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资明 » 第三十八章 金坷垃厂建成了!

第三十八章 金坷垃厂建成了!

    地朝历史上类似于貂蝉的可怜女人不要太多了,光四大美女就有三个都是为大义而献身的,

    王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历史上的大义之女以及自身为例的劝说起了其他七位王资之前没见过的头牌。

    有了第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觉醒”头牌——冉牡姑娘的从旁辅助王资的演讲,其余七个头牌的大脑洗刷活动也很快顺风顺水的完成了。

    王资进入闻风阁前,八个头牌还各个生无可恋、但求一死,

    现如今八人在王资的开导下,已经做好舍小为大的牺牲准备了。

    临别之际,王资还在“百般推脱”之下,从八个头牌以及各个希望为城外流民献上一份力的瘦马手中,搞到了五千余两的银子。

    要不是她们手中有不少的首饰什么的不好脱手,王资可都能还会拿着她们的胭脂水粉去换钱。

    别人来闻风阁是当恩客的,王资来这里是让这些姑娘们当恩客的。

    王资拿着这些姑娘们积攒出来的钱,在心中嘀咕:这可能就是大明乃至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的公益捐款活动,也很有公益捐款的味道:钱是用公益的名头收集到的,却没有一块钱用于公益。

    这些钱进入王资的口袋后就和后世的公益捐款一样,并没有一文钱真的变成公益款,只是成为了金坷垃工厂的建设费。

    在不明真相的世人眼中,金坷垃工厂的建设费就是王资大发慈悲的善举,毫无利润可言。

    金坷垃工厂建设费用中的大头就是上万流民的伙食费,至于水泥所需的石灰石、黏土、铁、萤石和煤炭的费用反而并没有多少,

    大明这几项原材料中,石灰石、黏土以及萤石都是在京师附近就可以开采的。

    所有原材料中只有铁的价格在大明比较高,但也只是虚高,

    铁矿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的大明盐铁专营,不少政府人员依靠此项便利在铁矿倒卖中的抽成极高。

    真要说生铁与铁矿石的价格的话,大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其实并不是很高昂的,

    以晋商与徽商在大明全时期给蒙古和女真走私盐铁时的价格就能看出,走私出国的盐铁价格要比大明内部的盐铁价格都低,

    就是因为晋商与徽商在走私时没有过多的官员抽成,只需要给边界将领与相关官员一次抽成即可。

    出了长城以后,就基本上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

    反观大明内的盐铁价格,那可谓雁过拔毛、过一地当地官员就抽一次抽成。

    就连大明工部写出的各种物价,都比大明同时期民间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物价高上许多,更别说锦衣卫操办的粮价了。

    即便是如此,大明万历年间工部记载一斤生铁价格约为十六文,比灾荒年间的炒作上去的粮食价格还要便宜不少。

    现在王资在金坷垃工厂建设花费中,伙食费花费最多的原因也不是因为粮价,而是锦衣卫在其中抽成。

    这还是刘瑾和杜勇为了阉党的人设和口碑,已经尽可能的让锦衣卫们收敛了,

    在刘瑾眼中,王资这里每个月最多也不过几千两的粮食买卖,能贪多少呢?

    一间闻风阁现在一个月都能给刘瑾带来上万两的收入,刘瑾看得上这充其量几千两的银子吗?

    同时王资搞得食品添加剂的利润远大于这点粮款,而且王资只让帮自己监督金坷垃厂伙食的锦衣卫参手食品添加剂,

    这样也有效的避免了锦衣卫在粮款上的歪心思。

    但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些手脚不干净的锦衣卫依旧要贪墨一点王资的“善款”。

    王资已经很满意了,要是换别的人与别的事情来让锦衣卫干,领头人十万两银子砸下去买粮食,能有三千两买粮就算好的了。

    要是砸在文人那边,十万两下去能给百姓支个锅就好了,还指望有钱买粮?

    火灾与损耗会等着王资的。

    弘治十八年、

    十一月初二、

    王资得益于阉党刘瑾这张虎皮,金坷垃工厂的第一个主厂区终于在腊月前顺风顺水的建设出来了。

    位置不算偏僻,也不算什么好地段,就是京城外五里地的一处前皇庄。

    这里沿河却只是下等薄田,王资从刘瑾手里要田地的时候刘瑾也给的很痛快。

    “大明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用了金坷垃,亩产一千八。”王资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向金坷垃工厂区前行。

    王资这次亲临金坷垃工厂区,就是为了金坷垃工厂的启动运转而来,

    王资要教授员工们如何使用淫奇欢合散与金坷垃化肥的生产线。

    百鞭丸的确是王资突发奇想用来缓解资金短缺想出来的药物,但淫奇欢合散王资早就想要用这东西为祸大明了。

    所以王资早在规划金坷垃工厂的第一个工厂区的工厂规划时,就专门为淫奇欢合散的生产线设计了位置。

    两条生产线都是简易的化工生产线,大明的陶瓷工艺尚可,配合王资的有泡大玻璃,在不追求极致的工业效率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金坷垃化肥与淫奇欢合散的生产都勉强能够完成。

    王资的金坷垃化肥并不是真的金坷垃化肥,只是用煤炭制作的简易化肥。

    王资出于个人的喜好给这种化肥命名为了金坷垃而已。

    至于能不能亩产一千八,那就另说了。

    在王资第一世所处的时代,煤炭制作化肥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有毒副产物,部分大厂甚至能做到只有百分之零点五左右的废产物,还基本没毒,

    王资现在的金坷垃工厂的金坷垃生产线的毒副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王资达不到那么标准的生产条件,王资的煤炭制作化肥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毒副产物。

    王资对待这种毒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很粗暴,直接在产生副产物的生产环节接了几根水管和烟囱,将这些毒害副产物归还与大自然。

    大不列颠是依靠污染环节在十八世纪崛起,大明不污染环境怎么崛起工业化呢?

    在王资的计划中等到大明崛起之后,再将污染厂搬去别的卫星小国,然后还要大搞环保主义,限制这些小国发展,让小国永世不得翻身。

    现在大明还是个农业国家,不搞污染厂怎么崛起工业。

    准确来说,现在的科技限制下,王资想搞环保也搞不了,

    没有精准的控制压力与温度的生产器材前,化工生产一定会伴有大量的毒副产物,

    “听见你说,朝阳起又落,晴雨难测,道路是……”王资哼着他第一世很喜欢的歌曲,就走到了金坷垃工厂区大门前。

    王资进入工厂区后才发现,几万名流民在锦衣卫的引导下,一同穿着淡薄了破衣裳站在微寒的冬日里等待王资的到来。

    “恭迎王大善人!”王资一进入工厂区,几万流民就统一喊道。

    “???”王资有些不解的看着几万人。

    王资心想: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了,我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这事是锦衣卫们得知了王资今日要来后,给王资准备的迎接仪式。

    金坷垃化肥厂的监工锦衣卫们,都是刘瑾与杜勇一派的锦衣卫,他们中已经有人收到了风声——王资已经得到了正德皇帝的重视,迟早一步登天。

    王资看着寒风中微微发抖的上万流民,赶忙跑到了带头的锦衣卫与几名流民中的工头面前。

    王资没有理会满脸巴结的锦衣卫,直接跳过这几位锦衣卫,急切的向工头们问道:

    “你们为何在这里等我?”

    “从是几时就从这里开始等我了?”

    “吃了饭了吗?”

    “为何这种寒风之下,还要等我?”

    几名工头也没想到王资居然直接来找他们说话。

    几名工头看了眼锦衣卫,得到了锦衣卫的表情首肯后,向王资说道:

    “昨日几位爷说大善人您今日要来,就叫我们今日早早的在此迎接您了。”

    “大约是卯时六刻我们就在这里等您了。”

    “还没吃饭,几位爷说等您到了再吃饭。”

    王资算了算时间,卯时五刻大约就是早上六点半左右,王资是慢慢悠悠在东海酒楼吃了顿早食才出发的,

    现在已经上午十点了,这几万流民就在这寒风中等了王资三个半小时。

    “这么说你们都等了我快两个时辰了?”王资问道。

    “不要紧的,平日里我们那个时候也差不多要起床等待天明了,天一明就要开工,这个时候等您这种恩人也没什么的。”一个工头回答道。

    王资就对工头们说道:

    “寒风烈烈,你们不在被窝里躺着,站在这里等我有什么用。”

    “快叫伙夫们生火做饭,给所有人汤汤水水、暖暖和和的做一碗肉面。”

    “多放点姜汁为乡亲们驱寒!”

    然后王资又转头对锦衣卫们骂道:

    “你们一个个娘希匹的,这么冷的天你们是从哪想到的馊主意,让这么多人在这寒冷的气候下等我!”

    锦衣卫们被王资骂了一句后,反而有些大眼瞪小眼,不懂王资是什么意思。

    别说王资了,在大明上到天子出行,下到文臣的钦差大臣,都喜欢当地百姓来迎接自己,为何王资就不像一个大明人呢?

    王资当然不像一个大明人了,王资是心疼这些生产资料。

    这五万流民在大明除了对王资有用以外,对于大明所有人都是一笔负担与累赘。

    只有王资可以用这五万流民来建设工厂与运营工厂,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五万人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在十六世纪的大明,人口是可以买卖的,说句不好听的,这五万流民近乎于是王资是私奴了。

    王资当年在皇城根脚底下卖小食的时候,见一个流民就赶走一个,沐儿想给流民一些剩饭剩菜都被王资给阻拦了。

    但时日不同,现在王资可是这些流民的主人,这些流民是王资工业化的本钱,王资怎么能容忍锦衣卫们让自己的“工奴”在寒风中吃苦。

    劳动力在工作岗位上死亡,那是物尽其用。

    但是劳动力在其他地方死亡,那就是暴殄天物。

    这些珍贵的劳动力怎么可以被这些锦衣卫如此滥用?

    王资骂完第一波之后,回头看了眼茫茫人海,看见不少人已经因为将近四个小时的寒风中等待而瑟瑟发抖,就更气不打一处来了。

    这几万人要是冻出了毛病,就是王资最大的损失。

    这几万人都是经过了几个月劳动优化过的人口了,都是能长期经受每日高强度重体力劳动的优质人口,

    王资都不舍得让这些人在寒风里站四个小时,他们几个锦衣卫居然敢干这种事情?

    王资看着几个锦衣卫越想越气,直接伸出一根手指指着这些锦衣卫的鼻子骂道:

    “妈了个巴子的,你们几个小崽子,要是再让我听闻、或者见识到你们让这帮乡亲除了工作以外干任何无关的闲事。”

    “特别是这种可能会影响乡亲们身子骨的事情,你们就自己去找杜勇,老子以后再也不想见你们了!”

    王资越骂越上头,什么娘希匹、妈了巴子什么的都出来了,

    王资已经好多年没用汉语痛痛快快的骂人了,实在是太舒爽了。

    不论是法语、英语还是德语,王资在欧洲那些年骂人的时候,总感觉缺点什么。

    “你们这帮……”王资话还没说完,及听见了背后传来了奇怪的声音。

    王资回头一看,数百离王资较近,能听见王资骂锦衣卫的流民,都跪在地上对着王资哭了起来。

    “王大善人高义!呜呜呜~”

    “呜呜呜~”

    此起彼伏的哭声带动了更多的流民好奇起了事情的起末,在询问完身边人王资为什么骂锦衣卫后,哭声就越来越多了。

    所有流民都以为王资是因为王资关爱自己才痛骂锦衣卫的,都感动到痛哭流涕。

    “别哭了!哭坏了身子怎么办。”王资赶忙尝试拉起来身边最近的几个工头说道。

    但王资越拉,这些工头就越哭的厉害,

    这些工头越哭的厉害,王资内心就越心疼,

    王资越心疼,拉这些工头的力度就越大。

    身旁看着王资的锦衣卫,也明白了王资为何要骂他们——收买人心。

    几个锦衣卫心中想到:“这王资真不愧是杜千户所说的‘王半仙’,仅仅几句话就让这些刁民们感动到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