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再回首1982 » 第43章 卖茶叶

第43章 卖茶叶

    “这个我们没法现在给你答复,需要回去商量。”

    既然要申请,那就更进一步,张安说:“如果可以,鹏城、莞城、广城,三个城市各一所,同等规模的。”

    “我们商量后给你答复。”

    “这是我香江公司的电话号码,希望尽快,我好早些找工程队开建,我用外汇支付。”

    另一人开玩笑问:“教师工资,你是不是也准备用外汇啊?”

    张安说:“不仅用外汇,优秀教师,工资对标香江。”

    “这么搞,好老师还不都过来了,你每个年级一千人,也就二十个班,三所学校也不够啊!”

    张安说:“没事,我有办法限制学生数量。”

    前世各大城市五花八门的积分落户规定,灵活套用几条就好了,当然是反向套用。

    “我们的合同什么时候签?”

    张安说:“年后初六,还在这里。”

    “好,听小倪说,你下个月结婚,太贵重的礼物,我们送不起。特意挑了几个书法不错的,作为代表,写了几幅字,聊表庆贺。”

    张安应景微笑接过,逐个打开看,不外乎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琴瑟和鸣之类的,又收了起来:“如果谈的不理想,是不是不准备拿出来?”

    明明看不上这些,脸上还得笑着糊弄,装出喜欢的模样,比演员辛苦多了。

    “心里知道就好,别说出来。”

    下午,张安去找了刘东。

    “这几个月,感觉怎么样?”

    刘东笑着说:“看上去比之前轻松了一些,还是之前说的,业务范围太大,太费神。”

    “那你有没有感觉比之前进步了一些呢?比方说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在可以想到很多解决方式,这也是一种进步。就像卖油翁说的那样,唯手熟尔!”

    “哈哈,也就在你面前说说,实际感受很好。”

    也是,在熟悉的人面前,适当的说点心里话。

    张安转化换题:“印象中,内地茶叶中碧螺春、铁观音等,这些种类挺出名,但是没有知名的品牌。我想把各个种类有传承手艺的行家招聘一部分过来,将制作茶叶的过程,挑一部分,优化成机械流水线工艺,以扩大产量。再在产品外包装和广告宣传片方面花大力气,营造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简称高大上)的氛围,做一个知名、高档的茶叶品牌出来。你抽调一些人,去做这事。”

    八九十年代,很多白酒,就是这么做的。相比勾兑,他还请了制茶名家,算是有点地道。

    后来出了个收智商税的茶叶,手法堪比勾兑。

    “好。我虽然没喝过好茶叶,但是知道,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口感可能没有手工的好。”

    “有行家把关,口感如果还比不上普通茶叶,他们的价值如何体现?分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的全手工,限量供应,物以稀为贵。这茶不是用来喝的,送礼专用。外包装颜色和每个品类的名字,也要显得高大上。具体的策划,去香江的奢侈品公司挖人。”

    “好的。”

    “定价方面,低档的,一克50元;高档的,一克500元。每包茶叶50克,小包外面有大包。国外售价,把计价单位改成美刀。”

    以后阿尔诺在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商场中,将会出现茶叶这个产品。

    此时内地月平均工资:35元。

    刘东吃惊:“好家伙,你这是软黄金啊!”

    估计他想问:能卖掉吗?

    呵呵。

    前世某些品牌的包包、鞋子,按普通人的方式,“正常使用”几个小时,就会坏掉。

    偏偏有人还因此打电话质问客服,对方的回答也很中肯:这些产品不是用的,只是买来展示给别人看的。

    意思是:这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如果真正要买包包、鞋子,路边摊上的更实用。

    屡见不鲜的类似报道、解读,影响其销量了吗?

    没有。

    “仅仅在包装上体现奢侈,那不是真正的奢侈,只是精美,价格要与之匹配,那些人买的是面子,我们要满足他们。这个价格不是固定的,要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上涨。人挖过来之后,策划方案尽快做出来给我看,这个事情,各项工作要在明年五月份之前完成。”

    刘东算了下,还有半年,时间应该够用:“好。再成立一个公司,还是挂在现有公司名下?”

    “在香江再成立一个离岸公司。”

    茶叶公司的收入,将来或许只拿出很小的一部分,即可满足三所学校的日常开支。

    既然做出一个高档的品牌,那么不介意做第二个。

    张安说:“再找几个香江员工,让他们出面,委托内地大企业,用两年时间,在各个省会城市,大面积购买三环以内空地或者空房子,我们用外汇支付,相信有很多企业抢着来为我们服务。购买的条件之一,这些地方三十年内,不得强迫我们开发。”

    1980年元旦,鹏城诞生了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由鹏城房地产开发公司与香江房企合作开发,前者出地,后者出资。协议规定,竣工获利后,前者占85%

    有此先河,现在开发,时机不对。

    真正的商品房开发,从1998年开始。

    “我们去年已经开始在每个城市兴建五栋大楼,预计明年盖好。再说了,如果衙门搬地方,现在的三环,以后就不是了,这个防不胜防。”

    张安说:“我知道,那个是商用的。现在买的,以后开发成商业化住宅小区,打造得像茶叶那样的云端高价产品,衙门搬不搬,不重要。”

    即便搬了,这些地,实在不想用,到时候再卖掉,扣除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部分,估计也能赚不少。

    “这个放到肯特名下吗?”

    “对的。我们之前做的红薯条,还记得吗?”

    刘东回味道:“记得,你们的被子和厚衣服还在我老家放着!”

    “哈哈,稍后我把制作流程写下来,你再找几个人,去内地,找个企业挂靠,购买一些烘焙设备,就地生产,包装漂亮一些。魏凯那边如果卖不完,给我二哥打电话,让他派人考察下漂亮国的市场。这个项目,是用来帮助村民改善生活的,不图赚钱。如果有盈余,那就逐步提高红薯的收购价。”

    “好,这个我喜欢。第一批卖红薯的村民,岂不吃亏?”

    “多想几个不让他们吃亏的办法。”

    刘东嘿嘿笑道:“好。”

    “不要凭喜好去做事,我以后会开很多公司,做很多事情,不是所有的业务都能让你兴奋。”

    “好的,道理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