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90:这一世,慢慢活 » 第84章 年味渐浓

第84章 年味渐浓

    日子是真的好了。

    苹果,香蕉,梨,这些上一年买来过年,时下城市家庭都不能经常吃的东西,眼下已经成为家庭饮食中再寻常不过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因为搬到城里,喝牛奶方便了,老酸奶也成了经常吃的食物。

    于是乎做法就慢慢发生了改变,早些时候在乡下都是纯牛奶,加蜂蜜,加果粒,现在变成了酸奶加牛奶加果粒。

    徐丽兰并不知道这叫什么。

    她只是知道,这样做出来似乎更加美味,孩子喜欢,她自己也喜欢。

    许岩也没客气,一碗沙拉,吃一口,喂一口,完事,保温桶把厨房剩下的一装,拎上,娘仨出门。

    “出门啊?”

    “是啊!”

    “孩子真可爱。”

    “诶,也就看着好,其实啊,皮着呢!”

    “……”

    老式的住宅楼,条件跟筒子楼差不多。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吧,虽然是在城市,可时下的邻里关系并没有那么的生疏冷漠。

    碰面都是会点头打招呼的。

    偶尔也串门。

    孩子们经常一起玩耍,有什么好东西,往往也会给邻居家的孩子拿点。

    就像许岩一家,进来时有人帮忙,时不时有人拿吃的送过来,作为回报,家里的东西也会分出去一些。

    等出了小区,便不再有这份热络了,可话又说回来,眼下车马慢,人们普遍没那么焦虑,不像后来那样行色匆匆。

    相对狭小固定的生活圈子,也使得身边的熟人很多,走在路上,往往可以遇到熟人,一聊就是半天。

    走在这样的环境里,固然不如乡下那样天高地远自然轻松,总的来说,却也比呆在房间里舒服。

    一路步行来到公司。

    很忙。

    一车一车的莲藕,光卸下来就不轻松,完事要粗洗,精洗,去皮,最后才进入生产工序。

    每天这样的工作,现在要干到夜里九点多,日处理莲藕达七十吨以上。

    但干劲却很足,因为包吃包住,有福利,工资确实高。

    说白了,其实不是怕吃苦,不是不勤劳,就怕吃了苦,勤劳,却什么都得不到。

    “你们怎么来了?”

    公司最重的体力活,在于莲藕装卸,搬运。

    除此以外其实都好弄,大部分工作都是女性来完成。

    许长鸣,身为老板,身先士卒,只要没别的事,一般都是在这边。

    徐丽兰笑着说道:“没事干啊,在家的时候还有超市,这里,大多就只能干坐着了。”

    说完又道:“做了点酸奶蜂蜜水果,保温桶装着,给你放办公室了,空了吃。”

    “嗯。”

    “行了,去吧,这里人多,车来车往的,都在忙,你们这跑来跑去的人家看着也不好。”

    “闷了就出去走走,反正也快过年了,看看都要买点什么,可以早点买的就早点买。”

    “不过要小心点,注意安全,别把人给弄丢了。”

    许长鸣点头,抱了抱小丫头,很快又加入到忙碌的队伍中。

    许岩望着,片刻,扭头问徐丽兰:“妈妈,爸爸不是老板么,为什么还要这么卖力的做事?”

    “不然他做什么呢?”

    “这可是咱们家的事业,要是咱们自己都不卖力,谁还愿意卖力?”

    徐丽兰笑着说道,听起来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许岩想了想,也没说什么,笑道:“那咱们现在去哪里,都那么忙,咱们闲着无聊在这里走来走去好像是不太好。”

    “看你啊,你想去哪?

    你要是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那咱们就逛商场去,看看都有些什么要买的。”

    “嗯……

    要不去书店看看吧,可以的话,再去卖乐器的地方转一转,妈妈你觉得呢?”

    “可是我想去公园,我想去公园划船。”忽然小丫头一本正经说道。

    徐丽兰莞尔:“好,那就先去书店,再去公园,不过划船不行,划船要等爸爸在的时候。”

    “为什么?”

    “因为妈妈不会游泳啊,万一掉下去怎么办?”

    “……”

    就这么说着,出来拦了辆车,娘仨来到新华书店。

    这是许岩第二次来,拿书,还是以历史向为主,也有周树人。

    这是真正要读的,想读的。

    就这些,加上家里的,少说也够嚼个三五年。

    完事,又找了点诸如计算机基础知识,现代企业管理,名人传记,国外畅销小说,之类之类。

    这些大多是不会看的,纯装点门面。

    不然就太被动了,很多事情不好开口,真要想做点什么也放不开手脚。

    徐丽兰本来没想要的,翻着翻着,还拿了一本菜谱,想想,又拿了一本格林童话。

    小丫头则要了几本精装彩印的连环画。

    完事出来,逛乐器店,本来许岩只是想看看,没打算买的,结果还买了三支笛子,一人一支,花了一百多。

    附赠一本入门书籍。

    接下来便是逛公园了。

    书籍,笛子,拿回家放好,抱着相机,买门票,娘仨到公园玩耍。

    差不多就是这样。

    固然因为时代和年龄的原因,即便是城市,也没那么多新鲜的,好玩的。

    但总的来说也还过得去。

    接下来的日子,读书,写字,实在无聊了,就出来走走。

    买了很多东西。

    有时下南方地区,尤其乡下地区,几乎都没听过的羽绒服。

    大人小孩有,外公外婆有,没在一起生活的奶奶也有。

    不过看起来略显臃肿,当下普遍称之为面包服。

    贵。

    鹅绒的,一件两百多,顶一月工资。

    有自行车,山地的,不是因为他需要,而是因为妈妈觉得他需要。

    在此之外,裤子,鞋子,往年都是自己做,今年几乎都是买。

    而且都是挑最好的买。

    还有一张古琴。

    七弦琴,紫檀木的,花了八百多,是真不会,但也是真的喜欢。

    不用摆着看都舒服。

    此时过年的氛围也渐渐浓郁起来。

    乡下不知道,一直没回,但不出意外,麻花,糍粑,已经开始了。

    鱼塘应该干了,年猪也应该杀了,关于这事,外公还特意打来了电话。

    但城市里,是肉眼可见的热闹起来。

    眼下经济状况还好。

    至少表面看上去很好。

    尽管还没放假,但这会,大大小小的单位企业,都在忙着发福利。

    什么米啊,油啊,还有猪肉,鱼,等等。

    好一些的,则干脆大卡车从远方拉来了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