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五十七章 庆贺

第五十七章 庆贺

    卢林缓缓抬起头,看见那徐志高一身白衣,阔步挺胸走了过来,在众人间好似鹤立鸡群,看见的人不禁赞叹一声。顿时间,各种声音隐隐约约的传来:

    “好一个翩翩佳公子”

    “好一个俊俏小郎君”

    “端的是一副好皮囊”

    “这是谁家公子,好标致啊”。

    还有人搭腔道“这是徐家大公子,去年院试过了。”

    卢林虽说换了身衣衫,看上去干净清爽,但是和这白衣飘飘的徐志高一比,差得远了,心中也有些自惭形秽。

    徐志高走了过来拱了拱手,对着几人说道:“你们也是来等候婴宁的?”

    晓梅说道:“我们在南湖桥画舫定好了雅间为婴宁庆贺。”

    徐志高听了颇为惊讶,说道:“我刚才南湖桥那边过来,也想定个雅间来着,未曾想今日画舫爆满了,你们还定到了雅间。”

    晓梅指了指卢林说道:“这都是小林子的功劳。半个时辰前他去定的。”

    卢林听了连忙说道:“也是赶巧了,就剩一个小雅间没人定,我们人少就定了那个,再晚点怕是也没了。”

    徐志高听了问道:“那就托了卢林兄弟的福了,不知雅间可坐几人?”

    卢林说道:“就是个四人的小间,我和少掌柜商量了一下,加两个花架可以做五六个。”

    徐志高听了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同来还有一位学妹,画舫没雅间,她去看看别处有没有雅间了。”

    卢林心中是巴不得不和徐志高一起吃饭的,但是嘴上还是说道:“挤挤应该也还是可以的。”

    徐志高正想说话,周围呼声不断,这时试院大门已开,院试的学子们正鱼贯而出。学子们脸上表情不要,有懊恼的,有喜悦的,有垂头丧气的,有意气风发的,有满不在乎的,还有平静如常的……不一而足,女学子还是不多,约莫两成左右。

    片刻后,婴宁也随着人流出现,晓梅看得真切,扬起了手臂捏着手中的绢帕挥舞着喊道:“婴宁,婴宁,我们在这里。”

    卢林看了过去,婴宁一身素衣,依旧是一根大辫子垂在胸前,脸色略有些憔悴,神情淡淡的带着一丝喜悦,想来考得不错。

    婴宁看见众人,嘴角翘了起来,笑着疾步走了过来,晓梅迎了上去挽着婴宁的胳膊说道:“女秀才,这下应该真正的女秀才了,走,去南湖桥画舫为你庆贺庆贺。”

    婴宁听见晓梅的话,脸色微红,说道:“还没放榜呢,等放了榜再说。”

    晓梅笑道:“别人不敢说,婴宁你肯定过了。”

    徐志高也说道:“婴宁考得如何?”

    婴宁看见徐志高眼神都亮了几分,说道:“考得还行,没什么意外就等放榜了。”

    卢林见此情景,略微退了一步,站到郭文身后了。

    玉宁也喊了声“姐姐。”

    婴宁说道:“多谢你们了。”

    郭文说道:“这是哪里的话,谢什么,走,去吃饭去。”

    徐志高说道:“婴宁,那我先走一步,王学妹也来了,南湖桥那边今天不好找雅间了,她还在那边,我先去寻她,一会到画舫门口汇合。”

    婴宁略微惊讶了一下说道:“王学姐也来了!那志高你先去找王学姐吧。待会儿见了。”

    徐志高朝众人拱了拱手,转身离去,顺便带走了一些关注他的目光。

    见徐志高走了,几人也慢慢走着,婴宁问晓梅:“刚才徐志高说他都没定到雅间,你们怎么定到了?”

    晓梅朝着卢林努了努嘴,说道:“这都是小林子的功劳。”

    婴宁看着卢林说道:“小林子做这些事情是很厉害的,我都佩服得紧。”

    卢林不敢看婴宁,低头说道:“运气好一些,刚好最后剩一个小雅间,只是没想到徐志高也来了,还有个你学姐,怕是雅间小了,会拥挤。”

    婴宁说道:“徐志高昨天就说了会来的,早上晓梅接玉宁的时候,我还未起床,都来不及告诉她,既然都遇到一起了,挤一点就挤一点吧。小林子你能够定到雅间已经很好了。”

    卢林又把晓梅拉到一边悄悄地说道:“晓梅,又多了两个人,不知道点的菜够不够,一会儿你再去加两个菜怎么样?”

    晓梅听了,也是啊,多了两个人,说道:“吃菜我行啊,点菜就不太会了,小林子你一会去看着加两个吧。”

    卢林正要推脱,晓梅说道:“小林子,你随便去点几个菜就行,别让我为难了。”卢林听了也只得答应下来。

    走了一刻钟左右就到了南湖桥画舫前了,还未看见徐志高,晓梅使了个眼色,卢林就先往里面去了。

    卢林并不知道他们来的时候正被人关注着。原来半个时辰前卢林定好了雅间,今日生意忙碌,戴老板来堂前看看情况,平日里都不需要戴老板如此费心,奈何今日来的多数都是有庐陵城头有脸的人物,都怠慢不得的,戴老板做了这么些年,小心惯了的,就来看看,不要出什么岔子。

    戴水芸就将卢林他们定了雅间之事说了,谁知戴老板听得是‘信源铁匠铺’的,顿时兴致来了,详细问了下,却想不出卢林是谁。开坊那天戴老板是去了的,知晓这临江坊在城中的铺子就是‘信源铁匠铺’。

    戴老板当日怀里也揣着不少银票的,看着那十二件兵刃也眼热得很,只是比不得那些买了兵刃的身份,想买也买不到,徒呼奈何。听得戴水芸如此说来,就在门口候着,看看来的会是谁,有没有办法套个近乎,预定一把兵刃。还有开坊那天回来的时候,大掌柜每人送了两包药材,说这恢复身体疲乏很好,可以试试,昨天戴老板试过,着实不错。

    戴水芸指了指卢林告诉戴老板就是卢林来定的雅间,戴老板听了看了眼卢林觉得眼生,再看就看见了郭文,这下心中大喜,郭文那天他见过的,是大掌柜的大儿子。看见卢林进了画舫就让戴水芸出去好好招呼一下卢林,自己想着等下怎么办。

    卢林进了画舫就看见戴水芸,顿时笑着喊道:“水芸姐姐。”

    戴水芸热情地说道:“卢公子来了,可是有何吩咐?”

    卢林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是这样的,能不能再加两把椅子,没想还有两个朋友来,还要加几个菜,不知道方便否?”

    戴水芸虽不知道父亲的用意,但是卢林说的这两个要求根本算不得什么问题,说道:“没什么方便不方便的,加两把椅子没问题的,菜还要加什么菜?要不我带你去厨房看看,好多菜应该没了。”

    卢林听了,说道:“那敢情好,谢谢水芸姐姐了。”

    跟着戴水芸进了厨房,只见众厨子忙碌不堪,伙计们端菜送菜也是忙个不停,倒是戴水芸推荐了三个菜‘什锦虾仁’、‘炙烧雉鸡’、‘蹄膀’,说这三个菜几乎每个雅间都点了,卢林就赶紧点了,然后还加了个果脯蜜饯和一坛甜酿酒,然后喊住戴水芸说道:“水芸姐姐,椅子在哪里,我去搬进去吧。”

    戴水芸讶异说道:“哪有要客人干活的道理?”

    卢林笑着说道:“你看伙计们都很忙的,我还两膀子力气,平常在铺子里都是拎铁块的,搬下椅子没什么的。”

    确实这会伙计们都忙得很,戴水芸听了就带着卢林去拿椅子。

    拎着椅子到了雅间,两盆菊花放在了地上,两个花架和桌子拼在一起了,还铺好了绣布在桌面,卢林看了下,一边两个,可以让婴宁独自一向,她是主客嘛,差不多也就这样了,卢林和戴水芸说可以上菜了,就出去了。

    晓梅看见卢林出来对她点了点头,顿时明白卢林安排妥当了。这时徐志高已经来了,旁边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身着鹅黄色衣服女子,容颜淡雅,嘴角旁有一颗小小的黑痣,远远的看着就给人一种知书达理的气质。

    卢林见人都到齐了,笑着说道:“都来了,就别一直站门口了,进去吧。”

    晓梅呛了一句卢林,说道:“还不是小林子你没出来,你定的雅间,谁知道是哪间?进去瞎转啊。”

    两人成天打闹习惯了,卢林马上装着赔笑着说道:“晓梅姐姐莫气,是我的不是啊,诸位请了。”

    晓梅这才笑嘻嘻的说道:“小林子这才有点样子嘛。”

    进了雅间,徐志高一看,低声嘀咕了一句“这么小的。”婴宁晓梅几人没听见,卢林这些时日耳聪目明了许多,听了个真切。走在徐志高旁边的女子也听见了,赶紧低声说了句“有就不错了,别乱说话。”

    落座的时候,婴宁推辞了半天才单独坐了首位,卢林带着玉宁坐在婴宁对面,郭文和徐志高坐一侧,郭文靠着卢林这边的玉宁,晓梅和那女子坐另一侧,晓梅也是靠着卢林。

    几人落座好了,婴宁互相引见了一番,原来这女子是王长史家的大女儿王文英,从小就有才名,去年十四岁院试第二名,徐志高是第十七名。据坊间传闻,这王文英本应是第一名的,只因是女儿身,庐陵城也从未有过女案首,于是生生被排在第二,此事各个书院也广为流传。

    卢林顿时来了劲头,拱手说道:“久闻王才女大名,庐陵城的书院可是无人不知,今日才得见真人,幸甚至哉。”

    郭文也有模有样的跟着卢林来了一下。

    王文英掩口笑道:“你们这是哪里的规矩?西原书院的?”

    其余几人也皆笑了,婴宁笑着说道:“文英姐姐见笑了,这小林子和小文子经常去茶楼听书,时不时的就会了些江湖切口。”

    不知是不是卢林的水芸姐姐的关照还是什么缘故,没说几句话,菜很快就上来了。看见鲈鱼脍莼菜羹婴宁也是欣喜,说道:“居然还有鲈鱼,晓梅有心了,谢谢晓梅。”

    晓梅正要说话,卢林赶紧伸脚踢了一下晓梅,晓梅看了眼卢林,明白卢林不让她说是卢林安排的了,回头对婴宁说道:“我们婴宁这不是女秀才了么,今日这画舫刚好江州来的鲈鱼就点了一份,吃个鲈鱼算不得什么。”

    徐志高这时却说了一句:“这鱼应该烧整条过热油,然后热糖醋浇淋上去,就成鱼跃之形状,寓意‘鱼跃龙门’。”

    不知道徐志高显摆还是什么缘故,听得此话,卢林看了眼晓梅,两人都有些愣愣的不知如何说了,晓梅更是耷拉着眉眼。

    王文英却说道:“徐兄只知吃鱼,却不知吃鲈鱼,今日能够吃到这鲈鱼脍倒是有口福了,当年张季鹰在洛为官,见秋风起,思及家乡的鲈鱼脍、莼菜羹,于是辞官而去,千里奔回故乡,留下了一句话‘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他想吃的吃的就是这鲈鱼脍莼菜羹。后世之人听闻此事,于是流传开来,辞官归隐之人或者思念家乡的人都喜欢用‘莼鲈之思’来婉转表达。”

    卢林一听,心中大喜,赶紧夸赞了起来,说道:“学姐真不愧是我们庐陵城第一才女,这些典故都知道,佩服,佩服。”

    徐志高听得往文英此番言语也是讷讷无语了,老老实实的对着王文英说道:“愚兄浅薄了,多谢文英妹妹指正。”

    不一会又上了几个菜来了,这还没一刻钟菜就齐了,王文英看了看菜,说道:“婴宁的这些书院朋友有心了,你们看,这‘什锦虾仁’就寓意这前程似锦,这‘蹄膀’寓意着题榜,这‘炙烧雉鸡’寓意着展翅高飞,这‘东坡肉’是苏学士创制出来的,还有这‘糟蟹’陆游和杨万里都曾写诗夸赞的。”

    这一席话王文英娓娓道来,大家听得都开心不已,晓梅是眉开眼笑了,婴宁也是高兴不已,两腮通红。卢林更是听得目瞪口呆,一愣一愣的,这几个菜居然还有这么多说法,他点菜的时候哪里想过这么多,后面加的这三个菜还是戴水芸说的,他觉得大家都点了也就点了。心下倒是对着戴老板有些佩服了,在这南湖桥开画舫,开得庐陵城远近闻名独一份,不是虚的,真是有点本事,对这王文英更是真心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