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臭骂朱元璋,封并肩王 » 第51章 朕要做100个酒精过滤器!

第51章 朕要做100个酒精过滤器!

    朱玉此话一出,朱元璋不解。

    “为何这些举措,会亡国?”

    明朝成立锦衣卫,让宦官太监职权后宫,减少朝政百官的月供俸禄。可三样可是朱元璋针对当世之道,特意做出的独到之法。

    若非不是朝中之人,朱玉再有英世之才,不了解朝政之策,这才产生误解?

    “朱庄主,对于这三点,咱对此略知一二,你且听我一一说道。”

    朱元璋思路清晰,对着朱玉就开始一一解释起来。

    朝中设立锦衣卫,可以监管百官。凡有反诬受贿、滥用职权,吃空饷涉险懒政,或是有愧于百姓爱戴的官员,当即格杀。

    大大提高官员为朝政,为百姓的做事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监护作用,非用不可。

    太监职权后宫,自然为了防止后宫嫔妃众多,娘家人串通一气,涉险乱政。

    让权给与太监,这些无根之人也兴不起任何风浪。并且在锦衣卫的检查下,不敢不忠于皇上,是后宫很好的钳制力量。

    毕竟往日朝代中,后宫嫔妃夺权,闹乱皇宫,酿成大祸的例子屡见不鲜。

    对此,仍然是缺一不可的存在。

    最后再说,朱元璋给官员大臣苛刻的俸禄。

    那是因为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朝政给官员的俸禄太高,养成官员的贪腐骄奢之心。私自结盟,形成暗流,影响朝政。

    无数的朝代,因为官员腐败,百姓名不聊生,农民造反起义推翻王朝数不胜数。

    就有官员贪图钱财,被外族敌人收买,出卖国家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朱元璋正是吸取种种教训,才特此做出决策。

    只有给他们的俸禄少些,官员们时刻明白,自己身处穷苦日子当中。才能更好的为百姓做事,更好的踏实上进,为自己的俸禄,不断科考晋升,形成一个良好的官员风气。

    朱元璋认为,自己这番作为毫无任何弊端,说的是绘声绘色。

    一边的宁国公主和朱棣,也连连点头,认为父皇说的对。

    宁国公主更是拍手叫好,连声说到。

    “是啊,家父说的对。当今皇帝,自幼也是穷苦人家。登基称帝后,一直致力于对朝政的改革发展,为的就是让朝政统一,为百姓谋实事,为天下共创明朝之威。”

    “这样的皇帝,怎么因他而亡国呢?”

    一番夸奖,听得朱元璋也是心里一甜。

    这个丫头,没白疼。

    燕王朱棣也挺着身子,认可这套说法。

    “正如家父所说,当朝世代,没有比此更好地手段,来约束朝中乱象,让朝政一致,拧成一股绳,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百姓谋事!”

    “能有此番作为,对于大明王朝,简直是明智之举,为何亡国?”

    朱元璋本人的详细述说,加之两位年轻人的评判,纷纷显示在当世之国,朱元璋的朝政之法,有多么重要。

    这些话,更是想让朱玉明白,这也是为何天下百姓,尊崇朱元璋的原因。

    朱玉也不慌不忙,听完所有人的阐述后,却冷哼一声:“鼠目寸光!”

    只见朱玉眼中一亮,一抹犀利的眼神,划过众人,随机开始他的阐述。

    当朝锦衣卫的设立,分配的权利太过强大。

    若是皇帝是仁爱明君,锦衣卫的总指挥使一心忠诚,那还好说,没有隐患。

    可历朝之中,又有几代明君?

    历朝之中,皇帝不过三代,一位养尊处优,玩世不恭的太子就会被捧成皇帝。

    不识帝王术,心无天下事,正是吃喝玩乐,听信奸臣的现象一出现。

    到时若锦衣卫心术不正,一览手中大权。整个天下,都将有一把不分好坏,乱杀一切的利刃武器!

    危险不堪!

    让权宦官?钳制外戚?简直滑稽!

    帝君壮年薨毙,幼帝登基,青黄不接时就是宦官专权。

    一届无根之人,不男不女难分两类。整日与后宫,多生女子多疑之心。又无过多才学。

    这样的人待在皇帝身边,幼师皇帝听信,又怎会有帝王之相,有天下之心?

    等幼帝长大,无条件宠信宦官,又当如何?

    等到那时,整个天下都是太监做皇帝?

    这些话说出来,朱玉想起在后来的明朝历史中,就有一位活生生的案例。

    “瓦剌留学生”,明英宗朱祁镇。作为一代明君朱瞻基之后,正是因为没有主见,听从昏庸无知的老太监王振,才给大明朝留下一笔深深地羞辱之记。

    给官员少俸,出发点是好。

    可朝政官员,有哪位科考之人考取功名,不是为了让自家日子过得舒服些。

    原本的俸禄变少,整日又有公银在手中流动,谁人能够抵制诱惑?

    官员自然会上下盘剥克扣,层层盘剥,最后还是普通百姓,承担一切后果。

    看似别出心裁,实在根本解决不到任何问题,反倒助长官员结党谋私,贪污腐败的欲望。

    “绕来绕去,你说说,这些政策,是否鼠目寸光?”

    朱玉的话一讲完,听得朱元璋如同晴天霹雳,哑口无言。

    朱元璋从未想过,自己竭心尽力为百姓谋福而造的政策,竟有如此大的漏洞。

    就连当朝圣人刘伯温,也曾和咱提起,有此等事情。

    朱玉居然有如此远见,对事果断清晰。

    “了不起……”

    朱元璋心中折服,不断惊叹。这番推断,让他早已放下先前怒火。

    接着,只见朱玉再次开口,惊到众人:“朱元璋只想到他这一代人,和下一代的生活。”

    “在这之后,又当如何?他可有过打算?”

    “几十年后,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是否适合那时的天下?”

    “如今时代,天下百姓的文化越高,越能明断事理。”

    “到那时的。黎明百姓,还会接受这样的制度?”

    朱玉的话,字字如刀,一下下的刻在朱元璋的心底,给他提醒。

    最后,朱玉再说一言。

    “朱元璋最混蛋的就是恢复人殉!”

    “只因为他的一个念头,不知道多少人,多少家庭受伤!”

    “人,死就死了,还要活人陪葬,像什么话?就因为他是皇帝,就活该别人陪他一起死?简直混蛋至极!”

    朱玉这一骂,朱元璋彻底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