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臭骂朱元璋,封并肩王 » 第45章 治蝗三十六法也是朱玉的手笔?!

第45章 治蝗三十六法也是朱玉的手笔?!

    昨日夜里,孙安民正是用了周衍所说的治蝗三十六法。

    在田间四周,挖开一道水渠,引水围住田地四周。

    在放入大量的青蛙,还把自家的鸡鸭,拴在地头里。

    蝗虫一不喜水,一层隔断,又加天敌再次不敢靠近。

    不远处的空地上,孙安民又堆起一顿木柴,引了一夜得火。

    蝗虫见火围拢,又成堆烧死一片。

    每一块地,孙安民都按照周衍说法,一一如此安顿。

    这才在这场浩劫来临之时,成了本地村里,唯一躲过此灾的一人。

    另一边。

    常遇春属下来报。

    “报,大人!”

    “今日合算,百姓良田损失比以往,缩小数倍。”

    “虽仍有不少良田没能幸免,但阻止了大批的蝗虫,四周还是有良田没有全部糟践。”

    “另外,臣刚才得报。马头村属于重灾区,但家住马头坡的一户人家,竟奇迹地良田一分未动,庄稼地完好无损。”

    一听来报,竟然还有这等事情,常遇春立马惊得瞪大眼睛。

    “什么,跟我去看看!”

    二人策马,前往马头村。

    当常遇春来到此地时,不远的山坡上,已经围满了民众。

    不用多想,就是这家。

    常遇春避开众人,来到孙安民的面前时,看着眼前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农夫。

    神情激动的问道对方:“这位兄弟,你是用何方法,保护你家的田地庄稼,不受蝗虫啃食?”

    常遇春一边问,一边看着他家一侧的坡田上。

    一片绿油油的粟谷,长得那叫一个势头正旺。

    每一株叶子,都昂着脑袋,顶着硕大的果实,站在那里。

    如此肥沃的庄稼,别说是虫。哪怕是人,都不禁为这片地,引出食欲。

    这时,只见孙安民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回大人,小的就是昨日在难民区,听一商贩说,他有治蝗妙计。”

    “我便记了下来,昨夜连忙做了防范。”

    “本来就抱着试试的心态,不料真能抵御了蝗虫!”

    孙安民的回复,顿时引得场周边的人一惊。

    “安民,你说的那个商贩,就是那个卖藤椒的?”

    一秃头男子,从人群中喊叫对方一声。孙安民立马回应。

    “没错,就是那个人。”

    “我去,我昨日也买了藤椒。本以为这小子是胡说八道,没想到这方法,还真能抵挡蝗虫

    啊……”

    “是啊,昨天我也买了。可那人随意说的话,我怎么敢相信啊!”

    “哎,这下好了。一年的粮食全没了……”

    常遇春听出了,孙安民的方法,全部都是从一个贩卖藤椒的商贩那学来。

    见这些村民的反应,似乎那人,当众跟所有人指点过方式。

    可惜,大部分的村民都以为对方是胡乱说的,没人相信。

    只有孙安民一人,回家按照这人的方式照做了。

    再次转身,来到孙安民的面前,常遇春再次问起:“兄弟,可否告知你昨日,都用了什么方法?”

    “嗯嗯,小的记得。”

    随着常遇春的发问,孙安民便将昨晚,自己使用的几种方法,全部告诉对方。

    常遇春的随军郎中,也一一提笔,全部记下。

    最后,在孙安民的口中得知,这套方法的名字,叫“治蝗三十六法”!

    等孙安民说完,大家都扫兴离去时,人群中再出一声。

    “哎,那个商贩说,他们庄十年都没闹过蝗虫。我还以为是吹牛呢!”

    这一句话,立马把常遇春听见。

    他眼睛一亮,看向孙安民:“你可知道那商贩是什么庄子?”

    孙安民点头:“江宁村!”

    此事结束后,常遇春立马上书一本。

    奏疏和治蝗三十六法立马快马加鞭,传回应天。

    ……

    次日。

    早朝刚退,群臣离开大殿,返回各自职位。

    锦衣卫毛骧带一本上书,很快从传入朱元璋的手中。

    摊开奏疏,朱元璋定眼一看,是此次治理蝗灾的成效结果。

    “嗯,不错!”

    “虽不能完全挡住数百万的蝗灾,但有‘牧鸡治蝗’的政策执行,比往年的灾害,好上太多。”

    “有了方法,日后多佳完善,蝗虫之灾定能在大明,彻底退去。”

    这时,台下毛骧,小声提醒。

    “启禀陛下,常遇春将军说,重要之事还在下文。”

    “好!”

    朱元璋一听,立马回应。

    大致阅览奏疏前章后,忽然在末尾,见到突兀地“马头村一事”。

    一个马头村,会有何事?

    带着疑问,朱元璋快速察阅下去。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马头村,有一村民。在难民灾区,曾经遇见一位贩卖藤椒的商贩。

    “藤椒”二字映入眼帘之时,朱元璋眉头一皱。

    藤椒,不是江宁村的朱玉,在庄子里研制的特殊香料么?

    接着下文。

    商贩曾于难民老者交谈,得知此地面临蝗灾。坦然出口,称自身有治蝗三十六法。

    该商贩,向所有难民,一一说到此治蝗三十六法的使用,和由来理往。

    然无人可信,唯有农夫孙安民,一人归家,按计执行。

    翌日,整村庄稼尽毁,唯有孙安民一家,庄稼尽好,无一损失。

    此事轰动当地,常遇春前去巡查,果真如此。

    “竟然还有此事,天下还有人知道治理蝗虫的方法?”

    朱元璋大惊。

    原本他还以为,天下唯有朱玉一人“牧鸡治蝗”已是绝妙,竟不曾想,还有更多绝妙之法?

    朱元璋快速打开下方一册。

    这是当时,常遇春随身郎中记录的,全本《治蝗三十六法》。

    朱元璋细细查看,里面无不详细解读了蝗虫。

    此物的特性,由来,嗜好和天敌之物。

    更是运用蝗虫的各个特征,列出三十六种治理办法。

    每种办法,无不详细解说其中奥义。

    这下看的朱元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撰此书之人,到底是谁?

    朱元璋怀揣内心疑问,察觉整本《治蝗三十六法》都未寻得。

    直至目光中,发现奏疏最后一角,上面写着

    “藤椒商贩曾提,本庄十年未闹蝗灾。庄名:江宁村!”

    “江宁村,是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