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资明 » 第二十一章 疯狂的京师

第二十一章 疯狂的京师

    大明京师、

    地安门对面的东海酒楼。

    老板娘沐儿拿着她夫君王资提前分好的大包小包,将这些大包小包分发给了面前每一个锦衣卫派销员。

    “这是刘府的调味品,一口价,十两。”

    “这是英国公府的调味品,一口价,二十两。”

    “这个是?对了,我想起来了,这个是韩府的调味品,一口价,十五两。”

    沐儿将一小包各种化工产品调味品分发给了身边的锦衣卫。

    这些调味品基本上都是王资用粗犷的重工业制作法制作出来的调味品,各种重金属残余就不说了,还饱含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中的副产物。

    王资保证所有长年吃自己调味品的顾客一定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

    因为他们就活不到晚年。

    王资这也算是提前五百年干了烟草的工作——挣钱的同时还适当的避免了人口老龄化。

    至于京师各个清高文官们的府邸,有没有联合起来抵制王资这条“腌狗”的生意呢?

    人类连烟草、酒精、sex都戒不掉,还指望能戒口舌之欲的食品添加剂?

    食欲可是人类最根本的欲望。

    沐儿将大大小小的调料包分发结束后,这些锦衣卫就拿着调料包转手去勒索各个府邸上的管家们了。

    十来两的东西这些锦衣卫能卖出去四五十两,反正京师的贵人们都是被藏富的“民”,一个个都肥的流油。

    更重要的是,这些下人高价购买调味品除了是满足府中老爷们的口舌之欲外,还能讨好一下如今越来越势大的八虎。

    甚至有一些官员就是靠这条天价调味品的路子,搭上了八虎这条大船。

    与此同时王资独特的现代化工知识保证了这些商品的垄断,

    垄断与权势的结合成为这些食品添加剂盈利的根本。

    依靠京师内大大小小的豪门的口舌之欲,王资的资金链终于扭亏为盈。

    可看见了商机的王资却不打算就这么收手。

    化工调味品的市场还是小,而且每月几十两上百两的开销这些大户人家也早晚会觉得是一笔负担。

    王资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事情还要从几天前说起。

    自从刘瑾回到京师重掌大权后,杜勇水涨船高,从东厂一名比较小透明的世袭掌刑千户,一跃成为了整个东厂声望最高的掌刑千户。

    借着刘瑾的名号,杜勇趁着刘瑾在京师内清除异己的同时,“公平公正”的“高价”收购了不少京城内的产业。

    正常情况下,京城内大部分娱乐产业,例如青楼、酒楼、赌场等等场所,都是“民间”自营的产业。

    可问题来了,家里面没点硬气的亲戚撑门面,这些不怎么合法的产业开的下去吗?

    按照严格的大明律来说,不论是青楼、还是赌场,都是违背大明律的律法的。

    京城又不同于繁华的江南地区,江南地区天高皇帝远,哪怕是锦衣卫去江南查案,都不敢在江南地区对当地的青楼老板吆五喝六。

    在京师没点尚书、阁老或者国公撑腰的娱乐场所能抗住锦衣卫、东厂西厂以及二十一卫所巡逻队的轮番“抽查”吗?

    就算青楼里的姑娘都不吃不喝,再把自己的卖身契贴给这些搜查的官爷们,也不够这些官爷们的劳苦费与孝敬钱。

    在大明,没有一个六部尚书的老舅,还是不要在京城里开什么乱七八糟的娱乐场所,

    像王资最开始的时候,就连进京城摆摊的资格都没有,搭个破茅草屋,在城墙根底下卖点几文钱的小食。

    京城里达官贵人又不比江南地区的少,他们也需要娱乐来消遣他们的时间,

    有需求就有市场,就算是太祖洪武大帝重生,也挡不住京城里的娱乐业繁华。

    如果真有一个皇帝敢和京城内所有娱乐产业的收利者为敌,那么大明的宫后苑也不建议多一个易溶于水的皇帝。

    考虑到这些产业再怎么掩饰也是非法的产业,而且还是全大明人都知道是赚钱的产业,所以这些产业在京师地界就变成为了高官家眷专属的产业。

    除了类似于各个勋贵国公们开的娱乐产业外,其他那些依附于文人大臣所开的销金窑,在自己后台倒台后就只能人走茶凉了。

    刘瑾荣升司礼监掌印太监后,在正德皇帝的默许下,一大票六十岁以上的老臣都被刘瑾一派的文官攻击到流放或者荣誉归乡。

    正德皇帝也没有让刘瑾像历史那样彻底一家独大,

    八虎中的谷大用成为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钦差总督西厂官校办事太监,也就是司礼监二号位兼西厂厂公。

    八虎中的另一名张永则是成为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也就是司礼监三号位兼东厂厂公。

    其余五虎也被正德皇帝安排进了宦官能成为的最高官职的位置上。

    借着正德皇帝重用宦官集团之势,京城内除了勋贵们所开的各种娱乐场所,都逐步被宦官们所掌控。

    正德皇帝只是不想再重用文臣、让文臣一家独大,而不是傻了,

    他也不会去傻乎乎的去让那些没根的男人去碰朱家天子最核心的权力之源——勋贵武将体系。

    正德皇帝思维拓展能力很强,他将王资所说的大饼小人理论拓展,将四个代表百姓、文臣、宦官与皇帝的小人拓展成为五个代表百姓、文臣、宦官、皇帝与勋贵的小人,

    正德皇帝稍加思索后,就发现勋贵这些小人与皇帝的关联性甚至比宦官与皇帝的关联性都大。

    宦官无后,只有一世依附于皇权,可勋贵可是要世世代代的依附于皇权才能维生。

    在正德皇帝打压文臣、扶持宦官与勋贵的大方向下,顺天府范围内大量依附于文臣体系的娱乐场所、农田土地、矿场渔场都转手归于宦官体系与勋贵体系了。

    娱乐场所里贱籍的贱人们也都懂事,京城娱乐场所内都是流水的老板铁打的打工人。

    很多年长的老鸨子与龟公,他们都不知道效忠了几个权势熏天的老板了。

    杜勇收购了几间青楼勾栏以及酒楼、赌场后,除了账房以外,也没将之前运转的好好的娱乐场所彻底换血。

    今天,一间原本是谢迁堂叔所开的勾栏青楼,被杜勇用十两纹银的天价收购了。

    十两纹银对于被驱逐出京师的谢家人来说,不是天价是什么?

    杜勇很是开心,这间勾栏可是有不少从谢迁老家绍兴府一代买来的“瘦马”。

    为了庆祝拿下了这间京城内“瘦马”质量最高的青楼,杜勇兴致大发,直接邀请了一众刘瑾一派的锦衣卫们,一同前往这间青楼作乐。

    王资当然也在受邀行列之中了,而且是杜勇亲自登门拜访。

    杜勇一个世袭锦衣卫千户,在官途上基本上已经封无可封了,只能去追求一些财物、产业和名声。

    那么如今正德皇帝日思念想的王大奇人、拯救刘瑾于水火之中的王大军师、京城老百姓们有口皆碑的王大善人,当然是杜勇所敬仰的一号人物了。

    杜勇就在这种背景下,在几天前来到了东海酒楼。

    杜勇也不拿自己当外人,直接进入了东海酒楼的后院,找到了正在躺在摇椅上享受沐儿捶背的王资。

    “王兄弟,你大哥我今日盘下了一间酒楼,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和我同去看看?”杜勇倒是开门见山,也不介意沐儿这个王资的“正主”就在一旁,邀请王资去那酒楼消遣。

    杜勇在言语之中还主动与王资套起了近乎,直接自称自己是王资的大哥。

    “哦?杜大哥今日为何有邀请小弟我去吃饭的念头?”王资也很好奇,记忆中杜勇不是个好吃的人。“这京师还有比我东海酒楼更好的饭?”

    杜勇见也有王资好奇、不清楚的事务,一下子那股装模作样的劲头就上来了。

    “王兄弟你有所不知了吧?”

    “吃什么不重要,在哪吃,吃的时候玩什么才重要。”

    “你大哥我刚刚盘下的那间酒楼,可是有整个顺天府都数一数二的瘦马。”

    “能不能饭后找瘦马玩乐一番,才是此行的重点。”

    王资一听见瘦马二字,就知道这个酒楼不是什么正经酒楼了。

    你说王资想去那种封建糟粕之地吗?

    王资不想去,先不说华夏传统大病乙肝,像是青楼那种不干不净的地方,还极其容易传播肺结核、流行性感冒、丙型肝炎、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上呼吸道感染、生,殖器疱疹、HPV病毒、幽门螺旋杆菌、流行性腮腺炎等等各种各样的流行病。

    王资也没去试着生产橡胶制品,当然也就没有安全帽,你让王资去青楼尝荤,不如让王资直接进化粪池游泳。

    化粪池里的细菌都没勾栏里商品的“商用地带”内的细菌的种类齐全。

    由于王资还没有让大明有足够的医疗水平来对抗各种各样的性病,那种能体验被一群骨子里就觉得自己下贱的人服侍的场地对王资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可王资脑子一转,也明白自己不能直接拒绝如今已经权势鸿运的杜勇。

    “那真是恭喜杜大哥喜得一间酒楼了。”王资也没有直接拒绝杜勇,而是先是恭维起了杜勇。

    同时王资使了个眼色,沐儿也就乖巧的回到了自己与王资的房间内。

    “哪里的话,咱们不过都是为了刘爷做事,我拿下那间酒楼后,每个月要给刘爷分一万两雪花银呢。”杜勇见沐儿回到了房里,就开始了男人之间的经典装逼环节——炫耀收入。“真正赚钱的还是刘爷,不是我这种下人。”

    “什么?一万两!那酒楼能赚多少钱,你给刘爷一个月分一万两。”王资一听一万两三个字,直接坐了起来。

    王资都卖了快一个月的食品添加剂了,都没赚够三千两,这杜勇一间酒楼一个月都要孝敬刘瑾一万两属实是震惊到王资了。

    “王兄弟你别激动。”看王资那财迷样,杜勇也内心里乐得不行,人前显圣谁不喜欢呢?

    “那酒楼可不是一般的酒楼,最开始可以追溯到永乐时期,后面经历了几朝风雨,好巧不巧,虽说几经易主,但那酒楼一直是由江南一带出身的人掌控。”

    “几代人下来后,那间酒楼就是京城内远近闻名的“瘦马”酒楼了。”

    “普普通通一个差不多的瘦马,都能卖到这个数。”

    杜勇伸出两根手指给王资比划了一下瘦马的价位。

    “二百两?这么值钱?”王资记得沐儿打听过很多人牙子,一般一个长相尚佳女孩子也就卖个三五两银子,普通的小姑娘只能卖几百文,王资已经往很大胆的数目上猜了。

    王资的这个报价让杜勇更加的“自豪”了。

    杜勇摇了摇头,漏出一抹微笑,对王资说道:

    “两千两!”

    “这还是普普通通的一般瘦马的价格,要是头牌,最少翻个倍。”

    “不说远的,就说去年六月份,弘治十七年的夏天,一个正儿八经的扬州头牌,在酒楼内被英国公的次子用七千八百两买走了。”

    “而这些瘦马说白了就是养一下,以后京城内都是咱们刘爷说的算,刘爷也说了,只有咱们可以卖瘦马。”

    “从今往后,所有的瘦马都必须在那间酒楼卖。”

    “你说这酒楼能不赚钱吗?”

    王资听完杜勇介绍扬州瘦马的产业链后,人傻了。

    王资这时候才发现大明的这些狗贼原来都这么有钱的吗?

    在京城地界,王资一两银子就能买五石米,也就是差不多六百斤大米。

    大米是精粮,一两都能买六百斤,粗粮例如粟和高粱,就能买更多了。

    王资现在不多不少,养了将近三万的灾民,这三万灾民每周还要吃顿肉食,就这王资一个月在灾民食品上的花销也不过两三千两银子,

    按这么算下来,光杜勇每个月孝敬给刘瑾的钱财就能养十万灾民,杜勇卖出一个瘦马就能养三万灾民活一个月。

    有这么多富豪的大明是怎么做到末年连一两百万灾民都安置不起的呢?

    王资没有闲情雅致去思索大明为什么亡国,他只想赶快去那间瘦马酒楼看看,看看自己能不能学会这种恐怖的赚钱手段。

    感谢鹿鸣叶静羌打赏的100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