之处,没有不被摧毁撞坏的,西魏没有一种武器可以抵挡它。韦孝宽便把布匹缝制成一条很大的幔帐,顺着攻车撞城的方向张开它,因为布是悬在空中的,攻车无法撞坏它。敌军又把松枝和麻干之类的易燃物品绑在车前的一根长竿上,又在其中灌油,点起火,用来烧毁韦孝宽的幔帐,并且还想烧毁城楼。韦孝宽便让人制造了一种很长的钩,并把它的刀刃磨得很锋利,等火竿快要到时,用长钩远远地切断它,附着在火竿上的松枝和麻干便都纷纷坠落。敌人又在玉壁城墙下四面八方挖了二十条地道,并在地道中用木柱支撑地上的城墙,然后放火烧掉这些木柱。于是城墙坍塌了。韦孝宽在城墙坍塌的地方坚起一些木栅栏来保卫玉壁城,敌人无法攻进城去。在城外,东魏攻打玉壁城的方法已经用尽,而在城内,韦孝宽抵御敌人的办法还绰绰有余。他又从高欢手里夺占了那座堆起的土山。高欢不知道怎么办好,就派仓曹参军祖劝说韦孝宽:“您独自一个人守卫这座孤城,西面又没有救兵,恐怕最终也不能保全它。为什么不投降呢?”韦孝宽回答他说:“我的城池坚固无比,士兵和粮食都富富有余,进攻的人是白白辛苦,而守城的人却以逸待劳,哪有一个月之内就已需别人援助的。我倒是担心你们这么多人有回不去的危险。我韦孝宽是个关西男子汉,一定不会做投降的将军的!”祖又对城里的人说:“韦孝宽享受着西魏的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倒还可以这样做,但其余的士兵和百姓,为什么还要跟他一起赴汤蹈火呢?”于是,便向城里射去赏悬捉拿韦孝宽所定的报酬数额,上面写道:“凡是能斩杀韦孝宽而投降的人,就拜他为太尉,并且加封他为开国郡公,赏赐万匹绢帛。”韦孝宽便在它的背面提笔写字射回城外,上写:“能杀掉高欢的人,也能得到同样奖赏。”祖是祖莹的儿子。东魏的军队对玉壁城苦苦攻打了五十天,战死以及病死的士兵总共达到七万人,全都埋在一个大坟墓里。高欢的智谋用尽了,也未攻下玉壁城,又气又急,因此得了疾病。这时,有颗流星坠落在高欢的军营中,东魏的士兵们都很惊怕。十一月,庚子(初一),东魏军队解除了围攻,离开了这里。原先,高欢曾另外派遣侯景率领军队进兵齐子岭。西魏建州刺史扬正在镇守车厢这个地方。他听到东魏向齐子岭进军的消息之后,害怕东魏侵犯邵郡,就率领骑兵前去抵御东魏军队。侯景听说杨来到,就让人砍了许多树木堆在路上,阻断了六十多里道路,仍惴惴不安,于是便回到了河阳。西魏大行台度支尚书、司农卿苏绰,秉性忠厚俭朴。他常常把消除人民的死丧祸乱当做是自己的责任,每天处理许多国家大事。丞相宇文泰对他推心置腹,非常信任,没有人能离间他们的关系。有时宇文泰外出,常常预先把一些签上名的空白纸交给苏绰。如果有必须要安排的事,可以根据情况加以处理,等宇文泰回来之后,苏绰告知宇文泰就行了。苏绰常常说:“治国之道,应该象慈父爱护孩子一样爱护百姓,要象严师训导学生一样训导百姓。”他经常与王公大臣们商议国家政务,从白天谈到夜晚,无论国事是大是小,他都了如指掌。最后积劳成疾而死。宇文泰对他的死深感悲痛和惋惜。他对王公大臣们说:“苏尚书一生廉洁谦让。我想按照他平素的志向办理他的后事,只怕众多吏民不理解我的用意。如果对他厚加追赠,又违背了我们以往的相知之心。该怎么办才好呢?”尚书令史麻瑶越次序先进言说:“节俭办理他的后事,便是表彰苏尚书美德的最好办法。”宇文泰采纳了麻瑶的意见。用一辆白色丧车载着苏绰的遗体,送回老家武功安葬,宇文泰和大臣们步行护送灵车走出同州城外。宇文泰在灵车后面把酒洒向大地,他悲恸地说:“尚书一生做的事,你的妻儿、兄弟不知道的,我都知道。这世上只有你最了解我的心意,也只有我了解你的志向,我正要与你一同平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