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之崛起 » 第四章 会稽起兵

第四章 会稽起兵

    沛公投靠项粱是因为驻守丰地的雍齿叛变投魏,沛公兵力单薄,不能与之抗衡,所以不得已投奔项梁。

    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氏家族世世代代在楚国为将。秦灭六国,在灭楚之战中,攻破楚国都城时,进行了野蛮的屠城,楚都城血流成河,秦军暴行激起楚地人民的愤怒,项燕拒不投降,在淮南继续与秦作战,最后兵败自杀,手下的将士誓不降秦,全部战死。项燕誓死决绝的精神震惊中原大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项梁因为杀人而逃到吴中,在吴中隐忍待机。项梁有一侄子叫项羽,项羽力能扛鼎,武艺高强,吴中的青年子弟对项羽崇拜有加。项羽因此心高气傲,除了叔父,谁也不放到眼里。有一次他和叔父看到秦始皇巡狩的车驾,不由脱口而出:“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此,我也可以当。”他的叔父赶紧把他拉走。项羽不爱读书,专爱舞枪弄棒,有一次项梁对他说:“籍儿,你舞枪弄棒只是一介武夫,成不了大器,应该多读书,多学一些定国安邦的本事。”项羽大声说:“叔父,我要学万人敌的本事,不想当一介无用的书生。”项梁就教他兵法,项羽看了一遍,就领悟其中的精髓,项梁甚是高兴。

    项梁在吴中时时不忘复国,为了积蓄力量,项梁经常主持吴中的大事,暗中观察吴中青年子弟的品性能力,接纳有前途的子弟,以兵法教之,经过几年的发展,人数越来越多。

    陈胜起义后,项梁也在暗中布置起义之事。要起义就必须拿下会稽郡。但是会稽郡守殷通防范很严,生怕别人刺杀他,召一百心腹死士在郡守府邸昼夜护卫他。项梁想下手除掉郡守一直没机会。突然有一天,一队兵士来的项梁的住地,说是郡守有请。项梁暗暗吃了一惊,心想:难道我的图谋被发现了吗?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项羽要保护叔父,也跟着一起去。到了郡守府,项羽被挡在门外,项梁独自进入郡守府。郡守看到项梁,把项梁带进密室,说到:“先生,现在秦王朝大势已去,俗话说先发制人制人,后发制人制于人,我想起兵,先生以为如何?”项梁听郡守说这话,项梁的心放下来了。这些年项梁为了完成复国梦,曲意逢迎郡守,郡守被项梁表面所迷惑,把项梁当做知己,所以特意把他找来商量起兵之事。项梁当即表示赞同,说道:“大人说的是,现在天下大乱,正是干一番事业的时候,时机稍纵即逝,大人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太好了,那就让桓楚与你领兵如何?”“在下愿为太守效力,只是桓楚现在不知道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要不把他叫进来问一下?”郡守点点头。项羽走出密室,来到府外。项羽在府外等项梁,左等右等不见项梁出来,急得走来走去。终于看到叔父出来,迎了上去,却被兵士挡住。项梁说到:“郡守有令,传项羽。”项羽便随项梁走进郡守府。项梁向项羽使了个眼色,项羽会意。项羽走进密室,没等殷通开口,立刻拔出宝剑,砍下了殷通的脑袋。随即大步走出密室,手提郡守的脑袋。一百亲兵立刻涌向项羽,项羽手提宝剑,左挥右砍,剑锋所到之处无人能挡,一百亲兵纷纷倒地,不一会就被项羽一人消灭干净,没留一个活口。项梁乘项羽与兵士搏斗的时机,杀出郡守府,去搬援兵。项梁早已经在会稽郡安排了自己的势力,不一会带领数千人到郡守府接应项羽,项梁和项羽里应外合,控制了郡守府的局势,大家公推项梁为首,掌管会稽事务。项梁聚集了会稽和吴中的青年子弟共八千多人起事,一起渡江,向西进发。

    刚过江就有一队人马来投奔,领头人叫陈婴是东阳人,东阳县令被杀后,大伙想立陈婴为王,陈婴却不肯,对大家说:“要想成为王,就要有王的实力,没有就不要称王,不要贪图虚名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项梁家族是望族,我们应该投奔项梁。”众人点头称是。项梁看到陈婴,非常高兴,厚待陈婴。项梁军威大振,所向披靡,很多人才都投奔他。沛公也是在这个时候来投奔他的。沛公一来,没几天就和项羽混熟了,两人情投意合,结拜成兄弟。项梁经常命令他们两一起出征,只不过项羽残暴,每打下一地都要屠城。沛公每打下一地,总是出榜安民,捞取民心。久而久之项羽就有一个残暴的恶名。沛公就有一个仁义的美名。可就在项梁向西挺近时,传来了陈胜死亡的消息,山东各路义军将要面临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