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一百零七章 铸鞭

第一百零七章 铸鞭

    中午,吃过饭卢林和郭文在大掌柜的指点下,用了一个时辰,新的炉子算是筑造完毕了。大掌柜准备试火,一时没想到让卢林铸造点什么。倒是三叔拿出一个九节鞭图样出来让卢林铸造鞭尖,熔进点玄铁。大掌柜见了也觉得很不错。

    卢林还没有铸造过九节鞭之类的兵器,请教了一番大掌柜。郭文则相当识相的在一旁点火烧了起来。

    用的是白炭,新炉子的炉火也明显不一样了,卢林融入起来也觉得比以往更快了几分,这种炉火卢林第一次用,有大掌柜在一旁指点,卢林很快就适应了,再用几次就可熟悉了。用了一个时辰鞭尖粗胚铸造出来,大掌柜也有些讶异卢林如今熔化玄铁的速度。

    三叔笑道:“大掌柜,这一年多,阿林铸造了至少十多把融入玄铁的兵刃了,不应奇怪。”

    大掌柜听了也叹息道:“阿林已经远超我当年了。”心中对卢林铸造九件神器更有信心了。

    吴仁此时也过来,先喊了一声:“三爷。”又喊了一声:“大掌柜。”

    三叔看见吴仁,问道:“你那些鹰现在训得如何了?”

    吴仁赶紧回答道:“差不多了,已经堪用了,不急用最好再等几天。”

    三叔说道:“不急,今天喊你过来就是试一试。”

    吴仁说道:“好。去院子那边看看。”

    众人就一起来到院中,吴仁从怀中掏出两只竹哨,一只纤细,一只粗实一些。吴仁先拿着那只纤细的竹哨吹了起来,一阵笛音般清脆的哨音响彻,片刻后一只鹰就从空中直落下来,停在吴仁肩头。

    大掌柜看得很惊讶,卢林和郭文觉得很新奇,卢林上次和吴仁同行略微说过,今日才得见。

    三叔说道:“阿林,你看看这九节鞭还需要什么材料,写下来。”

    卢林听了赶紧回房去写了过来。

    三叔说道:“大掌柜,你记着下时辰。”转头又对卢林说道:“把你写的给吴仁。”

    吴仁结果卢林递来纸,卷成一团,塞进一个小竹筒,再绑在鹰爪上,取出那只粗实的竹哨,一阵低沉的竹音响起,吴仁肩头的鹰也飞了起来,直入云霄,瞬息后就没了踪影。

    三叔说道:“大掌柜,一会回去问问韩空他们是什么时辰收到的。”

    大掌柜点了点头。

    吴仁在,晚饭就让吴仁做了。

    晚饭时,三叔让吴仁讲解了一番鹰隼的传讯。卢林和郭文二人就问个不停,大掌柜还不用问什么,也随着吴仁的解答明白了。

    三叔说道:“以后来往临江坊庐陵城带上一只鹰也方便安全了许多。”

    大掌柜担忧去了,放下心来,欣喜说道:“这个很好。多谢三掌柜了。”

    卢林和郭文少年心性,更是觉得以后带着一只鹰出门威风得很,对吴仁更是热络得很。非常想学怎么吹竹哨召唤飞鹰来往,一直到三叔安排吴仁随大掌柜回临江坊才罢休。

    第二天,铸造九节鞭的材料都送了过来了,卢林去找三叔问问有什么要求,顺便请教一下九节鞭的功法。三叔将铸造九节鞭的信笺给了卢林。卢林知道又是哪位未曾谋面的师兄师姐了,仔细看过了九节鞭的要求,信中后面遗憾的表达,九节鞭是软兵器,适宜远攻,近战则很被动。又夸赞一通卢林的铸造之术,最后问卢师弟能否有法子铸造改进一下。

    卢林回到匠房开始琢磨怎么铸造九节鞭。回顾三叔讲过的九节鞭要点:注重抡、打、扫、挂、撩这些,有上下翻飞、灵活多变、可收可放、鞭法以圆形为主的特点,更讲究缠绕之术,兼具投掷和暗器之效。

    根据大掌柜昨天所说,九节鞭重点在于鞭把和鞭尖,昨天已经把鞭尖的粗胚铸造出来了,没有太多可以利用之处,也就是接口之处可以改进一二,中间这八节鞭节也只在两端链接之处可以做点文章,真正可以改进还是在鞭把之处。

    卢林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个时辰,终于定了如何铸造。

    先用了三日将八节鞭结铸造了出来,每节鞭节长六寸粗一寸。又用了两日铸了两根鞭把,一根长七寸粗一寸二分的实心精铁鞭把;另一根却是分为两截一尺二寸半,可驳接,粗三寸二分,中空两寸一分的鞭把。

    再用了两天将鞭尖和两根鞭把细细打磨铸造好了,细长似镖,长五寸,这新炉子炉火极为猛烈,打磨锻造鞭尖的时候,卢林还用上五姑姑的丹火之法。鞭尖下端除了精铁细链链接还留了一个驳接口,鞭节都不是普通九节鞭用环链接,都是在两端用半寸粗细半一寸长的精铁细链链接。

    之后卢林用了一天将九节鞭铸造了出来。最后一节和鞭把做了两种链接,用实心短鞭把时,有个环扣链接,卢林试了试,舞动起来还不错,展开这九节鞭,长七尺三有余,鞭尖加了玄铁比普通的鞭尖重上一些。

    卢林又换上空心长鞭把,这个接口是驳接扣住的,握住这根鞭把,卢林舞动起来似乎更有感觉,展开鞭长近九尺。接着卢林将驳接口拆开,鞭节就从空心入口放进鞭把内,鞭尖和鞭把驳接,挥舞如短棍,有鞭尖在又可如短剑拼刺。

    试完后,卢林自己觉得很不错,开始他还想着旋扣之法把八节鞭节拼接成为一根细长的棍子,但是粗仅一寸的鞭节硬度不够,容易折损,如果对折成四节长,用旋扣之法拼接起来,两根一寸粗的不仅不好握住,同样硬度还是不够,而且旋接要时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到的,如今这样是卢林目前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卢林拿着九节鞭去找三叔去了。三叔听卢林讲了一番,又将两个鞭把都试了试,觉得可以交差了,说道:“这个想法不错,你谣师兄见了肯定欢喜得很。”三叔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接着说道:“阿林啊,这个想法怕是上次铸枪的启发得来的吧。”

    卢林这才知道是谣师兄,听三叔如此说,脸色一红道:“嗯,是想起上次铸枪的事才觉得如此正好。”

    三叔将九节鞭递给卢林说道:“这九节鞭也不急于送走,明日吴仁的鹰应该训好了,你也要去临江坊那边帮几天忙了。刚好一起过去,让大掌柜看看。”

    卢林接过九节鞭,问道:“帮忙?帮什么忙?”

    三叔笑道:“还有三天就是曲风的大喜之日了。”

    卢林听了,想起还有三天就是芒种了,正是当初定好的迎亲之日,当时想着还早着呢,没料竟然就已经快到了,不禁摸了摸后脑勺说道:“一时忘记了日子,是该要去帮忙的。”

    卢林带着九节鞭回了铺子去找郭文,正是月末,郭文在药铺记账算账。郭文看见卢林来了,说起了药铺的买卖,如今药铺在庐陵城每月从八百降到了七百;万成那边却是愈发的卖得不错,带回去五百不到一个月就卖掉了,后面定的五百也只用半月就卖光了,最近一次定了一千了,万成预计洛城每月可以一千二到一千五,这已经远超了庐陵城的量了,郭文说起这些喜不自胜。

    郭文又说起林老板上个月去临江府进购药材,去答谢了介绍堪舆的老友,送了几包【固元散】,然后去了阁皂山葛大师那边也送了二十包。前几日再去进购药材之时,那老友却说要在临江府代卖这个【固元散】,林老板听了大喜,定了价格九钱银子一包,若是每月超过二百包,林老板则每包返回一钱银子。

    阁皂山葛大师那边得知林老板在临江府的消息,让人带信给林老板,说每月可以送一百包【固元散】到阁皂山,价格也是九钱银子。林老板收信后连忙回信,说药每月送到,价钱只收八钱银子。

    如今每月卖出两千五百包左右【固元散】,晓梅配药都辛苦了许多,一个月至少要配药四五次。郭文问卢林可以什么法子快一点。

    卢林说道:“这方子不能泄露出去,不然多几个人学会了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郭文叹道:“我也知道方子保密是根本,若是买卖再做开了,晓梅要更辛苦了。”

    卢林笑道:“这就心疼起来了啊。”

    郭文挥手就给了卢林胸口一拳,说道:“小林子,别说风凉话,那也是你嫂子,想想办法。”

    卢林说道:“明天吴仁的鹰就训好了,明天一同去临江坊,到时候去再看看怎么安排配药吧。曲师兄婚事近了,你们去帮忙了没?”

    郭文说道:“是咯,就你还没去,我和晓梅都去了几天了。”

    卢林听了讶异问道:“你们怎么都没告诉我?”

    郭文说道:“我爹说你在铸造,不让你分心。等你铸好了再告诉你。”

    卢林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唉,是我疏忽了,要早点去帮忙才对。都怎么安排的?”

    郭文说道:“早上都在铁匠铺这边准备妥当,戴老板中午在南湖桥画舫宴请宾客,然后花轿从这里出发去接人,再去盐码头上船去临江坊,晚上的筵席在临江坊这边。”

    卢林听了问道:“一直都是在画舫吃饭,不知道水芸嫂子家在何处?”

    郭文说道:“在孔家湾那边,我也是这几日才知晓。”

    卢林接着问道:“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郭文笑道:“没太多事情了,去往临江坊的船戴老板已经安排妥当了,花轿啊仪仗啊这些我娘和林老板都定好了。我们两个就是跟在曲师兄后面举旗的,明天去了坊里听他们安排就是,后天我们要去水东那边雇好马车,迎亲这天到临江渡接送人。”