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风枝叶第一部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梁改元大宝

    梁大宝元年(五五0)正月初一,简文帝改元大宝,大赦。

    陈霸先进军南康

    大宝元年(五五0)正月,陈霸先自始兴出发,至大庾岭,南康土豪蔡路养率二万人于南野(今江西南康)阻拒之。路养妻侄肖摩河,年十三,单骑出战,无敢当者。杜僧明马受伤,陈霸先救起,授以所乘马,僧明上马复战,众军乘势攻之,路养大败,脱身逃走。霸先进军南康,湘东王绎授霸先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高洋篡东魏

    东魏武定八年(五五0)正月十八日,进太原公高洋位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三月十一日,再进丞相洋爵为齐王。于是高德政劝洋受禅。洋以告娄太妃,妃道:“汝父如龙,兄如虎,犹以天位不可妄据,终身北面,汝何人,欲行舜、禹之事乎!”洋以人心不一,遂遣高德政赴邺探诸公卿之意,高德政至邺,莫有应者。洋遂还晋阳。自是居常不悦。徐之才、宋景业等每日陈述阴阳卜筮,德政亦敦劝不止。谓宜以五月受禅。洋大悦,乃自晋阳回。高德政录在邺诸事,条进于洋,杨愔即召太常卿邢邵议制仪注,秘书监魏收草九锡、禅让、劝进诸文:五月初六日,东魏进洋位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众人知大势已定,无敢有异言者。初八日,司空潘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求入奏事,东魏孝静帝于昭阳殿见之。亮道:“齐王圣德钦明,万方归仰,愿陛下远法尧、舜。”帝敛容道:“此事推逊已久,谨当逊避。”又道:“若如此,当作制书。”中书郎崔劼、裴让之道:“制已作讫。”使侍中杨愔进之。静帝既签署,道:“朕居何处!”愔对道:“北城别有馆宇。”乃下御座,步向东廊,咏范晔《后汉书》赞,道:“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水作虞宾。”太尉彭城王韶等奉玺绶,禅位于齐。五月初十日,齐王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天保。十一日,封东魏主为中山王,待以不臣之礼。至此东魏亡。

    西魏尽有梁汉东之地

    大统十六年(五五0),正月,西魏杨忠国梁安陆,柳仲礼从襄阳驰归救之。魏诸将恐仲礼至则安陆难下,请急攻之。忠乃选骑二千,衔枚夜进,击败仲礼于漴头,(在湖北安陆西之石漴村,亦名潼头),获仲礼及其弟子礼,尽俘其众。马岫献安陆,别将王叔孙献竟陵;皆降于忠。于是汉东之地尽入于魏。

    肖绎为西魏附庸

    大宝元年(五五0)二月,杨忠乘胜至石城(今湖北钟祥),欲进逼江陵,湘东王绎遣舍人庾恪劝说忠道:“詧来伐叔,而魏助之,何以使天下归心!”忠遂停湕北。绎遣舍人工孝祀等送子方略为质以求和,魏许之。绎与忠盟,道:“魏以石城为封,梁以安陆为界,请同附庸,并送质子,贸易相通,永敦睦邻。”忠乃还。

    侯景攻梁诸藩镇

    大宝元年(五五0)二月至十一月,侯景遣任约、于庆等率众二万攻诸藩镇。二月,侯景遣侯子鉴率水师八千,自率步兵一万,攻广陵,克之,以子鉴为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三月,鄱阳世子嗣与任约战于三章,约败走;七月,于庆略地至豫章。初,鄱阳王范既卒,巴西侯瑱自据豫章,侯瑱拒庆力屈,降之,庆送瑱至建康。同月,邵陵王纶闻任约将至,使司马蒋思安率精兵五千袭之,约军溃败;思安不设防,约收兵袭之,思安败走。九月,任约进犯西阳(今湖北黄冈)、武昌。邵陵王纶引齐兵未至,移营马栅,距西阳八十里,任约闻之,遣叱罗子通等率骑二百袭之,纶不为备,策马逃亡。任约遂占据西阳、武昌。十一月二十一日,徐文盛军至贝矶,任约率水师近战,文盛大破之,斩叱罗子通,侯景遣宋子仙等率兵二万助任约,以约守西阳,久不能进,自出屯晋熙。

    侯景严防简文帝

    大宝元年(五五0),梁简文帝自即位以来,景防范甚严,外人不得进见,唯武林侯谘(帝侄)及仆射王克、舍人殷不害,皆以文弱得出入卧室,帝与之讲论而已,及会理(帝侄,以行刺侯景不成,被杀)死,克、不害惧祸,稍疏远帝,独谘不离帝,朝拜不断,景厌恶之,使谘之仇人刁戍杀之于广莫门外。简文帝即位时,景与帝登重云殿,拜佛为誓道:“自今君臣两无猜贰,臣固不负陛下,陛下亦不得负臣。”乃会理谋泄,景疑帝知之,故杀谘。帝自知不久,指所居殿谓不害道:“庞涓当死此处。”

    侯景自封“宇宙大将军”

    大宝元年(五五0)十月十九日,侯景自加封“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以诏文呈上。帝惊道:“将军乃有宇宙之号乎!”

    齐帝高洋励精图强

    天保元年(五五0),齐帝高洋初立,锐意图治。赵道德以事贿嘱黎阳太守房超,超不发书,棒杀其使;齐主以为宜,命守宰各设棒以杀贿嘱之使。久之,都官中郎宋轨奏道:“受使请求贿赂者,犹可诛之,身枉法者,何以加罪!”乃罢之。洋简练六坊之人,每一人必当百人,保其临阵必死,然后取用之,谓之:“百保鲜卑”。又选汉人之勇力绝伦者为“勇士”,以备守边要。又将户籍分为九等,户有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富者纳税赋,贫者出役力。司都功曹张老上书请定齐律,诏准右仆射薛琡等取魏《麟趾格》,再讨论而增删之。

    冯宝妻洗氏助夫讨叛

    先是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四三六),燕昭成帝奔高丽,使其族人冯业以三百人浮海奔宋,因留新会。自业至孙融,世为罗州刺吏,融子宝为高凉(今广东阳江)太守,高凉洗氏世为越族酋领,部落十余万户,有女,多谋略,善用兵,诸洞皆折服;融聘为宝妻。融虽累世为刺史,但非其土人,号令不行;洗氏约束其本族,使从汉民礼,每与宝决断讼狱,首领有犯者,虽亲戚亦不纵容,由是,冯氏始得执行政事。梁大宝元年(五五0)六月,高州刺史李迁仕占据大皋口,遣使召宝,宝欲往,洗氏阻止道:“刺史无故不应召太守,必欲诈君共反耳!”宝道:“何以知之?”洗氏道:“刺史被召援台城,乃称有疾,铸兵甲聚众而后召君;此必欲以君为质以调君之兵,愿且勿往以观其变。”数日,迁仕果反,遣主帅杜平虏率兵入灨石,以鱼梁为城以逼南康(今江西赣州),陈霸先使周文育击之。洗氏谓宝道:“平虏,猛将也,今入灨石与官军相拒,势不得还,迁仕在州,无能为也。君若自往,必有战斗,宜遣使卑辞厚礼告之道:‘身未敢出,欲遣妇参。’彼闻之,必喜而无备。我率千余人,步行担杂物,扬言以财物赎罪,得至栅下,必破之矣!”宝从之。迁仕果不设防,洗氏袭击,大破之,迁仕逃保宁都。文育亦击败平虏,据其城。洗氏与霸先会师于灨石,还,谓宝道:“陈都督非常人也,甚得众心,必能平贼,君宜厚资之。”

    西魏初作府兵

    西魏大统八年(五四二),宇文泰“初置六军”,按相传“周制”,每军一万二干五百人,兵源于关陇豪右之亲党乡里,其帅亦由大小豪右充之,实质是由氏族血缘关系组成之地方军队,只系最早之“府兵”。此七、八万人,于次年(五四三)邙山战役中,被歼过半。自后泰蓄心创建更完整之“府兵”,至大统十六年(五五0)已粗具规模,史称是年西魏“作府兵”。当时最高统帅合称“八柱国”。魏初本设有“柱国大将军”之官,及尔朱荣为之,地位提高在丞相上。荣败,此官遂废。大统三年(五三七),西魏文帝复以宇文泰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官,凡八人,即安定公宇文泰,广陵王元欣,赵郡公李弼,陇西公李虎(唐高祖李渊之祖),河内公独孤信,南阳公赵贵,常山公于谨,彭城公侯莫陈崇。八人中以宇文泰总百揆,督中外诸军;元欣以宗室宿望,从容禁闼而已。馀六人则分统“六军”,每人各统二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每大将军又各统二开府将军,共二十四开府;每开府各领一个军,故实际有二十四军,比大统八年“初置六军”时,人员多了四倍。每个“军”下还设有仪同将军、团大都督、旅帅都督、队都督等中下级军官。这一年,西魏全国还只设一百个“府”,籍民之有才力者为府兵,其本身之租庸调,一切蠲免。以农隙讲阅战阵(亦兵亦农),其马畜粮备,悉由六柱国统筹,其征集、行役、退免等事务,每府设一郎将主之。此系西魏时府兵制,至北周时已有变化,隋唐之际则由发展完备以至于衰亡。

    公元551年春季,正月,新吴人余孝顷率领军队抵抗侯景。侯景派于庆去攻打他,没有打赢。

    庚戌(初五),湘东王萧绎派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率兵二万从江夏急行军去武昌,接受徐文盛指挥。

    杨乾运攻下了剑阁,杨法琛退却守卫石门,杨乾运进据南阴平。

    辛亥(初六),北齐国主高洋在圜丘祭天。

    张彪派他的部将赵棱包围钱塘,孙凤包围富春,侯景派仪同三司田迁、赵伯超去救援,赵棱、孙凤兵败逃跑。赵棱,是赵伯超哥哥的儿子。

    癸亥(十七日),北齐国主高洋去藉田举行耕种仪式。乙丑(十九日),祭祀太庙

    西魏杨忠围困汝南,李素战死。二月,乙亥(初一),汝南城被攻破,杨忠抓住了邵陵携王萧纶,杀了他,把他的尸体扔在江岸边。岳阳王萧取回尸体予以埋葬。

    有人告发北齐太尉彭乐阴谋造反。壬辰(十八日),彭乐因此而获罪被杀。

    北齐派散骑常侍曹文皎出使江陵,湘东王萧绎派兼散骑常侍王子敏回访。

    侯景任命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张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左仆射,索超世为尚书右仆射。侯景设置三公一级的官,一次任命的人数往往以十人计,而任命为仪同的官员则尤其多。侯景把宋子仙、郭元建、张化仁视为辅佐王命的第一等功臣,让王伟、索超世当军师负责谋略,让于子悦、彭隽掌管军事上的决策,陈庆、吕季略、卢晖略、丁和等人充当爪牙。梁朝旧人被侯景重用的,有从前的将军赵伯超、前制局监周石珍、内监严、邵陵王的记室伏知命。其他的如王克、元罗以及侍中殷不害、太常周弘正等人,侯景由于他们深孚众望,因此给予尊位,但不让他们担任要害职务。

    北兖州刺史萧邕密谋投降西魏,侯景杀了他。

    杨乾运的部队进据平兴。平兴是杨法琛治理的地盘。杨法琛退却保卫鱼石洞,杨乾运烧毁平兴城后收兵返回。李迁仕收罗部下,重整军队,回师进攻南康。陈霸先派他的部将杜僧明等迎战,活捉了李迁仕,砍了他的头。湘东王萧绎派陈霸先进兵攻取江州,任命他为江州刺史。

    三月,丙午(初二),齐国襄城王萧去世。

    庚戌(初六),西魏文帝元宝炬去世,太子元钦立为皇帝。

    乙卯(十一日),徐文盛等攻克武昌,进军芦州。

    己未(十五日),北齐任命湘东王萧绎为梁国的相国,设置梁国台省,总领百官,秉承皇帝的命令办事。

    北齐司空司马子如自己要求封王,国主高洋勃然大怒,庚子(疑误),撤掉了司马子如的官职。

    任约报告他那儿军情危急,侯景亲自率领军队向西进发,携带太子萧大器作为人质随军出发,把王伟留下来守卫建康。闰月,侯景的军队从建康出发,从石头到新林,兵船密密麻麻,头尾相连。任约分出一支部队在齐安袭击打败了定州刺史田龙祖。壬寅(二十九日),侯景的军队抵达西阳地界,与徐文盛的部队对峙,双方在大江两岸修筑营垒。癸卯(三十日),徐文盛发动攻击,大破侯军,用箭射中了侯景的右丞库狄式和,使他坠水淹死。侯景逃跑回到兵营。

    夏季,四月,甲辰(初一),西魏把魏文帝安葬在永陵。

    郢州刺史萧方诸,年十五岁,行事鲍泉由于生性平和软弱,所以常常被萧方诸侮慢轻视,有时让他伏在床上,拿他当马骑。

    萧方诸仗着徐文盛的部队在近旁,就不再设防,每天以玩樗争输赢和喝酒来寻欢作乐。侯景听说江夏守备空虚,乙巳(初二),派宋子仙、任约率领精锐骑兵四百人,从淮河以南偷袭郢州。丙午(初三),刮着大风,下着暴雨,天色阴沉,郢州城里有人登上土坡望见贼兵已到,急忙报告鲍泉说:“敌人的骑兵来了!”鲍泉说:“徐文盛的大军就在城下,贼兵哪能飞到这里?

    可能是王手下的士兵回来了。”过了一阵,跑来报告军情危急的人多起来了,鲍泉才命令关上城门,但门未关上,宋子仙等人已经进城。这时,萧方诸刚刚坐在鲍泉肚子上,用五色彩线编结着鲍泉的胡子。看到宋子仙来了,萧方诸跪拜着迎接,而鲍泉则躲在床下。宋子仙低下头一探,看到鲍泉的白胡子间夹杂着彩线,感到很惊讶。于是把鲍泉抓起来,连同抓获的司马虞豫,一块送到侯景住的地方去。侯景因为遇到顺风,在长江中流扬帆急驶,这样就超越了徐文盛等人的军队,丁未(初四),进占江夏。

    徐文盛的军队因害怕一下子就溃散了。徐文盛和长沙王萧韶等人一起逃回江陵。王、杜幼安因为家在江夏,就投降了侯景。

    春季,公元552年正月,湘东王任命南平内史王褒为吏部尚书。王褒是王骞的孙子。

    北齐军队多次侵犯侯景的边疆地区,甲戌(初五),侯景派郭元建率领步兵进军小岘,侯子鉴率领水军向濡须进发,己卯(初十),抵达合肥。北齐人关着城门,不出来迎战,郭元建、侯子鉴只好引兵退回。

    齐主连年出塞,给事中兼中书舍人唐邕练习军书,自督将以降劳效本末及四方军士强弱多少,番代往还,器械精粗,粮储虚实,靡不谙悉。或于帝前简阅,虽数千人,不执文簿,唱其姓名,未尝谬误。帝常曰:“唐邕强干,一人当千。”又曰:“邕每有军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异人也!”宠待赏赐,群臣莫及。

    北齐国主文宣帝高洋连年出塞用兵,给事中兼中书舍人唐邕钻研谙习兵书,举凡军队中自督将以下的将领们效劳军队的经历以及四方军士战斗力强弱、崐人数多少、轮流驻防调动往返情况、兵器精良与否、粮草储备多少,等等,没有不熟谙于心的。有时在文宣帝高洋面前检阅军队,虽然有好几千人,但他不拿文簿,高声点名,从没出过差错。文宣帝常说:“唐邕精明强干,一个人顶一千人用。”又说:“唐邕每当处理军中事务时,手里写着文书,口里条分缕析地说着处理意见,耳朵又听着汇报,手嘴耳并用,实在是异人呀!”因此,对唐邕特别恩宠赏赐,其他臣子们没有比得上的。西魏将领王雄攻取了上津、魏兴,东梁州刺史安康人李迁哲战败,投降了王雄。

    突厥人土门袭击柔然国,大获全胜,柔然头兵可汗自杀,他的太子庵罗辰和阿那的堂弟登注俟利,还有登注俟利的儿子登注库提一起率领部落民众投奔北齐。剩下的部落民众又拥立登注俟利的次子登注铁伐为头领。土门自加封号为伊利可汗,给他妻子的封号是可贺敦,子弟们则叫做特勒,其他带兵的人都叫做设。

    湘东王命令王僧辩等向东进军,攻击侯景。二月,庚子(二十六日),各路大军从寻阳出发,兵船从头到尾达几百里。陈霸先率甲兵三万,舟舰二千只,从南江出湓口,和王僧辩会师于白茅湾。两军将士筑坛歃血,一起宣读盟文,人人都慷慨激昂,涕下沾衣。癸卯(初四),王僧辩派侯袭击南陵、鹊头这两个敌军的戍所,取得了胜利。戊申(初九),王僧辩等驻扎在大雷,丙辰(十七日),从鹊头出发。戊午(十九日),侯子鉴率军从合肥回到战鸟,发现西边的湘东王萧绎的大军已经突然来了,他又惊又怕,赶快逃回了淮南。

    侯景手下的仪同三司谢答仁在东阳攻打刘神茂,程灵洗、张彪都督率将士去救援。刘神茂想独占战功,就不许他们去援救,自己在下淮扎营。有人对刘神茂说:“贼兵最擅长野外作战,下淮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四面受敌,不如占据七里濑为好。占了七里濑,贼兵肯定不能打进来。”但刘神茂不听。刘神茂手下的副将大多是北方人,和刘神茂不同心协力。别将王晔、郦通一起占据外营,投降了谢答仁。刘归义、尹思合等人弃城逃跑。刘神茂孤军陷入危境,辛未(疑误),也投降了谢答仁。谢答仁把他押往建康。

    癸酉(疑误),王僧辩等抵达芜湖,侯景守将张黑弃城逃跑。侯景听到消息,很害怕,连忙发布诏书赦免湘东王萧绎、王僧辩之罪,对此大家都暗自嘲笑。侯子鉴据守姑孰、南洲以抵抗萧绎的军队,侯景派他的党羽史安和等带二千名士兵前去助战。三月,己巳朔(初一),侯景发布诏书要亲自到姑孰前线去,又派人告诫侯子鉴说:“西边的士兵善于水战,你别和他们在水上争输赢。往年任约吃败仗,就因为和他们拼水战。如果能设法在陆地上和他们打崐一仗,就一定可以破敌。所以,你只须在岸上安营扎寨,把船只摆在水边等待他们前来就是了。”侯子鉴听了告诫,就舍舟登岸,关闭军营大门,不轻易出来。王僧辩等人在芜湖停兵十几天,侯景党徒大喜,告诉侯景说:“西边来的军队害怕我军强大的实力,看样子要逃跑,如不出击,就会让他们溜了。”于是侯景又命令侯子鉴作水战的准备。

    丁丑(初九),王僧辩等抵达姑孰,侯子鉴率领步、骑兵一万余人渡过水洲,在岸上挑战,又用狭长的船千艘装载战士。王僧辩指挥小船,让它们都退缩到后头去,只留大兵舰在两岸夹江停泊。侯子鉴的士兵们以为敌军水师要退却了,争着出来追赶。这时,王僧辩指挥大兵舰截断了侯军的归路,呐喊鼓噪,从两边夹击侯子鉴的部队,在长江中间作战。侯子鉴大败,士兵跳入水里淹死的有几千人。侯子鉴只身一人逃脱,收罗溃散的残兵逃回建康,据守东府。王僧辩留下虎臣将军庄丘慧达镇守姑孰,自己带兵乘胜挺进,历阳戍所的守将出迎而降。侯景听到侯子鉴大败的消息,大惊失色,泪流满面,拉过被子躺下,过了很久才起来,叹息着说:“侯子鉴,你可把老子给坑了!”

    庚辰(十二日),王僧辩督率各路水兵抵达张公洲。辛巳(十三日),乘潮涨进入秦淮河,挺进到禅灵寺前面。侯景召来石头津的首领张宾,让他集中秦淮河的大小船只和出海的巨舰,装满石头沉入江里,堵塞住秦淮河口。然后指挥军队凭借秦淮河防线修筑城墙,自石头到朱雀街,十几里长的防线,城墙和守望楼密密相连。王僧辩向陈霸先请教破敌之计。陈霸先说:“从前柳仲礼几十万大军隔水而坐,屯兵不前,韦粲驻在青溪,也竟然不渡河登岸进攻。这样,贼兵登高眺望,里里外外一览无遗,所以能打败我们的军队。现在我军要包围石头,一定得渡河到北岸去才能合围。诸位将领如果不能抵挡敌军的锋芒,我要求先去北岸扎营立栅。”壬午(十四日),陈霸先在石头城西面落星山扎营筑栅,其他军队依次接连修了八个城堡,一直沿伸到整个石头城西北面,形成包围之势。侯景担心西州退路被截断,亲自率领侯子鉴等也在石头城东北面筑起五个城堡以扼守大路。侯景派王伟守台城。乙酉(十七日),侯景杀了湘东王的长子萧方诸和前平东将军杜幼安。

    刘神茂被押送到建康,丙戌(十八日),侯景命令准备一口大铡刀,先把刘神茂的脚塞进去,一寸一寸地铡他,一直铡到头。刘留异表面上与刘神茂合伙而实际上偷偷与侯景相通,所以能够免遭这场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