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八十三章 登山

第八十三章 登山

    第二天一早,彭厨子八人吃过早饭就告辞离开了。

    这天一整天卢林带着黄云峰、黄云英、筱筱还有章立东四处玩了个遍,只是黄云峰和黄云英兄妹二人虽然也是高兴了一整天,但是仍不时有些神色黯然。卢林不明究竟,问了二人,却都说没事,卢林也就没去多想。

    大掌柜让曲风在会客厅右侧放了三个大树根,大火旺旺的烧了起来,驱散了寒意。来了这几天,除了万成,陶老板一大家才觉这江南的冬天,是冷到骨子里去的,不像洛城,虽然寒风凛冽,但是避过了就不觉得如何冷,而且屋里烧着炕,进了屋子就丝毫不觉得冷。

    陶老板一行人初始还不觉得的这江南一带如何寒冷,而且这里都不烧炕,呆了这几天才发觉这寒冷绵绵不绝,屋里屋外没多少差别,还好临江坊这边匠房多,盖的屋子都比普通民宅干燥许多,不然陶老板一行人更会觉得寒冷刺骨。陶老板对这庐陵城这烧着树根的风俗是异常欢喜。大家一天都围坐着闲话,旁边茶水点心都备着,都很惬意。

    上午还是天南海北的说着,下午魏定一四人也过来了,说着说着就向三叔请教了起来。反正三叔这些天来都是笑容满面的,除夕那夜和彭厨子他们说了一夜,今天这边问起来也是有问必答的,万成听得心痒难耐,也向三叔请教了不少,三叔都一一指点了。坐在一起听的都感到获益不少。万成以前只觉得三叔很厉害,前天听得大掌柜和章立东说过后对三叔拔高了不少,今天再请教过后,觉得三叔确实有些深不可测。

    初三上午辰时三刻,有三辆马车来到临江坊。郭文和郭武看见先迎了上去,孰料,第一辆马车下来的是晓梅、婴宁、戴水芸和王文英。郭文看见晓梅顿时闹了个大红脸,郭武则是毫不客套的对着晓梅喊了一声“嫂嫂。”弄得晓梅大窘,旁边三女也是掩嘴而笑。

    第二辆车下来的是林老板、徐志高和玉宁,郭文看见林老板来了连忙回去找大掌柜去了,玉宁则是问郭武章立东在哪里。郭武指了指后面让玉宁跟着郭文去找。第三辆车上下来的是杨家兄弟和徐志远,郭武见了大喜,上去就锤了他们三人一人一拳,说道:“盼着你们来,总算盼来了。”

    三人也笑道:“这不是来了么。”

    听得是林老板来了,大掌柜和二掌柜也急忙出来相迎了。看见玉宁进来找到了章立东,卢林也知晓婴宁她们也来了,和曲风、黄家兄妹也跟着出来了。

    远远的看见婴宁,卢林心中还是一紧,随后又看见徐志高,两人并肩站在一起,确实郎才女貌,也不对,而且是郎也有貌女也有才。卢林心中虽有涟漪但已淡然了许多,走了过去先对着戴水芸喊了声“嫂嫂。”又对晓梅喊了声“嫂嫂。”弄得旁边的人都是大笑,曲风也是赧颜,然后和婴宁、王文英、徐志高他们陆陆续续都打了一声招呼。

    林老板还从车里拿出了几盒精致的糕点,然后和大掌柜进去了。郭文和曲风头前领路带着众人,在内坊走了一圈,众人除了晓梅都是第一次来临江坊,见此地此景况,皆是惊叹不已。徐志远和杨家兄弟对这里更是好奇不已,向郭武问个不停,可怜郭武和他们差不多,有些张口结舌。他就是多来了两三天而已,很多情况也不熟悉。

    走了有大半个时辰勉强把内坊看完了,郭文和曲风也不时介绍说外坊这几年会不停扩建,到时候应该会有方圆五里的规模,众人听了都暗自咋舌,这就是有大半个庐陵城的大小了。郭文欲带众人去会客楼那边,王文英却提议说道:“这几天都是坐,好不容易出来,还接着坐就没什么意思,今日天色尚好,既然来了,不如我们去登一登这天狱山如何?”

    婴宁也响应可以,晓梅和戴水芸更不想去屋里面对那么多长辈,也同意,徐家兄弟和杨家兄弟也说登山更好。

    见众人都如此,郭文想了想,说道:“这天狱山不比螺子山、青原山,一来一回得两三个多时辰,这午饭就来不及了吧。”

    曲风也是不想和戴水芸去面对那些长辈,说道:“早上蒸了许多面食,大屋里还有许多糕点,我们带着上山吃就是,如何?”

    众人都说这样也不错,要是吃了午饭怕是时间就不够一来一回了。卢林见大家都愿意去登山,就自告奋勇去厨房看看。

    到了厨房一看,还有一百多个馒头等面食,卢林算了算人数,有十五六个,就包了六十多个背走了,拿了七八根铁签和一个火折子,还顺手拿了四五个碗。和二厨子说了一下中午有十五六人登山去了,不回来吃午饭。

    待到卢林背着馒头面点过来了,众人就准备出发了,谁知筱筱听闻也嚷着跟去,陶亮也跟着来了,连玩耍的玉宁和章立东也要去,还有尤师兄和侯师兄也说一起去。卢林算了下,这人还真不少了,庐陵城来了十人除了林老板都去了,这边算了算有十一人,这就有二十人了,又喊郭武去拎了几斤糕点上路了。

    一行大大小小二十人也算得上是浩浩荡荡的登山去也。卢林背着面点,郭武背着糕点,郭文拿着个小袋子装了几个碗和铁签。

    一路上景色不怎么可观,水流干涸,山石嶙峋的,这些人也只登过螺子山、真君山、天华山和青原山之类的山,其中最高的青原山也只有一百来丈,天狱山有近三百丈,走了一大半的时候,筱筱就喊着走不动了,这里也就她最小了,今年八岁,卢林把面点袋子让曲风背上,他把筱筱背了起来。

    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到了此时才有区别了,卢林他们这些习武练拳的都不觉得什么,书院的徐志高、王文英、婴宁、戴水芸他们都有些气喘了。曲风此时也不避嫌了,看见戴水芸有些吃劲忙上去帮扶。

    午时过半的时候,一行人终于到了山顶。书院的几人此时已经是气喘吁吁了,但是很兴奋,精神又起来了,不复前一刻的不堪,都跑到最高处。不是晴天,却也算得上是天高云淡,远处连绵的山脊依然清晰可见,山顶的风虽然更寒冷,但是也更清新,此时他们举目四顾,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觉。

    这不是岱山,远没有那么高,但是也是自己双脚登上来的,那种感觉很美妙。王文英第一个将双手放到嘴边,扯开了嗓子向着山谷空旷处大声呼喊,后面的人跟着如此,喊出来了觉得格外舒畅,有种直抒胸臆的痛快之感。

    一时山间不断回荡着这帮人的呐喊声。过了片刻,这些人兴奋劲过去了,开始感觉寒冷,都哆哆嗦嗦的往破旧的道观跑去。进了道观,这些人才觉疲惫不堪了,也顾不得形象面子了,找个干净地方就一屁股坐下歇息。

    卢林先进了道观,找了处干净地方略微打扫了一下,把糕点、面点和铁签还有五个碗放下了。然后喊上郭文郭武去山间捡拾一些干柴,郭武把徐志远和杨家兄弟也喊去捡拾。六个人都是习武之人,不过片刻就捡拾到了一大堆干柴枯枝。卢林就在道观内把火点了起来,让大家围着火堆盘坐烤火避寒。

    山间尚有泉水溪流,卢林在道观中找到几个破旧盆缶,但也还可以盛水,六人将这几个盆缶和带来碗在山间洗净,盛满水回来。这时烤火的众人都缓过劲来了,看见卢林和郭文几人一直在忙前忙后,都连声感谢。

    郭文说道:“你们来临江坊做客,我们做这些是应该的。”

    卢林又将铁签用火烤了一会再有水清洗干净,共有八根,然后把馒头这些面点拿了出来,一个铁签插了一个,递给众人说道:“来,烘烤一会再吃。”

    王文英倒是洒脱,先接了一根过去,随后晓梅、婴宁、徐志高、戴水芸他们都接了一根烤了起来。筱筱这会也精神了也嚷着要烤一烤,卢林笑着递了过去,并嘱咐陶亮看着点。黄云英和黄云峰也接过一根去烤。至于章立东和玉宁,有糕点在,他们才不会去想别的。

    没一会,一股焦香味就在道观内蔓延开来,众人爬了一个多时辰的山,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闻着味就有些垂涎欲滴了。烤得是两面黑黄,掰开来一人半个开始吃了起来,都觉得香甜无比,香味散开来了,连章立东和玉宁都吃糕点要吃烤面点了,五个碗,几个女子共用一个,筱筱和章立东玉宁他们几个用一个,其它人分用三个。不到半个时辰就将六十多个面点烤完分食个干干净净,糕点也都吃完了,都说好吃得很,还意犹未尽。

    烤着火,寒意驱散了,吃饱了,精神劲头又来了,一众人都开始闲谈起来了,都是年轻人,都有志向,谈论起志向来了。今日登了天狱山一趟,都觉得情谊近了几分,说起话来也轻松了许多。

    二十人中,曲风年岁最大了,二十有五了,他已经没有太多想法了,以往也都是埋头铸造,如今已是大匠了,只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其次就是尤师兄和侯师兄了,两人一个二十,一个二十一,他们从小跟随章闽江铸造,章闽江能够守护二十余年物藏,是个坚守之人,这二人能够被他收为弟子,肯定不差的,两人质朴纯真,如今来到临江坊了,只是技艺尚未到家,希望能够技艺更有长进,跟着师父为壮大临江坊能够多点事情。

    接下来就是徐志高了,他今年已经十九了,他倒是直言不讳,希望学业有成,为官一任。

    再就是郭文了,十七了,他如今比去年开朗多了,去年心心念念的想做买卖,如今已经开始了,他希望把药铺做大,在临江坊协助父亲尽力去做大。

    到了戴水芸了,她也十七,她羞涩的说曲风做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众人听了皆笑,弄得曲风也满脸通红。

    晓梅更是直接说,郭文做什么她做什么,但是祖上传下来的糕点铺子不能丢了。戴水芸听得晓梅此话看了眼晓梅,心中也暗自思量起来了。

    婴宁说她一直以本朝的女官为效仿之人,想要科举去神都做女官。听得此话,徐志高也是想为官,二人此志倒是相同,只是难易有别。

    王文英更是豪气,向来都说女子不如男,她觉得女子没有不如男子,只是各有所长。她要让世人看见女子亦是大有可为。

    到了卢林,卢林挠了挠头说道:“我没有想太多,一步一步走,今年先把院试过了,我祖父是夫子,不能丢了祖父的脸。你们说是不是?”众人听了都是大笑。

    晓梅这时说道:“小林子这几个月再书院用功多了,继续用功,今年院试应该可以过吧。”只是最好‘可以过吧’四个字说得如蚊蝇。

    王文英和婴宁听得晓梅如此说,看向卢林的目光都有些诧异。

    卢林接着说道:“至于以后,可能会和万师兄一样去闯荡江湖吧。”

    众人都觉得卢林不留着临江坊去闯荡江湖有些奇怪,郭文说道:“这个我相信小林子行的,他学武厉害,处事也稳妥。”接着郭文又把他和卢林探访祁家一事说了起来,王文英听了看向卢林的目光已经截然不同了,徐志高也很惊讶,郭武和徐志远还有杨家兄弟他们远在净居寺,今日听来,听得有些目瞪口呆,戴水芸也没想到这事竟然是这样。

    庐陵城去年最大的事情就是祁家的倒下,砍了多少人头啊!半年来都是庐陵城街头巷尾的谈资,除了晓梅和婴宁清楚,其他人都不知道,原来源头居然在卢林和郭文这里。

    卢林看见众人的神色,连忙说道:“这些都是意外发现的,最后还是曾副总兵处理得妥当。”

    不管卢林怎么说,众人看向卢林的目光多了一些敬重。

    轮到徐志远他们几个了,他们四个同在净居寺习武,此时都异口同声的说道:“勤学苦练,以后要行走江湖行侠仗义。”

    众人听见四人如此齐心,都笑言可行,期待他们名动江湖。

    黄云峰说要以卢林哥哥为楷模,铸造出神兵利刃光大临江坊。他和妹妹黄云英,小小年纪,颠沛流离,遇见卢林,再来到临江坊认祖归宗知道自身的来历,早将临江坊当家了。

    卢林和曲风知道黄云峰铸造天分很高,听见他如此愿望,也很高兴,都拍了拍黄云峰的肩膀鼓励他。

    黄云英也讷讷说了几句,以后要学医,悬壶济世。

    众人不知黄云英如何,但她有此心,都出言勉励。只有卢林看着黄云英感觉有些事似乎和三叔有关,又一时想不明白。

    最后众人目光都看向了陶亮,陶亮远从洛城来庐陵,此时听得一番同龄人直抒其志,也是颇为感慨,说道:“我也没什么太大的志向,家父一直希望我能够好好继承家业,我希望不会让父亲失望。”

    卢林笑道:“陶亮兄弟,你家是家大业大,要继承也不容易的。”

    陶亮借机说道:“是不容易啊,卢林兄弟以后闯荡江湖要多多关照啊。”

    卢林指了指筱筱说道:“那是肯定的,筱筱是第一个喊我叔叔的,若能做到岂能不照顾。”

    陶亮又抱拳团团一拜,诚恳地说道:“今日同各位登山都是缘分,以后若是来洛城,千万要来墨云轩,让我一尽地主之谊。”

    众人听得陶亮如此认真,都回礼说道:“一定。”

    又说了大半个时辰,应该是申时了,差不多要下山了。都是一群年轻人,身体恢复起来都极快。今天登山是王文英提议的,但是有如此之效果,大出众人意外。

    站在山巅,一群人极目远望,感慨万千。今日之登山,本就是意外促成,一群年轻人,意气风发,直抒胸臆,以后…以后怕是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这样的事情,这些人,此生或许仅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